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道士:我只想修行,女施主退散 > 第67章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第67章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作为当地的知名景点。

    太上宫任何时候都不缺游客。

    一般情况下,游客与道士井水不犯河水。

    你拜你的神仙,我念我的道经。

    而且道观内还有一定数量的居士,他们有时候会充当免费导游,为游客们答疑解惑。

    总之,需要道士出场迎接游客的场合并不多。

    除非是道观的客人。

    亦或者是该游客身份不一般,惊动了道观。

    因而,当那位中年道士毕恭毕敬地引导彭华母女俩穿过人群,往不向游客开放的后殿走去之时,吸引了很多人好奇的目光。

    彭华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反倒是小叮当有点畏惧人们的视线,紧紧地搂着母亲的手臂。

    大概是在家宅久了,有点社恐。

    “这边请。”

    中年道士的步伐不疾不徐。

    待越过“游客免进”的标牌,踏入后殿,小叮当这才轻轻松了口气,好奇地注视着这片普通游客无缘得见的宫殿建筑。

    母女俩最后被带进了正式的会客厅之中。

    一进门,只见会客厅中央摆放着一尊半人高的铜铸香炉,轻烟渺渺,一股特别的熏香味道遍布整个房间。

    两边的墙壁上各挂着四幅水墨风格的神仙画像。

    小叮当仔细瞅了瞅,那些人物颇具意象风格,特征相当明显。

    他们应该是民间传说中十分有名的八仙。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正对着大门的主人位后方则悬挂着一个巨大的八卦图。

    厅内的桌椅摆设皆是红木制成的传统样式。

    若非房间一侧立着一台直立式空调,小叮当还以为她们在一瞬间穿越到了古代。

    “两位请坐。”

    随后中年道士给二女端上了热茶,“住持马上就到。”

    说完他就出去了。

    房间里很安静,静得二人甚至能听见远处传来的道士们的诵课声。

    小叮当低声问彭华,“妈,您什么时候和道观的一把手这么熟了?”

    彭华轻轻咳嗽了一声道:“俗话说佛渡有缘人,我就是那有缘人。”

    “拜托,这里是道观,哪来的佛啊。”

    “你懂什么,西游记里,玉皇大帝和如来是好朋友,孙猴子大闹天宫,还是如来出手相助的。”

    小叮当:“……”

    “施主说得没错,自古以来,儒释道都是一体的,它们构成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儒家注重人伦道德,佛教关注内心修行,道家则更强调个体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以来道观拜佛也并无不可,只要求的是心静与平和,求的是家和万事兴,求的是亲力亲为的善举,诸天神佛都会保佑你们的。”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只见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微笑着从内室走出。

    彭华一见,不正是那天她在庭院里偶遇的那个老道士吗。

    原来他就是住持。

    她急忙站起身,双手合十道:“今天又来打扰您了,只是,您是怎么知道我们今天要来的,还特地派人在门口招呼我们。”

    普玄道:“施主刚才不是说佛渡有缘人吗,你我的确有缘,所以才会在今日再次相见。坐吧,两位莫要拘谨。”

    彭华和小叮当这才重新坐下。

    “那个……住持啊,今天我们母女俩来找您,主要还是为了上次那件事。”

    彭华拿出手机,播放了小叮当昨晚录下的“道士念经,不听不听”直播间的视频。

    一时间,整个会客厅内都飘荡着苏晨独具韵律的念诵声。

    人们安静地听着。

    不禁忘记了时间和空间。

    就好像身处幽静的竹林之中,花落无言,流水不语。在清明简净的时光里,淡了心性,静感禅意。

    这段视频只有不到十分钟。

    戛然而止之后,在座三人不约而同地流露出了少许的遗憾。

    普玄道:“贫道上次说过,这位道友道法精深,先天一点灵光存于心中,体悟真如,明心见性,实乃百年难逢的修道之才。听他念诵经文,合乎缘法者,将会不约而同地与之一道打开先天之门,将烦恼和忧虑排出体外,进入无忧无虑、快乐逍遥的婴幼儿状态。”

    听到这儿,小叮当心中顿时闪过一丝明悟。

    难怪了。

    婴幼儿心思单纯,毫无烦恼缠身。

    入眠极快,且中途很难被吵醒。

    所以,自从她听了道士的经文之后,一般都是不知不觉间便睡着了。

    完全没有此前失眠状态下,辗转反侧的痛苦与焦灼。

    可是,为什么他们这些被失眠烦恼之人,在听了道士的念诵之后,起初效果很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力却在不断地衰减呢?

    小叮当提出了疑问。

    普玄点点头道:“其实这位道友已经在他念诵的经文里给出了答案。就比如,你们刚才播放的这一段,道友念的是《太上感应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所谓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众邪远之,神灵卫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欲求天仙者,当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当立三百善。”

    彭华和小叮当母女二人虽然听得不甚明白。

    但基本意思还是懂的。

    这应该是劝人向善的经文。

    而且还细说了作恶的严重后果,以及想要成仙,就得做上一千三百件好事。

    “贫道认为,跟随道友一道打开先天之门的条件,便是你此前所积累的福运,积攒的越多,就越容易进入先天之境。所谓善人,天道佑之,众邪远之,便是如此。”

    小叮当不解道:“可是……可是我此前有做了好事,可为什么不管用啊。”

    彭华也道:“我证明,我闺女一整天都在外面助人为乐来着。”

    普玄微微点点头,“那是你们并未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