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建议

    何天明坐在刚搬回的条凳上,喝着凉白开,打量着屋内四周,心里权衡了下,语气斟酌的问韩川英:“你家卖咸菜挣不了什么钱吧?”

    韩川英自顾埋头忙活着,头也不抬的应道:“是啊,我妈平时除了种那几亩山地,也没其他事,在家做点腌菜卖,也是想帮家里补贴点,我爸班上最近状况也不好,工资都欠着几个月了。”

    何天明想想曾听人提过的韩父单位,确认道:“你爸是机修班吧?”

    韩川英有些抱怨道:“是啊,以前我爸成天忙碌很难着家,最近呢,跑去上班又没什么事做!”转口又问候起何天明父亲:“听说你爸跟着单位去了云省?”

    “外派几个月了,”何天明点头应道:“他们属于基建单位,公司外接的工程。”相互问候完,屋里顿又安静下来。

    何天明深思一会后,决定给老同学家一些未来建议,遂语气委婉的试探韩川英:“我两年前来钢城时,跟我爸在省城亲戚家,呆过几天,在那里,我曾见过几种小吃生意挺红火的,你要听听吗?”

    韩川英闻言,心中顿时一动,起身丢下活计,快步来到他对面坐下,语气有些急促道:“你快给我讲讲!”

    见她确实着急想听,何天明再次斟酌了下,才不疾不徐的介绍道:“我就给你说说,我曾仔细观察过的几种,第一种最简单,就是将摊位摆在小学门口,卖些凉面、豆腐脑、冰粉等成品小吃,第二种就得费点工夫了,用了一种专门的流动熟食柜摆放,分时段流动推着卖,食材有煮好凉拌的,有现卤现卖的,味道都新鲜麻辣,吃着很是符合本省人胃口,第三种是摆夜摊,桌椅准备的挺齐全,基本上都是摆在夜晚大街上,有卖一种叫火锅串串的,就是用竹签把食材穿成串,食客自己拿着,放火锅里烫煮,挺便宜方便的。还有一种是卖烧烤的,应该算是烤羊肉串的变种,食材跟火锅串串基本一样,只是烤的时候,上面撒的是麻辣味调料,就挺下啤酒饮料的。”

    只说了上述几种,何天明就不再多添复杂,随后又喝了口水,开始总结:“第一种应该是挣的小孩子零花钱,现在很多家庭就只生了一个,宠的都快没边了,估计兜里零钱比咱们身上都多,而小孩子又饿的快,所以生意很是红火。第二种应该是卖个稀缺,你说咱们蜀省,为何卤菜是清淡口的呢?那人能根据本地食客改良口味,生意火也是应当。第三种是时间选的对,大晚上天又热,大街上无聊纳凉的,同学朋友聚会的,谈恋爱的,往来扎堆,总之,热天晚上,太多人没有去处,将来逛夜摊,我觉得,很可能会成为一种流行消遣。”

    何天明归纳后,瞧着韩川英皱眉着思索,显然信息量太大,而且有些关窍,他又讲的不太明白,而以她的阅历,又很难一时弄懂。

    何天明顿觉好笑,敲了敲凳子,见她惊觉看来,就调侃她道:“这些事,又用不着你韩二小姐操心,得看咱韩叔有什么想法吧?”

    韩川英闻言,瞪了他一眼,嘴犟道:“我家的事,我也得提建议。”

    “是,是,你是你家女诸葛嘛!”何天明竖起大拇指,表示还是你厉害。

    两人正瞎扯着,忽闻屋外车辆声响动,正蹲角落无聊干活的韩川丽,率先跑出去迎接道:“爸爸!我今天可努力了,二姐都表扬我了!”

    屋外随即传来韩父柔声的回应:“哦?小三上午都在做什么呢?”接着,就只闻韩川丽一阵前后言不搭的叽呱话语声。

    随后突然就响起韩母的呵斥:“下来!这么大个人了,还往你爸身上爬!”

    接着,就见韩父背着韩川丽,与韩母一同跨进屋内,何天明与韩川英立马起身问候,韩川英又给父母倒上凉白开,再一脸自豪的告知二老,家里的所有腌菜,一上午都被她和何天明卖光了。

    韩川丽听着姐姐没有提到自己,立马从韩父背上滑下来,跳着小短腿嚷嚷道:“姐姐,还有我呢,还有我呢!”

    韩父随即拉过嘟着嘴的小女儿,一起坐下后,先是对何天明客气道:“小何,麻烦你了!”接着又吩咐韩川英:“你给我讲讲你们是怎么卖的!”

    韩川英闻言,随即绘声绘色,开始讲述何天明上午的卖力表演,最后又笑着看向小妹,夸赞道:“还有韩川丽,辛苦举着牌子,帮我俩宣传了大半天!”

    韩川丽听到姐姐再次表扬,立马开心的转身对父亲邀功:“爸爸,我厉害吧!”

    韩父听完女儿讲述,心下虽感诧异:女儿的这位同学小小年纪,是如何懂这么多的?但还是真诚的对何天表示感谢:“小何,上午辛苦你了,老婆,去买几个好菜,中午大家就在这里吃了!”韩母应声出门。

    韩父又瞧着小女儿仍旧疲惫的小脸,心下有些心疼,见她神色期待,笑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瓜,语气肯定道:“小三今天确实厉害,爸爸晚上再给你买些好吃的!”作为老男人,他对何天明最后一招的威力,显然感同身受。

    韩川丽顿时开心的在屋里蹦蹦跳跳,韩川英见此,心里却微感有些吃醋,但作为家里老二,上下不靠,她早就懂事,也习惯了。

    随后,韩川英又有些迫切的,将何天明给她描述的,三种小吃生意与其利益得失,一一转述给父亲。

    韩父旁听完二女儿的述说,再次诧异的瞧了何天明一眼,随后,默然起身点了支烟,走出屋外,开始认真思量考虑,这些生意的可行性和代价。

    何天明则和韩川英呆在屋内,两人时不时谈论些学习事宜,偶尔两人停下来,也是因为韩川丽又撩拨姐姐了,瞧着二人在屋内追逐打闹,何天明只能在旁羡慕着,直到韩母拎着几茶盅硬菜归来。

    两位沉默男与吵闹的三个女人一起吃过午饭后,韩父叮嘱韩母,让其带着小女儿去侧房午睡,又挽留住本欲告辞的何天明,以平辈的语气郑重道:“天明,刚才英子讲述的,有些不太清楚的地方,我还想请教下你!英子,去泡两杯茶!”

    韩川英见父亲郑重其事,有些诧异的看了眼何天明,转身就去准备茶叶和茶杯。

    何天明心下感慨韩父的决断力,重新落坐后,慎重的对韩父道:“韩叔,我也只不过纸上谈兵,只是将省城见过的生意景象,做一番胡乱推测,与老同学炫耀下罢了,如果韩叔您想深刻了解,我会知无不言的!”

    韩父顿觉此人虽与女儿同班,但心智显然老成,遂也不再客气:“你说的那种熟食柜、火锅串串的锅灶以及烧烤架,是不是都是特制的?”

    何天明心道,韩父果然知其难点,因为,此时这些东西,在封闭的钢城是没有的,也不再藏着掖着,嘱咐韩川英拿出纸笔,先将几种配套炊具一一画出大概,再细细讲解各自用法,其中的熟食柜,又列出大、中、小几种,大的加上两灶,可现煮现卖,中等的,就卖煮好的凉菜、卤菜,小的就只是凉面摊。

    而火锅串串的炊具,却是两种都需要配套,一种廉价的,就桌子中间一窟窿,下边用煤球炉烧着提锅,这种炊具摆摊,最多可摆十多桌,多了换煤球都能忙死,最少一桌也可,摆在街头巷尾,赚些零花钱。而另一种炊具,成本就高了,用的是煤气灶,何天明告诉韩父,就连在省城,也只见到一家串串店在用,据说还是借鉴火锅店的,因为煤球炉不适合店内。何天明又郑重说出预测,这种炊具可能会成为一种主流,因为串串的底锅可以重复使用,导致其价廉物美,而大众也会当做低档火锅来喜欢,估计很快就会普及开来。

    至于烧烤架,何天明就画了常见的烤架,一个铁盒几条腿,可长可短,可高可低,有铁丝网的,慢工细活,没的,也可麻溜炫技。

    等罗列讲解后,何天明在韩川英崇拜的眼神中,接过其递来的茶杯,看着一脸思索的韩父,美美喝了一口后,再次提醒他:“韩叔,我的推测也只是纸上谈兵,你最好先调查考虑后,再做决定!”

    韩父点点头后,再次诚恳感激道:“太感谢你了,天明,如果不是听你讲,我都不知道做买卖,还有这许多门道。”

    何天明忙摆手推辞:“韩叔,我就是卖弄嘴皮子,如果能帮到你,那也是做小辈的应该。”说罢,推测他家接下来可能要彼此商议,遂决定就此告辞:“那,韩叔,老同学,我就先回去了!”

    韩父也不再屈意挽留,其也确实打算与老婆女儿商量一番,遂再次对何天明表达谢意后,又招呼二女儿,送送她老同学。

    两人出得屋子后,韩川英感叹道:“你懂的可真多,就连我爸听过后,都要感谢你!”

    何天明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摆手道:“我就是路过省城时,见识了一番,后来又看了些书刊杂志,你以后也是可以的!”

    韩川英白了这装逼犯一眼,随即又憧憬,什么时候,自己也能走出钢城,去外面见识一番,也不知道,大姐今年过年回来,会否说些,外面世界的精彩。

    两人一起漫步到车站,何天明与其道别后,坐上公交回到家时,已时下午四点多了,与奶奶打过招呼后,何天明躺在床上,回顾今天的言行,有无超出本分的地方,想想后,别人最多觉得自己老成,其余的,算是少年人的挥斥方遒。

    随后安心闭眼,一觉睡到晚饭,随口吃过后,决心不再出门,哪怕许海呼唤,也随便找了个理由打发,决意努力再努力,学习学习再学习。因为,细想自己今天的所说,何天明恐怖的发现,如果自己将来不辛苦学点本事的话,以自己没钱没势的家底,可能也会和韩父一样,挣扎求存,更加可能,还不如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