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陆小凤传奇:鹿邑山庄 > 第四十三章:飞来横祸

第四十三章:飞来横祸

    天际刚露鱼肚白的时候,一队禁卫军便将庆元楼给团团包围了,庆元楼的老鸨心中忐忑不安,不知何时得罪了哪位达官贵人,才会招来如此飞来横祸,不由吓得胆战心惊,领着楼中一众人等,瑟瑟发抖地跪在了大堂之中。

    一名禁卫军副将坐在老鸨的面前,用手中腰刀拍打着她的头说道:“本将军接到密报,你这庆元楼竟敢胆大包天,暗中与那杀害陈知府的江洋大盗陆小凤有所勾结,我说鸨母,你是现在就老实交代呢?还是非要等到本官使出些手段才肯承认?”

    老鸨一听吓得六神无主,连忙辩解道:“官爷,要说到咱们这庆元楼里来找乐子的江湖人物的确不少,但大家也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要说与什么江洋大盗勾结,那是万万不敢的,除非有谁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才敢如此!还望官爷能够明察秋毫,还咱们庆元楼一个公道啊!”

    副将冷若冰霜地看着老鸨,冷冷说道:“你不敢,未必其他人也不敢哪!”

    老鸨一听着急了,跳起身冲着身后的那些姑娘及龟奴杂役大声叫嚷道:“谁?是谁?快给老娘站出来,要不然可别怪老娘不客气啦!你若想找死,那也别连累了老娘的庆元楼!”

    那些姑娘和龟奴杂役听到老鸨问起,不由都面面相觑起来,哪里有人敢站出来。

    副将一脚踢在老鸨膝窝,老鸨顿时惊叫一声摔倒在地,没等她起身,一把明晃晃的腰刀随即架在了她的脖子上。

    副将面色狰狞道:“你个臭娘们,休在老子面前演戏了,最后再问你一次,到底是谁与那陆小凤勾结,快给老子指认出来,要不然,老子的这把腰刀可不是吃素的!”

    说话间,副将手中钢刀已慢慢割破老鸨脖子上的皮肤,鲜血顿时从刀口渗出,众人一看顿时吓得面如死灰,那老鸨更是吓得心胆俱裂,不由两眼一翻,惊叫一声后晕倒在地。

    副将见状狠狠踢了老鸨几脚,见她没有丝毫反应,这才悻悻骂道:“奶奶的,真是个怂包!”

    随即,副将又从跪在身前的从群中拖出一名龟奴来,将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之上:“还是没有人敢出来承认吗?”

    那龟奴早已吓得尿了裤子,一个劲地哀求道:“官爷,饶命啊!小人只是一个端茶送水的,哪敢勾结什么江洋大盗啊!”

    说罢,那龟奴自作聪明,以为像老鸨一样晕过去便能没事了,于是也闭上眼睛就想摔倒在地,那副将知他是在假装,见状不由怒火中烧,顺势一刀将他刺了个透心凉,那龟公看着胸前鲜血喷涌而出,嘴唇挪动了几下,随即便一头栽倒在地。

    就在那副将正要大开杀戒之际,一名女子出声制止道:“官爷,与那陆小凤勾结的便是民女,还望官爷切勿再滥杀无辜了。”

    副将得意地笑道:“早站出不就没事了!小丫头,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子答道:“小女子名叫迎春!”

    副将点了点头,说道:“那就说说看吧,你和那陆小凤是如何勾结的,究竟有什么阴谋?”

    迎春望着副将抿嘴一笑道:“如若小女子说了,官爷就不怕祸从耳入?”

    副将听后不由神情一震,眼中竟对迎春添了些许感激之情,本来他也是邀功心切,这才一时兴起,竟然在得意忘形之下,在大庭广众之下问出此话,如若迎春真要说了出来,万一被荆思林知道,说不定真给自己惹来杀身大祸!

    要知道,为官之道,便是该听的听,不该听的绝对不听!该说得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此时要不是迎春出言提醒,他的下场可就真的不可预估了。

    见副将脸色好转,迎春便又温柔地劝说道:“官爷,小女子既已领罪,不如就请官爷放了庆元楼其他人等,由小女子一人随官爷回去复命便是了!不知官爷是否能行个方便?”

    那副将虽是行事时手段狠辣,却也知恩图报,一来由于心中念着迎春方才的好意,二来抓捕陆小凤同伙一事,按照荆思林的吩咐本就没必要闹得过于张扬,于是便点头答应道:“那就听你的!”

    说罢,副将一挥手,由属下押着迎春向外走去,随即也撤去了庆元楼外的禁卫军,反正正主已经抓获,也就没必要在此再浪费人手了。

    见他们走后,众人忙将老鸨围在中间,没等他们想办法唤醒老鸨,那老鸨就从地上爬起,原来她根本就没昏厥,只不过是见局面难控,索性装死得了,否则第一个被杀的,就不是那个龟奴必定是她了。只可惜了那龟奴,自以为聪明,却不知行事可有其一未必能行其二之说,白白扔了性命,否则他再坚持片刻,那迎春也定会挺身而出。

    见到老鸨醒来,更有女子在一旁呱噪起来:“妈妈,全怪那小蹄子迎春,没事尽招惹那些江湖混混,才给咱们庆元楼惹来这天大祸事,也可惜了……”

    话没说完,老鸨就一巴掌结结实实地打在她的脸上,口中骂道:“你们这帮臭娘们,竟还敢在老娘面前嚼舌头,老娘是看着迎春长大的,她岂能真跟什么江洋大盗勾结,她这是在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救你们的贱命!你们居然还不念她的好,还敢在此非议,真是老娘瞎了眼,白养了你们这帮狼心狗肺之人,早知道,就该让你们全被抓了才好。”

    听到老鸨的话,众人顿时缄默起来,谁也不敢相信迎春竟是如此仗义之人,不由心中愧疚纷纷鸡皮垂下了头来,不敢再说一句。

    老鸨骂过之后便又说道:“都给老娘快去收拾行李,悄悄从后门溜出,找地方躲上几日,如若无事了再回庆元楼,鬼知道那些杀千刀的,还会不会再回来找咱们母女的麻烦,咱们可别枉费了迎春的一番好意!”

    说罢,老鸨率先向后院卧室跑去,口中还不忘念叨:“阿弥陀佛,求菩萨一定保佑迎春平安无事啊!”

    见她如此,众人也纷纷跑向各自的房间,匆忙收拾起了行李。

    就在庆元楼查封之际,一名牢头在两名禁卫军的监督下将早饭送进了死牢,捕头刘志豪认识此人,他叫陈胜,也算是府衙内的老人了。

    早饭很是简陋,也就是一人一碗稀粥外加一个馒头,粥是装在大桶中的,陈胜拎着那只粥桶,挨个来到每间牢房的门口,往碗里盛完粥后,通过栅栏上的一个小窗口递给了牢内的犯人。

    早饭先从关在最里面的陆小凤开始发放,然后再依次往外,最后一个才来到关押着刘捕头的那间牢房门口,打完粥后,筐中的馒头也就只剩最后一个了,陈胜将馒头递给了刘捕头,口中骂道:“姓刘的,平日里看你嚣张跋扈,没想到你也这一天,老子看了可真是开心,既然关了进来,就好好尝尝这里的好日子吧,如此美味,你可要慢些吃,小心噎死了你小子。”

    那两个禁卫军以为两人本有过节,如今那牢头趁机挟私报复,不由会心一笑。

    发完早饭,陈胜便又在那两名禁卫军的监督下退出了牢房。

    圣手张的牢房就在刘捕头的隔壁,不由问道:“刘捕头,这人与你有仇?”

    刘捕头摇了摇头,心中也觉困惑,这陈胜虽与自己称不上是多好的兄弟,但两人平时见面都甚是客气,从未闹过矛盾,因刘捕头时常要去狱中提审犯人,也就没少麻烦到这陈胜,所以在闲暇之时,刘捕头也会带些好酒好菜去狱中找那陈胜喝上两杯套套交情。可今日不知怎么回事,他就对自己如此恶语相加?

    刘捕头一时想不明白,不由叹了口气,只道是人心险恶罢了。

    想到此处,刘捕头不由苦笑道:“许是在下健忘,不知何时曾得罪与他了。”

    正当刘捕头端着那碗稀粥以及那个小的可怜的馒头时不由好笑,心想就这二样东西都不够自己塞牙缝的,又何来噎死一说时,突然脑筋急转,忙将馒头掰开,竟在里面发现了暗藏着一张小纸条。

    纸条上简明扼要地写着一句话:荆欲在明日丑时动手,入夜后准备出逃。

    刘捕头看完大惊,忙将字条通过栅栏递给了隔壁的圣手张,圣手张看完也是大吃一惊,又将纸条传给了陆小凤。

    圣手张忧心地问道:“陆贤弟,你对此事怎么看待?难道说那姓荆的真的是狗急跳墙了,想要杀人灭口?”

    陆小凤想起荆思林在鹿邑山庄东院中杀害岭南双煞时的果断及狠辣,一时无法作出判断,只能半信半疑地回答道:“有此可能!只不过陆某好奇,这纸条不知是何人让那牢头传递的?”

    圣手张立即问道:“会不会是司空摘星?”

    陆小凤摇了摇头:“不是他的字迹!”

    老板娘叫道:“管他是谁,总不能束手待毙吧!”

    陆小凤深思熟虑后说道:“越狱之事岂能儿戏?所以必须弄清究竟是谁传递的消息才行。”

    圣手张自然明白陆小凤险中求稳,便也不再争论,轻声嘱咐刘捕头道:“如若午时也是这人来放饭,看是否有机会问上一问!”

    刘捕头自然点头答应。

    此时,迎春已被带到府衙后堂。

    荆思林虽然脸上堆着微笑,但他目中的阴鸷还是使迎春感到恐慌,迎春不由避开了荆思林的目光,鼓足勇气说道:“大人,不知小女子所犯何罪要被带到府衙问话?”

    荆思林笑道:“姑娘不是亲口承认与那陆小凤勾结,怎么还反问起本将军来了!”

    迎春冷笑道:“生死之际,小女子若不肯站出承认,想那庆元楼一众人等岂非要被大人的手下赶尽杀绝?”

    “噢,姑娘此话何意?”

    迎春没好气道:“大人又何必明知故问?难道不是大人纵使手下乱杀无辜,非要嫁祸庆元楼勾结江洋大盗的?想我庆元楼既然开门做生意,自然是笑迎天下客,总不至于往来客人中有几个江湖人士,大人便认定我们暗中与他们有所勾结吧?再者,即便他们真的触犯了王法,我们庆元楼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门接客,何罪之有?如果大人非要欲加之罪,只恐天下青楼,早已被官府查封取缔了,何以能安然经营至今!”

    荆思林自是聪明人,从迎春的脸色中不难看出她虽然害怕自己,却又不像是在说谎,但还是追问道:“如此说来,迎春姑娘是当真不认识那江洋大盗陆小凤了?”

    “天下男人小女子倒是认识不少,但大人口中所提的陆小凤,却与他素未蒙面过!”

    “哈哈哈……”

    荆思林不由大笑了起来:“你既然不认识他,又如何能如此肯定就没见过他?”

    迎春讥笑道:“大人莫非忘了,官府早有海捕文书贴在庆元楼中,那文书上自有画像,小女人岂能没见过!”

    荆思林听迎春言词凿凿,说得有理有据,不由动摇了对她的怀疑,可明明是……,荆思林随即心念一动,立即猜出了是怎么回事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