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 第15章 大炮一响

第15章 大炮一响

    中山王常遇春府邸。

    永昌侯蓝玉这位常家女婿,大咧咧坐在主位,正与自家的三个外甥饮酒。

    常遇春死后,常家已不复往昔鼎盛。

    几年前,太子妃常氏,也就是常茂等三兄弟的亲姐姐病故,让常家再失半壁支柱。

    屋漏偏逢连夜雨,上个月聪慧机敏的好外甥大明嫡长孙朱雄英突患高热暴毙,更是让常家彻底没落。

    俗话说女婿能顶半个儿,蓝玉也还不到30岁,比三个外甥大不了多少,但常年带兵,在军中威望极高。

    自然而然就成了常家的依仗。

    谁是最终受益者,谁的动机最大。

    他们不是没有怀疑太子侧妃吕氏,可陛下不但有锦衣卫,更有影卫,陛下都毫无证据,又何况他们几个糙汉子。

    蓝玉与他的小舅子们正在商议,如何将常氏的次子朱允熥接到宫外抚养。

    尽管这难上加难!

    可他们有的选吗?

    恰是此时嘭的巨响,震的蓝玉脑袋嗡嗡响!

    “哪里打炮?”

    常茂一脸疑惑,“舅舅,是打雷了吧!”

    蓝玉豁然起身,“放屁,炮声,雷声老子都分不清了吗?”

    正说话间,又是一声……再来一声

    “快去看看,是哪里打炮!一帮兔崽子是疯了不成……”吼叫间,就向府外冲去!

    李善长府上,李善长长子驸马李琪正陪着一群文官虚情假意;李善长虽辞了官,但韩国公的爵位仍在,作为开国功臣在文官系统中威望巨大,此刻正陪着几位家世显赫的缙绅在书房谋事。

    他们都是腹黑主义,第一个念头就是,难道有人造反?

    文人之呱噪,请恕码字难以描绘…总之,各种腹黑论如滔滔江水…

    朱元璋正与朱标处理文案,这是他们每晚必修课,实则更多是朱标汇报当日全权经手的奏折,朱元璋选择性提点。

    三声巨响,父子两都算处变不惊,静等着相关人士来报!

    饶是如此,朱标脸上写满了隐忧。

    朱元璋自认军权一手抓,不可能有人威胁到自己的统治地位。

    即便这些年一直有各种大小叛乱,都被一一镇压。

    脸色铁青,一言不发的朱元璋,还是很震怒的,能调动三大营火炮炸响应天府,此次叛乱主心骨当大有来头!

    胡惟庸余党?李善长这老银币?亦或者是那帮该死的缙绅幕后操盘?

    “启奏皇爷,段洪求见!”

    “这个点,他怎么来了?罢了,宣!”

    能夜入宫门的不多,段洪算是其中之一。

    大礼跪拜,“卑下参见陛下…”

    朱元璋打断,“免了,平身,说事!”

    段洪下意识望向太子之位…

    朱元璋了然,可他虽与自家大儿在许多政见有冲突,最多是不主动告知,但从未想过刻意避开。

    “磨磨唧唧,快说!”

    段洪再不压制心中之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神器,有神器问世!”

    朱家父子相视一眼,皆目露激动,他们深知段洪的秉性,绝不会像文官之流夸大其词。

    “哦,如何个神器,快快道来!”

    “陛下,当闻适才之三声炮响!”

    朱标一喜,他可是知晓先生的本事,“可是先生那里在试验新炮?”

    朱元璋也是一脸期待!

    段洪脸色有些尬的慌,“啊,这!”

    朱元璋走上前来就是一脚,将段洪揣了个踉跄,“你特娘的,咱叫你去看个人,你倒好,青楼头牌都叫你收了房,这还扭捏上了,再不说,就别说了,咱换个人去!”

    段洪噗通再度下跪,“陛下,卑下有罪,先生他,他要炸曹国公府,卑下真心劝不住啊!我等本以为先生在耍少爷脾气,那胳膊粗的大炮,我等皆以为是先生在耍小性子,也就陪着一起了…”

    “曹国公府?你是说刚才的三炮是轰在了曹国公府?”

    朱标倒吸一口凉气,那整天巨响,李文忠父子不会这就么死了吧?

    段洪赶紧解释,从青楼发难,到王守被掳,再到上门讨要,最终怒而造炮……

    待听得只是特意炸在了中庭,父子两皆松了口气,却又齐齐面露古怪。

    朱标坦言,“父皇,在皇城擅动火器虽极为不妥,然先生非常人,怕是不甚了解这规矩,还请父皇莫要怪罪!”

    “标啊,这后世崽,眼中根本没有对皇权的敬畏,咱心知肚明,他心中的规矩与咱的大有不同。”

    “本来这般不稳定却又有大本事之人,对皇权来说是极不稳定的因素,当扼杀在襁褓之中。”

    “可他对权利毫无眷恋,却是对一心想帮衬万民,如同那方外之人,心性高远,不能以世俗之眼光看待,所以咱们不但要对其充分信任,还要尽可能支持他,毕竟这天下是我朱家的天下!”

    “是,父皇,儿臣明白!”

    “此次炮轰,表面上看是鲁莽的报复,实则,长生此人行事自有章法。错了,就要付出代价;错上加错,那就付出更大代价!不因身份背景而枉顾,这怕才是他心中认定的公平、公正!”

    “可还记得谈论御医之事,他说这操蛋的制度!如今这些个王公大臣,谁还没有私下枉法之事,无非是大与小罢了,可他这般做,何尝不是在替我皇家立规矩?”

    朱标施了一礼,“儿臣受教了,如父皇所说,往往受害者人微言轻,只能凭白受难。亦如曹国公之子李景隆这混账事,只要不闹出人命,便是父皇也要顾及曹国公的功绩,不好真正依法惩治,否则就是寒了功臣之心。也正是如此,权贵多有不法,倒是先生此举,一旦传开,想来会让那些人收敛几分!”

    朱元璋满意地拍了拍朱标的肩膀,“吾儿大善!”

    “标儿,你猜他李文忠接下来当如何?”

    “儿臣以为,若曹国公多思量一二,该是会尽快凑齐这四万两黄金!”

    “哈哈哈哈,那咱就看曹国公府大卖家资,看这满城纨绔子会否收敛!”

    朱标却是眉头紧皱,“明日早朝先生怕是又要遭弹劾!”

    “无妨,长生小子造炮,试炮是咱允许的!”

    段洪这才长出一口气!

    “哦,对了,适才你说这炮乃神器,且说清楚!”

    “回陛下,回太子殿下,这炮长不过4尺,约莫男子手臂粗细,自带支架与底座,总重不超40斤,一人便可轻松提起!那炮弹非是铁球,状如白萝卜,提前装好火药,带尾翼。更神奇是无需点火,只需将炮弹丢入炮筒,则自动发射,待炮弹落地后,炮弹内装的火药才会爆炸!”

    朱元璋双眼圆瞪,双手颤抖不已,“竟,竟是如此么?一人即可携带,还不用点火,落地后再爆炸,这岂不是说不用担心炸膛,也不怕炮身过热?”

    “确是如此!当时卑下受命在曹国公府附近观察,据留在先生身边的弟兄说,先生一边写写画画计算,一边调整角度,发射时,极为简单,只是将炮弹丢入炮筒,如是三炮,接连而出!”

    朱元璋激动的来回走动,“果真神异!如此动静,想来威能不容小觑,却是不知这射程几何?”

    “当时发射地距曹国公府2里远,是特意测量的,先生的言外之意,若要精准炸在中庭,必须知道目标准确距离,那算法极为高深,我等虽也在学堂里学了几日算学,可仍是看不懂先生之算法。另据先生无意间透露,火药还不够精细,也只能射个三五里!”

    “三五里!哈哈哈哈,好一个三五里,已是远超咱大明火炮的射程咯!”

    “恭喜父皇,喜得如此神奇器,只此神器便叫四夷再无挑衅我大明之可能!”

    段洪也赶紧送上马屁,“恭喜陛下,我大明当兴!”

    朱元璋此刻恨不能连夜出宫,亲手放上两炮!

    称呼也变得亲切了,“那孩子短短两日便做了出来,想来批量制造不在话下,短短时日便能武装全军!”

    朱标赶紧劝慰,“父皇,还请稍安勿躁,如此神器,当妥善处理,万不能轻易流传出去。”

    朱元璋笑容顿收,这玩意如此轻便,还特娘射的既远又准,一不小心,皇宫都能被炸塌咯!

    “标儿所言甚是!”

    “段洪!”

    段洪心神一凛,“卑职在!”

    “再领20近卫,确保府上只言片语不得泄露于外!尤其是府上现有的那些匠人奴仆,给咱盯死咯!”

    “遵旨!”

    夏日的天,亮的极早。

    曹国公府,一众仆从聚在中庭如丧考批,有人议论着天降神雷,恐有不祥;有人则猜测是那四万两的后续报复;胆大的护院们则在狼藉中四处翻找,陆陆续续聚齐了不少疑似铁的碎块。

    哪怕是管家,此刻也战战兢兢,束手无策,毕竟从昨晚爆炸后,府里的大小主人,没一个出面作出指示。

    直到上早朝的老爷出现,众人才算找到了主心骨。

    管家与护院头头齐齐迎了过来。

    李文忠无视众人的问候,扫视着破败的现场,眉头紧皱。

    他一个从元末打到开国的老将,岂会没见过火炮之威!

    可与现场土石纷飞,亭榭东倒西歪相比,真个小巫见大巫!

    尤其是相隔数丈的三个弹坑,不但炸碎了铺地石板,还带出了磨盘大小的土坑…

    可怖的现场无疑巩固了昨晚的商议结果!

    “管家!”

    “老爷吩咐!”

    “家中商铺、田地、古玩、字画尽数发卖,今日务必凑齐那4万两黄金,大张旗鼓送去陈长生府上,还有那书生,一并送还!”

    管家颓然,“老爷,如此,咱府上怕只能剩个空壳咯!”

    “你等平日任由逆子放纵,岂不正合尔等心意?”

    一群丫鬟仆从噤若寒蝉,远处探头探脑的一帮后宅莺莺燕燕更是亡魂大冒!

    “家业败了,至少人还在,若不知收敛,早晚抄家灭门,尔等好自为之!”

    “哼!”李文忠此言意在沛公,分明是说于后宅那波女眷听!

    大步离去的同时还不忘叮嘱,“莫要遮掩,记得大张旗鼓,此间种种若旁人问起,不得遮掩,否则家法伺候!”

    今日的早朝格外热闹,三三两两都在揣度着昨晚的三声炸响。

    吃瓜的同时,还时不时朝曹国公所在位置偷偷努嘴!

    蓝玉为首的武将,先是在五城兵马司的几位管事那碰了钉子,应天府尹更是三缄其口。

    毕竟他蓝玉再跋扈,也不好直接去触事主的眉头!

    直到太子入座,朱元璋龙行虎步登上龙椅,众臣才禁声。

    三呼万岁!

    大太监照例唱喏,“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皇城脚下,国公府邸发生惊天爆炸,众人皆处于云里雾里状,迟迟没人进入汇报模式。

    李文忠环视周遭,牵扯着众人眼光,走出序列,在中央大礼跪拜!

    “臣李文忠,教子无方,纵容不法,还请陛下降罪!”

    朱元璋一脸正色,“思本,何故行此大礼,且先平身!”

    “谢陛下!”

    “可是李景隆那小子作出什么不法之事?”

    李文忠嘴角抽搐,陛下啊你这不是明知故问么,果如妙锦丫头所言,这是要立规矩啊!

    巴拉巴拉,将如何发生矛盾,无辜掳人,私自逼问,仗势欺人,死不承认等等事无巨细!

    一众文武耐心听完,就这?

    这特娘的叫事?我家管事随便挑出一件恶行来,都比你这更甚三分!

    蓝玉都麻爪了,靠,我那一大波义子,哪个不是山大王,强抢民女,对屁民动辄打骂,强占土地……

    李文忠越说越顺,反正是豁出去这张老脸了,

    “陛下,想当年,我等也是从暴元过来的苦命人,受尽官绅小吏盘剥欺辱,那种无尽屈辱,至今历历在目!”

    “陛下带领我等历经生死,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可我那逆子,居然一而再再而三依仗出身,行不法之事,对平民百姓之疾苦毫不在意!”

    “老臣疏忽管教,不曾想屠龙者竟又成恶龙!百姓何其无辜,逆子这是在为朝廷,为陛下抹黑啊!幸得陈长生这三炮轰醒了老臣,才如梦初醒!”

    “做错就要付出代价,错上加错就得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

    “如今老臣甘愿散尽家财,凑齐四万两金赔偿了事,给逆子也给后宅那些纵容的长舌妇一个教训,总好过一错再错,迟早惹下滔天恶事,株连满门!”

    群臣哗然,炮轰国公府,竟是那陈长生!

    恐怖如斯,陈长生到底何许人也,竟连国公府都要甘拜下风!

    大太监一挥手中响鞭,“啪!”“肃静!”

    文臣们无不忐忑,这两天他们可没少串联,势必要给那妖颜惑众,妄图颠覆儒家根本的狂生一些教训。

    这特娘的,人家就因为下人被掳,就要炮轰国公府!

    关键国公府还服软了,4万两啊,还特么是黄金!

    各自虽不方便在朝堂上交流,已是在心里计较开了,反长生之举,自个千万不能冲锋第一线。

    谁敢保证那疯子的大炮不会轰在自己家!

    老朱抚摸自认很man的胡须,内心是笑开了花,好,好,好啊,思本声泪俱下,激情演绎,果然没让咱失望,

    一脸惋惜道,“思本之言发人深省,尔等当引以为戒!”

    “臣等谨记陛下教诲!”*X走流程嘛,大家都会!

    “思本且宽心,咱观景隆那小子心性不算坏,只需好生教导,终能成器!”

    “标儿!”

    “儿臣在!”

    “曹国公近年忙于国事,劳苦功高,却是疏于管束后宅,此次家业不保,咱心有不忍,你且替咱关照一二,务需叫曹国公府上下衣食无忧,就从咱内库出。”

    “儿臣领命!”

    “谢陛下,太子殿下隆恩!”

    “入列吧!”

    朱元璋朝大太监斜了一眼,太监会意,再唱喏,“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一老家伙报板出列,“臣刑部给事中冯惠弹劾陈长生在应天府内擅动火炮,请陛下严惩!”

    我曹,居然被你刑部强了先?

    督查院不干了,风闻奏事是我等的饭碗!

    唰唰唰,左右都御使陆续出列,“臣弹劾陈长生,私造军器,当处极刑!”

    正愁如何搞死你这狂生,文臣们哗啦啦的弹劾接龙…

    朱元璋早有预料,朝朱标那投去一个眼神。

    朱标当即起身,“诸位臣工,陈长生造炮试炮乃是孤与父皇早早认可之事,出于机密,不宜过早公开罢了!”

    一众文臣集体哑火!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朱标!

    咱们平时是不是产生了错觉,才认为你耿直仁厚!

    你管炮轰国公府叫试炮?

    七嘴八舌,“陛下,太子殿下,这可不是试炮啊,这是携私怨,炮轰国公府呀!”

    声泪俱下,五内俱焚,仿佛被轰的是自己家祖坟。

    朱标被弄的不知所措,大意了,没提前商量好!

    朱元璋何等老辣,

    “那新炮一不小心比寻常大炮多飞出几里地,咱赐他那宅子就几亩地,如之奈何?”

    武将齐齐咽口水,多飞了几里地?几个意思?

    再结合昨日地龙翻身般的动静,那得是多牛C的炮?

    当即,李文忠出列大呼,“陛下,臣那逆子本就有错在先,受了炮轰绝无怨言!”

    徐达也出列高呼,“试炮,本就没个数,怕是陈长生自己也不清楚新炮居然飞出那么远!老臣以为,陈长生既受陛下旨意造炮,非但无错,还有大功,请陛下论功行赏!”

    飞得远,打的准,威力大,这是所有武将如今的认知。

    这帮文臣居然想对造炮功臣下手?

    当我武将无人呼?

    蓝玉出列振聋发聩,“请陛下嘉奖造出如此利器之人!”

    哗啦啦,武将齐齐发声,奉天殿在震颤…

    朱元璋心情大好,这帮武夫在大是大非上好歹都是知晓轻重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