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狮驼国除妖记 > 第24章 真相大白

第24章 真相大白

    金色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将陈宅大院的每一个角落都染上了金色的光辉。悟空对着正堂上的一个龙头木雕暗自出神,见那木雕所刻的正是送子仙翁,正觉疑惑,乍听乾同的自首,不禁心头一颤。

    “阿弥陀佛!贫僧也只是猜测,并无实证,想不到道友承认得这么干脆。”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宅子里回响,听起来有点忧伤。

    乾同闻言,却是罕见的笑出声来。他抬头看向悟空,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罢了,大师,我昨夜已经想通,认与不认,这件事都要有个结果。”

    “那可否告知贫僧你为何要杀害同门?”

    乾同低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缓缓开口:“乾震师兄没有告诉你吗?我自幼便因身世受到同门欺凌,早已对他们心怀怨恨,故而痛下杀手。”

    悟空闻言摇了摇头,“我查了清源观的户籍,死去的那几位道长出家后,大部分时光都留在金溪村,在你来这之前,应该并无交集。道友你是明辨是非之人,若论到恩怨,怎么也算不到他们头上吧?”

    乾同没有回答,只是低头,端过那一碗蛋花粥,他用手轻拭碗缘冒出的热气,就像一个要抓住玩具的孩子。他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悲伤,有愤怒,也有无奈。

    “是因为陈伯母吗?”悟空问道。他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仿佛能穿透乾同内心深处的防线。

    乾同闻声一怔,手上动作也停了下来。他抬头看向悟空,眼中闪过一丝震惊。

    “大师开的什么玩笑,贫道杀人与他人无关!”

    悟空见他似有所感,便继续说道:“进村之前,长生小哥就给我看过你写给陈大牛的那封信,当时我就觉得奇怪,便已经对你有了怀疑。”

    乾同好奇地询问道:“哦?那封信的内容有什么奇特之处吗?”

    “内容没什么,怪在其他!昨夜乾震观主向我透露,那征兵令是一个月前到的。按理来说,新兵入营,需先集中至总督衙门报到,经过一轮选拔考核,再被分配至各营,一套流程下来,少说也要一个月。就算是临时小规模的征兵,从金溪村至管理这一带的总督府,再到狜梓林大寨,一路上翻山越岭,普通人再快的脚程也需要二十天。所以,满打满算,陈大牛从入伍到身死最多不过十天,这时间也就勉强够他从狜梓林回到金溪村罢了。”

    说到这,悟空顿了一顿,继续说道:“这么短的时间啊,我想请问道友,你的这封信是何时寄出的?”他的双眼盯着乾同,明亮的眼珠仿佛能洞察人心。

    乾同的眉头微微皱起,似在犹豫:“那...自然是我十天之前交给驿差发出的。”

    “是吗?”悟空微笑着继续问道:“之前我也说了,新兵的去向是由总督府进行分配,而且昨夜我看了一个月前发来的那张征兵令,上面并没有言明要去哪里服役。这狮驼岭绵延八百里,又是王国的边境,军寨军营无数,请问你又是如何准确的预测陈大牛要去狜梓林?”

    乾同听得他的追问,不知如何作答,只得含糊回应。

    “大师你可以将话说的再明白些?”

    “贫僧猜测,你早就知道了总督府要向狜梓林增兵,然后才假借师名起草了那道征兵令!”话音刚落,悟空见乾同握着长剑的手正在止不住的颤抖,平静的空气中似有一股杀意扑面而来。

    “若是不愿回答也不用勉强。虽然没有证据,但贫僧也已经做了一些猜测,想说与你听,如有冒犯,乾同道长可当作妄言。”

    “大师但说无妨!”乾同似乎已经有所觉悟,仿佛已经做好了面对一切的准备,只见他脸色静如止水,好像任何事情都掀不起波澜。

    “道友可知那易形鬼面?戴上它,就可以变成任何形象。”

    “这我自然知道,那本来就是家师的宝物。”提起师傅,悟空握着剑的手震动得更加厉害。

    悟空清楚地观察着乾同的每一个动作,心中暗暗记下。

    “那你可知这面具暗含邪祟祸心,会蛊惑佩戴过它的宿主,并夺其精气,每当宿主入眠就会趁机夺取他们的身体去为非作歹,最终使佩戴者迷失心智,沦为行尸走肉?”悟空把目光落在乾同的白发之上,细看之下,只觉得他比前日又老了一些。

    “我听说半年前唤方道长因为身体不好,就鲜少露面,可是两个月前的一晚他却忽然出现在金溪村,还疑似疯病发作,攻击同门,听说是还是陈大牛舍身阻止,才拦下了他,想来那就是鬼面祸心发作的症状。只是后来不知为何这面具会随着陈大牛入伍,最终到了长生小哥的手上。”

    “大师你觉得是为什么呢?”乾同低着脑袋,反问道,一阵清风刮来,从院中扬起了几片叶子,光影摇曳,宛如雨点般在两人的脸庞上跳跃。

    “贫僧猜测,那一晚发疯的人其实是你!你不知为何戴上鬼面变成了唤方道长的样子,并受到了祸心的影响,然后被陈大牛所救,这大概就是你在信中所提到的‘大恩’。之后也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将易形鬼面送给了他,不过我敢肯定,你对陈大牛动过杀心!”

    听到这里,乾同问道:“大师凭何断定我有杀心?”他没有反驳,语气依然十分平静,似是默认了一般。

    “还是凭那封信!就是最开始令我怀疑的地方。”悟空接着说道,“陈伯母重病,你其实只需要尽力侍奉即可,军纪严明,陈大牛又是初来乍到,你知道他是一个孝子,若是得知母亲的病情,必然会铤而走险,冲动逃跑,就算他能靠着易形鬼面能逃回金溪村,且不说他的心智能不能挺得过祸心的煎熬,单说一个从村中销了户的逃兵,还能进得了清源观的大门?表面上你是作为朋友为他寄了封家书,实际却是为他送了一道催命符。”

    说到这,悟空停了下来,他注意到桌面上不知何时,染上了两滴泪痕,乾同还只是低着头,没有一句辩驳,任由他继续说着。

    悟空见状,悠悠叹了一口气:“唉,其实你根本不必做那么多事,在你将他送出村的那一刻,陈大牛就已经注定回不来了。”

    话音刚落,整个房间突然陷入了沉寂。突然,一声“哐当“打破了寂静,两人立刻警觉地抬起头,目光跟随着声音的来源望去,却见不远处地上摔碎的碗碟,只见旁边的陈母,身影摇晃了一下,然后重重地倒在了地上,一动不动,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昏迷之中。

    “娘!您怎么了!”

    未等悟空来的及反应,乾同的这一声呼唤就像一块拼图,补完了他脑中全部的真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