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 第20章 大朝会之闪亮登场

第20章 大朝会之闪亮登场

    洪武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

    与朝会不同的是今天开放的是整个皇城最大的殿宇——太和殿。

    晨光微露,京城五品之上的三千文武,如同涓涓细流,向着皇城进发。

    元宝如的车驾也在如潮的车队中。

    元宝如,26岁,嘉庆丝绸巨商元印之第六子。

    作为老幺本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偏偏元宝如又是极为争气的,打小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出口成章,更是对商业有过人天赋,成年后多次对族中生意提出宝贵建议,还极力促成自家丝绸的贡品之路。

    风光的背后,可有烦恼,自是有的。

    作为元末明初起家的新兴家族,远比不得那些悠久世家。

    财富多了,根基还是不够稳固,那些个大小靠山,一个个胃口越来越大,可你还不得不花大量心思用在关系维护上,严重阻碍了家族发展;

    再有就是,自己堂堂丝绸巨商,却只能穿粗衣布衫,何其讽刺!

    此次家族花费不菲,才得一个商人代表名额,只为能有那一丝机会入陛下之眼,那对整个家族都是天大的机遇。

    正闭目凝神间,就听得后方有“噗嗤,噗嗤”声,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响。

    元宝如猛地睁眼,撩开车帘,探出脑袋朝后方望去…

    不止是他,比如与他同排行进的一辆马车车窗就探出了头戴官帽的老者…

    除了一部分马匹暴躁不安,还有很多人居然停车观望,本来可供缓慢通行的交通,转瞬陷入瘫痪!

    无量天尊,佛祖保佑,我看到了什么?

    那是一辆酷似车厢,却没有套牲畜,却还有轮子的车,好吧,那指定是车!

    除了噗嗤噗嗤声响以及微量白烟之外,还有浓浓的黑烟从高高的铁管中喷涌而出。

    整个车子由精铁打造,又复合了不少黄铜。

    更为奢侈的是,那车厢前头居然装了整面硕大且平整的琉璃,应该是琉璃吧?

    多么通透的琉璃,车厢里手握转盘的车夫,分毫毕现。

    仔细看去,车厢居然有两截?

    因为后面一只车厢,正陆续跳下威猛家丁来!

    11个老护院都有幸得了教导如何驾驭这蒸汽车,这段时间只是在院子里短距离试驾,谁都没过瘾。

    此次包括段洪随车而来的一共6人,出门时划拳,却是这叫阿四的家伙拔得头彩,得了开车机会。

    四人落地立刻分列车厢四角保持警戒。

    段洪快步走到驾驶室,望着玻璃里满头大汗的阿四,“可能驾驭自如?”

    阿四此刻拨了档杆,空悬了齿轮咬合,脚踏刹车板,是以,蒸汽机工作不停,而车停。

    第一次驾车出门,尽管缓慢而行,却眼见皇城不足2里地,居然给堵死了。

    阿四抹了把头上的汗,努力露出微笑,“回头,就是紧张,其他还好!”

    段洪微微点头,啐了一口,“便宜你小子了!”

    “我等为你开道,陛下特许,直接开到太和殿广场,陛下要亲自观看!”

    说罢,朝其余四人挥手,“尔等上车,车上之物要紧!”

    “是!”

    段洪一个借力,上了车顶,俯瞰四周,高举手中令牌,“尔等速速让开道路,莫要耽误了陛下大事!”

    令牌别人虽看不清内容,但能在这皇城内外举令牌的,基本是为皇上办事,身份再高的臣子也得靠边。

    元宝如赶紧招呼自家车夫往边上挪,如他这般的比比皆是。

    盏茶时间,中间空出了一条道。

    蒸汽车在众人注目礼以及各种惊叹、惶恐中缓缓前行。

    得益于段洪始终在车顶上声震四方,走走停停,总算是入了皇城。

    别的王公大臣车驾就别想有这般待遇了,老老实实将车夫留在皇城外,下车步行入内,才是对皇权的尊重。

    太和殿这里,朱元璋一身明晃晃的龙袍,头戴金冠,站在台阶之上,望眼欲穿。

    他已经提前得知消息,不过消息模糊,只说先生在制造蒸汽车,一种不靠牛马却能自走的车,吃的是焦炭。

    下一阶台阶,站的是太子,左右分列多位藩王。

    再下的台阶依次列站着早到的一些臣子与受邀参会之人。

    皇帝、太子以及一众亲王在台阶上迎接他们,出乎了他们的预料,心头雀喜。

    随着噗嗤噗嗤声由远及近,在众人视线尽头出现了那辆怪车,才知道,是他们想得美了…

    一众分列两侧的大汉将军,此刻尽数抽刀,大有御敌护甲的势头。

    众人喧嚣中,朱元璋抬手轻挥,“莫要紧张,此乃陈长生座驾,朕特许他驾驭蒸汽车入太和殿!”

    朱标恍然,赶紧俯身一拜,“儿臣恭喜父皇,我大明将再添利器!”

    众人对所谓的蒸汽机仍云里雾里,不过太子爷都拜了,自然要跟着拜,

    “恭喜陛下,大明威武!”*X

    “恭喜父皇,大明威武!”*X

    朱元璋笑的那叫一个畅怀,“哈哈哈哈,诸卿,且随咱一起瞧瞧这吃焦炭就能跑的蒸汽车!”

    说罢,便朝台阶下的巨大广场龙行虎步。

    太子以及一众藩王紧随,其他本在下位的,只能原地等待,待皇帝等人行过身前,再尾随。

    驾车的是阿四,他可没胆量狂飙于广场,规规矩矩地缓缓行驶,最终在皇帝等一众官员前丈许位置,彻底停了下来。

    段洪已经下跪,阿四也赶紧跑出车厢跪地;第二车厢里的四个暗卫也纷纷下车跪拜。

    老朱总还是要顾及帝王威严的,并未急切凑上来。

    陈长生也不敢太托大,推开车门,快走几步,朝朱元璋躬身一礼,

    “陈长生见过洪武皇帝,见过太子爷,见过诸位王爷!”

    藩王们及一众明朝精英纷纷聚焦陈长生,

    这就是炮轰国公府的陈长生?

    这就是要掘我儒家道统的陈长生?

    这就是要开设长生医院的陈长生?

    神奇的水泥就是他制造的?

    这身衣服好别致啊!

    这陈长生长的倒是一表人才!

    陈长生居然只是个少年郎?

    这些大抵是每个人心里所想。

    陈长生有些无语,特么一群土鳖,关注我干嘛,这是重点吗?

    蒸汽机啊,难道你们不该全部心神都被蒸汽机吸引?

    唉,工业革命啊,就摆在尔等面前!

    只怕朱元璋也只认为是不要马却能跑的新奇事物,仅此而已!

    罢了,罢了,无知者无畏,大概他们心里只以为又是某个奇淫技巧吧!

    朱元璋笑容依旧,“免礼!”

    “谢陛下!”

    朱标此刻不好过于热情地喊出先生,毕竟若他此刻口无遮拦喊出先生二字,只怕所有文臣都要口诛笔伐!

    只好投去一个善意的笑容。

    陈长生照单回了个点头微笑。

    朱元璋这才信步凑近蒸汽车观摩,大咧咧道,“长生小子,这就是蒸汽车啊,不费牛马,倒是神异!”

    朱元璋那抑制不住的渴望,李长生岂能不知,“陛下,可要先试乘一番?”

    礼部尚书赶紧出列,“陛下…”

    朱元璋脚步一顿,“罢了,马上要朝会,待日后再说吧!”

    “不过,倒是可以让诸位爱卿观摩一番,适才太过缓慢,想来不是它的极限!”

    再宝贵的车驾终究不是皇帝座驾,这么多双眼睛看着,朱元璋再心痒难耐,总不能降尊去坐臣子,哦,臣子还不算,百姓的车吧?

    陈长生会意,“老段,去了后车厢,里面的东西经不起颠簸;你亲自驾驶,在这广场上跑一圈,放开了跑就是!”

    段洪有些为难地望向朱元璋,毕竟他分得清大小王。

    朱元璋也不尴尬,轻描淡写两个字,“照办!”

    在一众人的注视下,段洪与几个弟兄三下五除二,断开了第二节车厢的关联。

    再朝众人一抱拳,转身进了驾驶室,在软软的桌椅坐定。

    众人透过玻璃,只见他一手握方向盘,一手捣鼓几根连杆,然后黑色浓烟冒的更剧烈了。

    四个车轮缓缓转动,车辆慢慢离开原地…

    众人视线追随。

    只听噗嗤声愈发剧烈,车子也肉眼可见的提了速度,越来越快!

    众人再度哗然起来,朱棡掩饰不住兴奋,“快,再快!父皇,这速度比战马全力冲刺不遑多让啊!”

    朱元璋抚须点头,笑意盎然!

    陈长生朝朱棣多看了几眼,永乐大帝啊!

    果然是最神似朱元璋的皇子。

    此时的朱棣心神也尽数落在那狂奔的蒸汽车上,内心的震撼与渴望无以复加!

    陆续后赶到的人虽之前在路上有见识过,可此刻四轮狂奔,还是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神。

    对于他们的跪拜,朱元璋也只是随意摆摆手,目光始终在那冒烟的铁疙瘩上。

    心潮澎湃,此刻已经发散思维,将其联想在运输粮草,当做作战战车去追赶那些草原上的异族,传递紧急军情……

    总之都是与打仗有关的。

    无须嘲笑,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人的局限性。

    待蒸汽车飞奔了两圈,缓缓减速,直至再次回归原地,段洪跳下车厢,一句“卑职幸不辱命!”众人才心神归位。

    “好,好,好啊,长生小子,这蒸汽车咱很是喜欢!”

    “如此,日后尽快为陛下造出一套车架,再由陛下亲自定夺车厢的打造。”

    朱元璋更是高兴,居然当众拍了拍陈长生的肩头,以示亲和。

    大太监在一边轻声提醒,“皇爷,时辰已到……”

    朱元璋轻轻点头,“长生小子,走吧,人咱给你召齐咯,自然是你来主持吧,咱今个也当一回听众。”

    众人齐齐心头再震……果然,这声势浩大的大朝会是为这年轻人张罗的。

    这可是宰相都不可比拟的权柄,此子简在帝心呐!

    “陛下请先行!”

    “好,走着!”

    陈长生招了招手,段洪赶紧凑上前来,“车厢里的地球仪搬进大殿,就在御阶下支棱好,且先用布遮掩好。”

    “是,少爷!”

    此刻并非最佳攀交情的契机,尽管太多人有心结交这位冉冉之星。

    群臣皆是刻意放慢了速度,陈长生随人流逐阶而上,无人不识趣凑上来攀谈,默默而行,终于登入大殿。

    此刻朱元璋已高坐龙椅,下阶排了一众椅子,当是亲王们的座位。

    大殿内虽有窗纸透进来些许日光,却仍旧光线不足,为了补光,大量的带罩烛台被点燃,整体而言,能看清,却显得大家都皮肤暗淡。

    如此也反衬了龙椅以及大面积的金箔装饰之金碧辉煌!

    宽阔的大殿内,摆满一个个低矮案牍,配了坐垫。

    这些自然是陈长生要求的,寻常朝会根本没有这待遇!

    入会身份名册早已被细心地贴在了案牍上,各自寻找不难,毕竟非文武以外的受邀人士都分了区域。

    为会议准备的巨大黑板,最终被陈长生弃用了,无他,远处的未必看得见,就这还是其次,

    主要是考虑如何摆放,总不能摆龙椅上去吧?否则人老朱只能看背面?

    陈长生被太监指引登上约莫4阶台阶高,丈许长,3尺来宽的木台。

    身后就是高出些许的藩王座位,再后就是皇帝宝座。

    老朱还是很贴心的,高台不说,允许自己背对皇帝,已是难得中的难得!

    待众人尽皆在各自案牍前站好,大太监一甩响鞭,尖声道,“行礼!”

    众人错开案牍齐齐跪拜,“叩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陈长生及一众藩王也是纷纷行礼,不过陈长生仍是鞠躬,蝎子粑粑独一份。

    朱元璋威严之声响彻大殿,隐隐还有重音,“平身!”

    “谢皇上(父皇)!”*X

    大太监高声唱喏,“入座!”

    众人齐齐入座,唯陈长生有些尴尬。

    太监继续唱喏,“本次大朝会由陈长生主持,尔等参会期间若有异议,当推举代表发声,切不可齐齐而语,乱了秩序。本次朝会时间较长,期间会为诸位提供简便餐食,不禁如厕之需,不因言而罪!”

    朱元璋再度发声,“开始吧!”

    陈长生朝朱元璋一礼的同时将排排而坐,威势不凡的太子、藩王们庄重神情尽收眼底。

    朱元璋轻轻摆手,面带微笑,以示鼓励。

    将后背留给皇帝及一众藩王,饶是他后世人的观念,也觉得欠妥,罢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施施然转身,面朝静坐的数千人。

    心中感慨万千,这些应该是大明朝的顶尖人士群英荟萃了吧!

    礼部尚书想起身发声,喝止这狂背小子,又偷偷瞄了一眼皇帝,心中暗叹,“罢了,罢了,此子见皇帝都不跪,揪他君前失仪怕也是枉然!”

    如他这般想的不是少数,尤其那些御使大夫们,最终还是熄了念头!

    陈长生朝众人躬身一礼,“诸位,我这般大小的声音,最远处之人可能听清?”

    一众后排参吃不齐,“可!”“很清楚!”“我等能听清!”……

    陈长生心中不喜这般七嘴八舌,表面仍然微笑,双手按压,示意噤声。

    “诸位都是大明朝的顶尖人才,大明朝的未来,既仰仗陛下决断,也需靠你们操劳!”

    “在下陈长生,能与众位相聚一堂,首先感谢陛下的海阔心胸,其次是那玄而又玄的命运。”

    “各位的案牍上备有纸和铅笔,可供诸位快速记录。”

    “客套话不再多言,接下来请诸位听个故事。这个故事讲述过程中,不论诸位是疑惑、是震怒,亦或是别的什么,待故事完结,我们再作讨论不迟!”

    朱棣心神紧紧揪起,不会要说永乐的预言吧?

    朱标与朱元璋对视一眼,皆带着紧张与期待。

    徐达与李文忠位置靠近,彼此默契交互了个眼色,静待下文。

    其他众人有不屑,有冷漠,有淡然无所谓。

    “话说有位战神……”

    朱棣、李文忠、徐达齐齐握紧了拳头,来了,他要说了!

    “这位被后人称为战神之人可了不得,他的父皇去的太早太突然,以至于他在孩童时期就荣登大位,大权暂落他奶奶手里,好在这位太后仁慈贤德,也有张国公这般世代忠心的辅国重臣,朝局整体安稳,小战神在小太监的陪伴下茁壮成长!”

    “草原人一直是这个国家的大患,有赖于这位战神有个好太爷爷,那位可是史上唯一狼居胥的皇帝!”

    朱元璋及一众藩王,武将们齐齐目露向往,让他们不由想到史上那小将霍去病。

    其他文人商贾也都是文化人,封狼居胥的皇帝——那得是多狠的角色?他们才不要皇帝热衷打仗呢,征发那么多民夫,都跑去打仗,谁给他们种地?

    “草原人被打的七零八落,提起战神那位太爷爷都要原地颤抖!”

    “可无奈战神的爷爷、父亲都是守成之君,对于那位太爷爷的许多英明政策弃之不顾,甚至打下的一些国土,都任由他人继续回占,草原上数十年的放任,终于走出一位雄主,渐渐统一了各部落。”

    朱元璋心疼的同时怒火中烧,别人不知道,他和朱标一清二楚,陈长生所言,必然是他明朝的事情!

    他朱元璋有个封狼居胥的后代固然值得高兴,却也有如此不堪的子孙?

    朱棣不傻,封狼居胥的皇帝很有可能就是永乐大帝,就是他自己。他也深信,他自己若是执掌江山,定要打的草原人哭爹喊娘!

    这些个后世子孙,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