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昶开心扉 > 第十六章 交粮

第十六章 交粮

    杨国福自从来到刘庄收麦子以后,由于方圆几十公里都没有联合收割机,于是他按一亩地二十块钱来收的,这段麦收时间,杨国福确实赚了不少。对于刘信比较亲近的人,他则按十五元一亩来收,而不太熟悉的人都是二十块一亩。这天刘健、刘保、刘供三兄弟收割完了麦子后,便来给杨国福结账送钱来,杨国福则按二十元钱一亩来收的,这可把刘健的媳妇给气坏了。

    刘健家的笑着跟杨国福说:“恁这一亩地收多少钱?”杨国福不认识这健家的,笑着说:“一亩地二十,恁家六亩半,一百三没错啊!”刘健家的说:“错是没错,可我怎么听俺老四家的说,六亩地恁收她九十?合十五一亩,怎么不是十五吗?”杨国福解释道:“不是这样的,都是二十一亩,收十五是因为人家有帮忙。”

    这时刘信也走了过来,问杨国福缘由后,他笑着看了看刘健家的,又对杨国福说:“俺这都是一家子,都按十五一亩收。”说着便算出刘健家六亩半地,一共九十七块五,按九十五收的,由于她之前给了杨国福一百三十元,于是便从自己的口袋中掏了三十五块钱递给刘健家的,笑着说:“大端他舅不太清楚俺这都是一个房的,也都按十五给恁算,这钱你拿着。”刘健家的接过三十五元钱看了看杨国福,又看了看刘信说着:“俺信哥,我不是在乎这三十五块的,只是恁们做什么事,都要一碗水端平,收俺老四的十五一亩,到我这就二十一亩了,恁好像有点说不过去,你说是吧?”刘信忙赔笑说:“是的,是的,他舅不知道情况,你就千万不要见怪。”刘健家的将钱装进口袋看着刘信说:“俺信哥,说实话,要不是你今儿在,我肯定不愿意”。刘健家的说完便扭身气哄哄的走了。

    杨国福看着刘健家的离去,才对刘信说:“俺哥,这女的是谁啊?我是从来真没见过这样的人,收她二十怎么了,收麦之前都说好的,见别人有的收十五就不同意了,不同意可以不收嘛,再说我又不认识她。”他从口袋掏出钱来递给刘信,接着说“俺哥,这个钱,你拿着,她的那几十块钱怎么能让你出。”刘信没有接杨国福手中的钱,而是让他装起来,他对杨国福说:“你少说二句吧,是这样的,她的那个钱是我让你按十五收的,也没经过你的意见,所以你就赶紧装起来吧!”杨国福看着刘健家的离开,便对刘信说:“明年,她们家的麦子让她们自己割,到时烂隔地里”,杨国福接着把钱塞给刘信,刘信推桑着,最终杨国福坳不过刘信,便把那三十五元钱又装了起来。

    刘健家的省了这三十五块,心满意足的来到了刘传家,刘传家的见了刘健家的过来了,笑着问:“俺嫂子,怎么样?是不是也按十五收恁的?”刘健家的笑着说:“我刚才去给大端舅结账,他按二十一亩来收我的,我当时就不愿意了,我说你这是见人下菜,哪有这样做事的。”她接着说,“我说俺老四家的,恁收她十五一亩,怎么了?到我这就改二十啦,什么意思?后来还是刘信哥把大端舅多收的钱,找给我的。”刘传家的笑了笑说:“人家收你二十也说得过去,他收俺十五,还不是恁四弟那天,他联合机掉沟里了,他去给帮的忙嘛!”刘传家的接着说,“那天俺信来庄里喊人,去给帮忙,俺大哥就站在一边玩,都没去。”刘健家的反驳道:“他家亲戚联合机掉沟里,凭什么让恁大哥去帮忙?”刘传家的笑着说:“人家也没说让俺大哥去,再说人家侄子孙子那么一大家子,也用不着,俺家恁老四心善,去给推了一把。”

    刘健家的见刘传家的提到这个话题了,便问道:“怎么了,老四还是不同意吗?”刘传家的说:“哎,俺也不知道恁他怎么想的?俺爸让他接班,当会计多好的事,他就是不听,还说以前俺爸让大端盖房子的那间宅子就不该收人家那五千块钱的,说都是邻里邻居的,俺嫂子,恁说说看,他胳膊肘怎么老往外拐。”刘健家的说:“这老四啊,就是心太善了。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比谁都积极。俺妯娌俩私底下说啊!要是老四不接俺爸这班,你看看他兄弟几个还有谁能接,都大字不识几个,那以后还不是被刘信那一大家子,牵着鼻子走!”刘传家的接着说道:“也不能这样说。”刘健家的看了一眼外边,接着说:“恁就等着看吧!现在俺们家人口是不少,可是能隔外面混的,有谁呢?恁再看刘信他们那大家子,上一辈外头有刘值、刘傅,人家那自家孩子咱就不说了,你就再看看刘信那二个小的吧,尤其是二端,现在看都不得了,更别说以后。所以俺爸让他接这个班,他怎么就死活不干呢?”刘健家的跟刘传家的说到这里,都无奈的哎了口气,摇了摇头。暂且不提。

    麦收完之后,刘信便把晒干好的粮食从屋里拉出了六口人该交的公粮,用化肥袋子装上,跟大端俩人扛上拖拉机,顺着刘庄的路,经过望虎桥朝河西乡里的粮站拉去了。

    刘庄到粮站的距离不远,大约有三公里的路程。大端开着拖拉机距离粮站还有一二百米远的时候,便把拖拉机停了下来,对刘信说:“俺爸,你看今天来交粮的人太多了,这交得什么时候能轮到俺家交。”刘信从拖拉机上下来,并从口袋里抽出一支烟点燃了,说:“不要急,我去看看,你把车先停在这儿”。刘信说着便下了车往前走去,也就走了几米远,只见刘传也开着拖拉机来交公粮,刘传见刘信说:“俺信哥,恁也来了。”刘信点了点头说:“是的,我的个乖乖,排了这么长的队”,并从口袋里拿出一支烟递给了刘传,刘传接过烟说:“这得等到什么时候啊?”刘信摇了摇头说:“哎,没办法,照这么看的话,晌午头也轮不到俺们家交啊。”

    刘传笑了笑说:“晌午头,都不一定能轮到我,估计恁家等吃完晌午饭了。”刘信深深的吸了一口烟,刘传对刘信说:”现在都刚收完麦子,趁今年收成好,谁都想早缴完早了事。”刘信看着刘传说:“可不是嘛,缴完就少了一桩心事,反正早晚都得交,想跑也跑不了。与其这样,还不如早点来缴。”

    此时刘传见前面已经有拖拉机开进粮站里边去了,紧跟着前面的拖拉机,往前挪了一点,后面的拖拉机也依次跟着往前挪,刘信跟刘传打了声招呼,便来到了自家的拖拉机跟前。大端问刘信道:“前面还有多少户?”刘信说:“看样子还得有个二十来户吧!”于是刘信跟大端便坐在拖拉机上耐心的等着。

    交公粮,即国家对从事农业生产、有农业收入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也叫农业税。交公粮最早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做为法家的商鞅为了实行兼并战争的需要,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在秦国变法。主要内容就是围绕耕地战争,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然后坚决实施。交公粮就是其中的一种,当时秦国民众除了到军队服役的,绝大数要种粮,以保证战争军士的吃粮问题。后来到了汉朝以后,也受到了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影响,对农民的税收只要是粮食,随后各朝各代一直遵循并沿用今,所以交公粮也有皇粮国税的说法。直到2006年1月1日«农业税条例»被废后,我国二千多年的这项税务才被终止,这是后话。

    大端跟刘信坐在拖拉机一点点的往前移。大约快到中午了,他们终于进了粮站的院子里。进了粮站院子,只见里面工作人员坐在一个板凳上,面前摆放一张长条桌,他喊道:“刘信家!”刘信忙走上前躬着腰笑盈盈的说:“同志,我就是”。工作人员脸色铁青,非常傲慢的问刘信道:“哪庄的?几口人的?”刘信忙笑着说:“刘庄的,六口人的公粮。”这时大端从拖拉机上把粮食搬到了地上,工作人员此时对身后的人大声的嚷道:“小心点!”然后慢悠悠的站了起来,刘信以为他准备来验自己家的公粮呢,对大端喊了一声:“快点,把粮食扛来。”

    工作人员长的有点胖,白衬衫掖在肥胖的裤子里,手里拿着一根验粮棒。大端将粮食扛到了他的跟前,只见他字正腔圆的问刘信:“恁这粮食晒了几茬?”刘信笑着说:“晒了四五茬了,都是摊的薄薄的晒呢?”刘信说着把解开了封口袋的绳子,掏出一把递到工作人员的跟前笑着说:“你看!”工作人员并没有看,而是把目光看向了旁边已经检查完,正在运粮的方向慢条斯理的说:“是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刘信忙赔笑说:“当然是您说了算!”此时大端站在旁边眼睛狠狠的盯着工作人员,恨不得上去打他一顿。

    工作人员走到了刚坐的条桌跟前,拿起了水杯,喝了口水,接着说道:“粮食好坏,我一看就知道,我每天见那么多的粮食,这点还能看不出来?”大端从口袋抓起一把粮食走到工作人员跟前说说:“俺们家粮食颗粒饱满,晒得几个太阳,晒的那么干,就连一点杂质都没有,比前面你收的好多了吧?”

    这时刘信趁没人注意的时候,迅速的从口袋里拿出二包烟塞到了工作人员的裤子口袋,工作人员仿佛没看见似的,眼睛环视着周围,笑呵呵的看了看刘信,又看了看大端说道,“你这娃娃,我有说你们的公粮不好吗?”他说完,便又笑呵呵的把目光看向了刘信,然后拿起手中的验粮棒朝着其他几个化肥口袋装的粮食插了去,粮食顺着验粮棒管道空心流了一些出来,这才叫人会计过来登记、其他人来过磅。

    很快刘信家六口人的粮食缴完后,已经过了晌后,刘信跟大端回家不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