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百善孝为先

    太上宫,会客厅内。

    住持普玄端坐在主位。

    彭华和小叮当则坐在他的右手边,二人紧挨在一起。

    老道士缓缓道:“道友开坛讲经,普度众生。然所度之人,只能是拥有福报之人,而非奸邪之徒。他之所以不明说,所要考验的正是诸位的悟性和执著。”

    彭华和小叮当互相对视了一眼,不由得静气屏声,生怕错听了一个字。

    “《太上感应篇》第一句话是——太上曰:福祸无门,惟人自召。这句话可谓是本篇经文的主旨。

    “然人一念未起时,此心湛然,如同虚空,何有善恶?只因此念才动,所向为好事是善,所向为坏事为恶。其先不过起一念,行一事,及后日积月累,遂有善人恶人之别。而得祸得福,悉决于起念之时矣。故太上开口曰无门,曰自召。”

    普玄顿了顿又道:“方才施主说,曾主动去做善事以求安宁。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错了。”

    小叮当:“……”

    “正所谓:观音庙里佛香高,求罢福缘求富贵。不见善恶终有报,一寸善行一寸福。

    “福以酬德,稍有求之之心,即邪径也。

    “打个比方,想要家族兴旺,则需为子孙造福,而不是为子孙求福。谨家规,崇俭朴,训耕读,积阴德,此造福也;广田宅,结姻援,争什一,鬻功名,此求福也。造福者,淡而长;求福者,浓而短。”普玄道。

    小叮当听了个六成懂。

    老道士说的大概意思是,想要做善事积累功德,不能刻意,不能求捷径。

    而她那天跑到大街上想要做好事的行为,有点类似于临阵磨枪、临时抱佛脚。

    所以不被天道承认,也就理所当然了。

    呜呜呜……

    “可是……住持,我到底该怎么做呢。我就是个家里蹲,工作都是在家里完成的,平时和社会接触太少,想做善事也没有机会啊。”小叮当有点委屈道。

    彭华道:“是啊住持,我闺女一向是个有爱心的人,就请您帮帮她吧。对了,您和那个视频里的道士是不是认识啊,要不,您帮我们打声招呼,我们待会一定向道观供奉香火钱。”

    普玄微笑道:“贫道和那位道友不熟。”

    彭华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但贫道和他师父倒是老相识了。”

    “真的吗?那太好了。”彭华喜道。

    “只不过,贫道的师尊是他师父的晚辈,也就是说,那位道友和贫道师尊是同辈,贫道要尊称道友为师叔。施主,你觉得,贫道敢向师叔发号施令吗?”

    彭华一愣,“那道士看起来那么年轻,他竟然是您的师叔!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

    普玄点点头道:“我的这位师叔深得他师父的真传,贫道所不能及也。”

    彭华和小叮当对视了一眼,愈发震惊。

    没想到直播间里的那位帅道士竟是一位不出世的高人吗?

    太上宫的住持不仅称呼其为师叔,更是直言道法不如他。

    这的确有些匪夷所思了。

    “女施主的困扰并非无法解决。”普玄缓缓道,“我们常常讲一句话:百善孝为先。不管你行什么善,如果不能做到孝,其他全都是伪装的,全都是假的,全都是骗人的。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是用来干什么的?‘孝’是用来修身的,‘孝’是用来齐家的,‘孝’是用来治国的,‘孝’是用来平天下的,所以它是一种根本。”

    小叮当轻轻地“啊”了一声。

    她似乎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考虑过行善的问题。

    普玄又道:“比如你要用一个人。你派个人到他家里去看看,打听打听他在家对父母孝敬不孝敬。如果一个人能力出众,反应迅速,讲话也头头是道,然而却对父母十分粗暴无情,这样的人你还敢用他吗?

    “‘孝’字的上半部是‘老’,下半部是‘子’”,老少两代的关系叫作孝。‘孝’字加个反文旁叫作‘教’。‘教’就是拿‘孝’作为根本来学习,咱们中国所有的文化都跟孝有关,所以叫做教化。”

    小叮当颇有感悟地说:“受教了。”

    她继而联想到平日里她的父母对她的呵护备至,还把她当成是从未走上社会的小孩子来照顾。

    可她又做了什么呢?

    对父母的付出视作理所当然,视若无物。

    在她工作期间,仗着自己备受宠爱,仗着父母的好脾气而对他们动辄恶语相向。

    有时候即便知道父母说的是对的,是为她好。

    可她却像是吃了枪药一样,不想让人总是在自己耳边聒噪。

    这一桩桩一件件事实好似走马灯一般不断在眼前浮现。

    令她无比惊愕。

    原来在外人评价自己温柔知性的表面下,却藏着一个如此不知父母恩情的“坏小孩”。

    大道理谁都懂,可偏偏她习惯了如此和父母相处。

    或许正因为父母太宠她了,像海绵一样包容她的诸多坏习惯,才成就了现在的她。

    或许有朝一日,她会充分反省自己的错误。

    继而做出改变。

    可那时候,父母已经老了,老得都快不能动了。

    而她醒悟的又太迟。

    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当亲人健在的时候就要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报答、关心、孝顺他们,不要等失去以后才懂得珍惜,才去后悔,一切也都晚了。

    若是能做好这一点,就已经是天底下最大的善事。

    又何必对陌生人施以善意,最亲近的人反而让你吝啬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叮当越想越觉得自己亏欠父母许多。

    明明只要自己平日里压制一下脾气,闲暇之余帮助父母干点家务,就能让整个家庭的幸福指数上升好几个百分点。

    可偏偏她忽视了父母的情感需要。

    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难怪她自从听了“帅道士”的直播之后,睡眠时间越来越短,是因为她的福报已经不足以支撑她打开先天之门,享受如同婴儿一般的睡眠了。

    小叮当站起身,用力向普玄鞠了个躬。

    “感谢住持点拨,原来善事就在身边,就在当下,就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那里,若非今朝拜访,我怕是还要迷迷糊糊好多年才能意识到这一点。”

    “施主莫要谢贫道,要谢就谢贫道的师叔吧。若非师叔大慈大悲,即便沾染因果也要点化众生,诸位怕是也无缘得见先天之境。与师叔相比,无论是道法境界还是割肉喂鹰的牺牲精神,贫道均远远不如。惭愧,惭愧。今儿与两位施主偶遇讨论道法,若是二位有所悟,也算贫道做了件善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