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 第19章 朱棣麻了

第19章 朱棣麻了

    席间歌舞、诗词助兴本就是古人特色,朱橚也兴情高涨,“他的另一首词就由本王来吟与三位哥哥!”

    “《迎永乐》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好!”三兄弟齐齐抚掌。

    “来来来,如此神作,直教人热血沸腾,当浮一大白!”

    “饮胜!”“饮胜!”

    徐妙锦一直偷偷注意姐夫的表情微末细节,却是让她一无所获。

    散席后,各家下人套着王驾来接。

    徐妙锦寻了借口,坚持与自家姐夫同乘。

    朱棣对燕王妃徐妙云那是真爱,所谓爱屋及乌,对这个小姨子从不显摆王爷威严。

    宽大的燕王府专用马车上,朱棣哪里还有醉意,面含笑意,

    “你这丫头,说吧,可是想从姐夫这里寻找契机?”

    徐妙锦自然是有这一方面的计较,毕竟那预言的字里行间透露着,陈长生对自家姐夫是很敬佩的。若姐夫出面,想来陈长生总是能卖个好。

    可惜,咱这姐夫,此时却一无所知。

    “姐夫,此间言谈可能确保无第三人知晓?”

    朱棣见小姨子说的认真,撩开车帘,朝外招手。

    一骑靠近,“王爷吩咐!”

    “戒严!”

    “喏!”

    放下帘子,“说吧!”

    “姐夫对那首词怎么看?”

    “简约却恢宏,大有睥睨天下之意境,能作出此等词藻,要么君临天下,要么……”

    说到这,朱棣浑身一凛,“莫不是那陈长生有反意?”

    徐妙锦避而不答反问,“姐夫,您怎么看永乐二字?”

    “适才五弟念诵时,我就觉的心中悸动,隐隐有似曾相识之感,怎么?”

    徐妙锦心头震颤,喃喃自语,“果然!”

    朱棣见小姨子神色不对,追问道,“可是这永乐二字有何不妥?”

    徐妙锦压低声音道,“姐夫,您可曾有夺嫡之意?”

    朱棣神色大变,“休得妄言,你这丫头还是失了管教,待你姐姐入京,却是不能再由得你胡闹,起码这婚事再耽搁不得!”

    徐妙锦丝毫不惧,“若太子殿下先陛下而去,当如何?”

    朱棣蓦然,他们几兄弟从来没有觊觎大位的想法,朱标作为大哥,对一众兄弟那是真的照顾。

    所谓长兄如父,在朱标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他们一帮弟弟,哪个没受过朱标的照顾;又有多少次犯错,都是朱标顶着暴怒的父皇求情?

    可,天有不测风云,若是大哥先一步去了呢?

    朱棣茫然,从来没考虑过的问题,就这般无情摆在他面前!

    好半晌,朱棣颓然开口,“即便如此,大位也与你姐夫无缘。这不该是你关注的事情,莫要恃宠而骄!若旁人言及国本,诅咒本王大哥,本王必灭他九族!”

    徐妙锦淡然,“有人预言,词中风流人物乃永乐大帝朱棣!”

    朱棣从瘫坐姿势,豁然直起上半身,死死盯住徐妙锦,那难以言喻的气势,充斥整个车厢。

    徐妙锦看的有些痴,这就是永乐大帝的气势么?

    就这般双目互视,久久无言。

    好半晌,朱棣吐出一口浊气,再归瘫坐姿势,思绪如万马奔腾,到最后干脆躺平,不作多想。

    “难怪父皇要召我入京,看来是祸事临门呐!这陈长生与本王有甚渊源,却要如此害我!”

    徐妙锦噗嗤笑了出来,姐夫这脑洞…

    “陛下并不知晓,如今知晓此事的,唯有曹国公李文忠父子,还有我爹!”

    徐妙锦不再卖关子,将烟雨楼当晚的事情一一道出。

    朱棣这下彻底麻爪了,憋了好半晌才无力反驳道,“天方夜谭罢了,亏你这丫头打小聪慧不输男儿!”

    “敢问姐夫,若天不佑太子,雄英已故在先,陛下百年,当何人继位?”

    朱棣是能当皇帝的人,心思何等敏锐。

    “再问姐夫,何等情况下,表哥李景隆一个从未上过战场之人都能领兵作战,还被打趣为战神?”

    “退一万步,那陈长生来历不显,才16-7岁的模样,能造炮,能有底气教人医治诸多不治之症,还能写如此诗词,只怕这些还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如此人物言他能预知未来,又有什么稀奇?”

    “姐夫可知,皇后娘娘本月病危,太医院束手无策?”

    朱棣心头震颤,“我娘?我娘她怎么了?”

    “姐夫勿忧,娘娘如今康健!”

    朱棣这才长叹一口气,静待下文。

    “宫里虽守口如瓶,但锦衣卫那传出只言片语,娘娘能治愈,就是依仗了陈长生,也就是那时候,陛下赐下的宅子。”

    “所以,是他救了我娘?”

    徐妙锦点头,“虽没有公开,当时陛下大索天下能人异士为娘娘治病,西市坊公告前陈长生的下人前去揭榜,然后西市坊就被封锁!”

    朱棣思维能力超前,“既如此,此人为何不救雄英,以他的鬼才,想来不成问题。”

    “这个问题,我爹、李叔,我们之间也曾讨论过。唯一的解释,是他不想!”

    “他怎么敢的?那可是雄英,大哥的嫡长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徐妙锦摊手,一脸淡然,“这有什么不对吗?雄英故去,命中注定,难道要人家逆天改命好取代您这位未来的永乐大帝不成?”

    朱棣无语,是啊,雄英又不是因为陈长生而死。

    “永乐”,这词当真与我朱棣有缘!

    想到什么,朱棣又问,“那他救我娘,岂不也是逆天改命?”

    这种白痴问题,寻常时节,朱棣绝对不会问,不过是这会心头千丝万缕。

    徐妙锦倒是没有嘲笑,“皇后娘娘多活一些年,并不影响大势啊!”

    朱棣意识到弱智,面不改色点点头,

    “所以,你们推断,继位的是吕氏那小崽子朱允炆!”

    “是,也只有他继位,陛下才可能屠尽淮西武将。”

    “蓝玉他们自从上月雄英暴毙,一直有小动作,筹划如何将允熥接出东宫,只是难度太大!”

    朱棣豁然直起上身,面色阴寒,“吕氏?”

    徐妙锦点点头,“没有证据,也没人敢去查证,只是怀疑罢了,毕竟谁受益谁就有动机。”

    朱棣此刻整个人都不好了,那他大嫂呢?

    此时,吕氏那娇美的容颜仿若蛇蝎,一直在朱棣脑中挥之不去。

    知人知面不知心,会是她么?

    “王爷,王府到了!”

    徐妙锦着急了,赶紧说正事,

    “28日的大朝会,那陈长生会参与,他对姐夫很有好感,求姐夫若有机会,还请帮妙锦讨一个名额。”

    “恩,这事姐夫应下了!”

    朱棣此刻只想回府再饮一壶,好好捋一捋未来。

    丁得胜的谈判之旅出奇顺利!

    圈中的百亩地块,涉及7家侯爵,2家国公,1家驸马的产业,皆是客客气气领了补贴,其他富商以及背后的文臣们,更是无人有小动作。

    多出市价一半的补贴,虽弥补不了对生意的影响,可毕竟人家是给了的呀,就算不给,又能如何?

    全城的人都在盯着这个项目,另外还有一帮武将带着兵丁,时不时在现场晃荡。

    不搬利索点,都怕犯了众怒。

    工部尚书齐右带着两位侍郎,数位大匠,一大波匠工,就差吃住都在现场了。

    经过陈长生府上出来的几位匠人指导,工部的一帮人虽不知水泥是什么东西,

    但还是笑嘻嘻接受了施工方案,无他,这几个工匠身边都跟了膀大腰圆的护卫,旁人又不知实则是监督,只是觉得这帮匠人大有来头,不敢得罪。

    工地隔天便热火朝天施工了,先挖深沟轮廓与一系列预埋排污沟,还得挖几处巨大深坑作粪池。

    从民间采购的砖头也在源源不断送来。

    当第三天,水泥开始陆续从那座神秘的府邸送来现场,并且开始混合砖块浇筑地基时,工部震惊了。

    但凡有商业头脑的,都震惊了。

    从此,水泥2字在应天府传的沸沸扬扬。

    无数人心痒难耐!

    工部尚书对着一群大匠怒不可遏,“废物,都是废物,东西都在尔等面前了,难道还不知如何制作这水泥?”

    这两天,藩王也好,武将也罢,甚至豪商缙绅,谁还没亲自去工地观摩过水泥?

    甚至如那晋王朱棡直接拿武器劈砍的,也不在少数。

    傻子都意识到,这玩意能改变整个大明朝!

    直到太监带着旨意,要求五城兵马司派重兵圈了工地,闲杂人等一律免进!

    敢私自截取水泥者,诛族!

    再说府上。

    陈长生正在调试减压阀,此阀最终需要追加连杆,以脚踏的形式由驾驶室的人控制,因为需要不停作动,对轴密封要求极高,马虎不得。

    最终解决方案是利用铁做转轴,磨出凹槽,再以铜衬套,辅以加热膨胀,作过盈配合。

    噗嗤,噗嗤,在陈长生的反复调节下,两个大腿粗细的气缸在伸缩,快慢由心。

    “总算是凑合,不过总有磨损的时候,罢了,再易耗也比铁轮毂好些!”

    一个大匠搓着手,很是激动,“少爷,能持续作动,配以连杆改变力的方向,轮子就能不间断转起来啦。”

    另一个拍了一记马屁,“那是,此车无需马匹便能跑动,消耗只需一桶水和一些焦炭,少爷之伟力,天下无人企及!”

    陈长生苦笑,自己也就对机械、电气自动化擅长,可惜如今的条件连个电磁阀都搞不定,又如何真正实现自动化?

    发电机中的漆包线,想来只要不是过热,当今的一些优质油漆也能替代。

    磁铁矿也容易寻。

    可铅酸电瓶,锂电池啥的他根本不会啊!

    否则随手搓出发电机,且不说那规模宏大的火力发电,只说潮汐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没有蓄电装置,即时电力还是能搞的,不过一切待以后再说吧,起码先找到充当灯丝的钨矿吧?

    可自己都不清楚钨矿长啥样子,除了那玩意比钢铁熔点更高,其他一无所知。

    想要在自己这辆土掉渣机车上安装微型发电机不难,没灯泡一切都是徒劳!

    陈长生起身,拍拍手引起众人注视,“府上的改造暂时停了吧,水泥供应吃紧,咱这座小窑不能停,你们分工一下,分成两班,日夜不停。”

    “是!”

    “如今车厢都造好了,蒸汽机也可装车,剩下就是装配,调试,以及车厢内的装点。大家加把劲!”

    “是,少爷!”

    “装点车厢及座椅,尔等与阿福多申请些皮毛,特别是座椅,需要多填充鸭、鹅的绒毛,少爷可不想车里硬邦邦的,颠碎了屁股。”

    “哈哈哈哈,是,少爷!”

    这些天,愿念之力持续在增加,虽然不多,却让他更坚信为民办好事的决心。

    晚间,陈长生照例练剑,身体的爆发力,又有增进。

    出剑速度快到常人难以想象,陈长生坚信,一对一的情况下,即便对手做足准备,自己也有信心瞬秒对方。

    饭后,由两个小姑娘伺候洗澡,最终在她俩期期艾艾的目光中,狠心赶走二人。

    坐在书案前,抽出一份酝酿多年的纸张,陈长生再度陷入了沉思!

    藩王制度,怎么动都让人头疼!

    人老爹都是皇帝了,儿子们享受享受不应该吗?

    分封去国外打天下,更扯!

    若全世界就剩一个声音,以后自己人干自己人只怕更狠!同时也失去了进取心,这是对全人类的不尊重!

    陈长生只是痛恨满清对汉民的大肆屠戮,惋惜汉民被他国的大肆屠戮,仅此而已。

    然而国与国之间,本就是拳头说话,谁不想为本国多争取利益?

    除非世界一下子步入后世那种多国存在核武器,谁都不敢无端挑起战争,毕竟地球就这么大。

    而要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实则只要不闭关锁国的同时实行百家争鸣,就足以笑傲世界之巅。

    当前明朝初期,综合实力在世界稳居第一位,要不是那些腐儒当道,一手愚民,一手卖祖宗技术典籍,双腿跪外敌,即使明朝没了,又何至于叫野猪皮得了天下?

    谁开历史倒车?

    唯满清尔!

    别国积极发展,满清不但闭关锁国,还大搞文字狱,大肆篡改历史,破坏华夏文明传承!

    每每想这些,陈长生就有吐血的冲动,这种痛,痛的教人心头滴血,痛的让人难以呼吸!

    “主家只保留嫡系,其他成年后必须分得部分家产,另起炉灶,如此可分化世家坐大;

    皇位禅让制度,一怕年老昏庸,二怕老子熬过第二代,第三代幼小无知仓促上位;

    皇帝竞争制度,无分嫡、庶,欲成皇帝,先下放基层历练,再各自公开演讲,最终全民选票。

    藩王们成立藩王集团,无土地,不分封,掌国家盐、矿、铁路等,收益20%归皇帝,50%归藩王集团,30%归公主、郡主红十字会;

    继承王爵需要通过类似于科举的考核,嫡、庶皆可入,可多入,入者进入藩王集团就职;不入者自由职业,包含科举做官;

    藩王集团财务表,旗下员工福利待遇表每年需要公示全国;

    藩王集团由长老团统管,10位长老,1位大长老,4年一届,藩王集团选举产生,借鉴后世工会制度。

    皇帝在位期间可分封其无意争皇位的儿子为藩王,优先纳入长老团。

    犯案者罚金,重案者踢出集团,更甚者终身囚禁。”

    再次看了一遍改了又改的皇权、藩王制度,

    陈长生叹息,“就这么着吧,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只有适合当下的制度。老子前世也没当过官,提出点建议,老朱一家子爱改改…”

    “自己不过是多了点见识,论帝王心术,论谋略,自己拍马不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