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 第五十四章 跑题了!李康的总结

第五十四章 跑题了!李康的总结

    “元朝设立行御史台的同时,对于这个机构本身,也是做了限制的,及时肃政廉访司。

    不仅如此,地方除了固定的监察机构以外,也同样设立奉使宣抚,这样一个流动的、临时的地方监察职务。”

    “固定点是元朝自己的创新,流动点是对前代的继承,这两种监察形式各有利弊,互相作为补充,确保了地方监察机构能够起到应有的作用。

    当然,相比而言,主要还是以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为主。”

    李鸿运说完,将元朝监察机构的示意图,也同样发在群聊中。

    只见皇帝高高在上,中央御史台对其负责!中央御史台下,管理着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行御史台对肃政廉访司又有着上下级的关系。(肃政廉访司虽然受行御史台的管辖,但是所行使的监察权利,并不低于行御史台。)

    “还是没有理清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的关系,直接说说他们各自的监察范围吧!”

    大燕皇帝周峰在看完示意图之后,对于其详细的职权范围还是不理解。

    “行御史台监察范围主要是行省、宣慰司、行枢密院、宣政院和肃政廉访司这些较大的机构,而肃政廉访司在行御史台的监察范围的基础上,还有路、州、县等各地大大小小官府机构。

    这两者之间,前者是上级,但是后者对前者也有监督的职权,毕竟,肃政廉访司,是可以跨过行御史台,直接向御史台负责的!”

    “监察力度如此大么?想来这元朝的腐败官员会少很多!”

    卫国国君李康看着这样一整套的监察机构,颇为感慨说道。

    “那就要让你失望了,在治理腐败上面,元世祖忽必烈还可以,但是越往后,这样一套监察机构,针对于腐败来说,作用已经不大!

    元代后期的监察御史张养浩,针对当时的腐败混乱现象,谢了《时政书》给皇帝,在《元史》中是这样评价的:言皆切直,当国者不能容。

    所以那个时候官场的腐败,可想而知!衰亡史就是腐败史,这也不是没有一定的道理。”

    “这样都不能治理腐败么?”

    大魏太子安逸有些不能接受,在他看来这样的一整套监察制度,已经比自己的大魏好得太多,但是即便是这样,还出现了腐败。

    要是让李鸿运知道安逸的想法,绝对会跟他说:“还是太天真啊!现代制度这么健全,都还有老虎苍蝇一大堆,更何况你古代?在人治时代,还是洗洗睡吧!”

    不过李鸿运还是自群里解释了一下:

    “首先在腐败成为朝堂问题的时候,那就证明这绝对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朝堂这個染缸,都已经出了问题!

    这个时候想要治理腐败,中央还好说,就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但是地方腐败的治理,也就意味着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这两个地方监察机构,已经有问题,不能再用。

    皇帝也只能派奉使宣抚来治理地方腐败,也就是中央派人到地方来治理,这样一来其实就跟改革是一样的道理,这样的一个治理腐败的大臣,和改革大臣的境遇差不多,最终所能起到的效果,不能说没有吧,但是也不会多!

    再加上元朝,不到一百年时间,就换了十一个皇帝,想要治理腐败,这些皇帝们的在位时长,都有些不允许。毕竟治理腐败和改革一样,都是要有一个坚强后盾的。

    再者有时候不治还能多活两年,治了……反而会加速死亡。”

    看到这里,皇帝们纷纷沉默了,前面说权利纷争还好,各个王朝之间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说到腐败,这些皇帝们,可就不敢打包票!

    “除此之外,监察机构和被检查机构之间本身就是有矛盾的,监察御史办好了事,但却遭到群臣排挤,这样的情形,你们应该也能够想到,若是再换上一个不靠谱的皇帝……”

    李鸿运后面的话没说,但是群聊中的皇帝们都能领会其中的意思。

    “治理腐败也是要看皇帝能力的!”

    大翊皇帝刘信感慨说道。

    “天下间没有完美的制度,行御史台能够监察行中书省那一刻,矛盾就已经诞生!

    行省官员会联合起来针对行台官员,而行台官员也会因为个人恩怨而滥用监察权,这样的情景在元代十分常见,但一直未得到解决。

    于是行台和行省,在政治上内耗加剧,二者共事时各执己见,很多政事也就悬而未决,堆积成山,这样一来,反而是影响了王朝的行政效率。”

    在李鸿运说完之后,大魏太子安逸开口问道:

    “就没有一个好的方法来治理这个问题么?”

    “针对贪腐的话……我还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这主要就看皇帝掌握的权势和打击贪腐的力度了!”

    李鸿运摆了摆手,对此他也没有什么好主意,而且李鸿运聊检查制度的本意,也不是为了治理腐败的啊。

    “虽然在治理腐败这一个问题上,这个监察制度虽然在后面,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作用,

    这一套监察网络除了治贪外,对地方行省的财政、民政的监察力度也很大,虽然控制不了腐败,但是行御史台和肃正廉访司的存在,倒是元朝中央控制地方的一个好手段,也是防止地方变乱的一重要保障。

    刚刚说了半天的腐败问题,而这才是这一套监察网络真正起到的作用,所以才说监察网络是维护中央集权的最后一块拼图。”

    经过李鸿这么一说,群聊中的一众人突然发现,之前的聊天不知不觉间,已经有些跑题了。

    对啊!

    不是在聊中央集权么?

    怎么就扯到治理贪腐问题上了呢?

    所以,千万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说起监察机构就想到贪污,这是不对的!

    卫国国君李康的脑袋也有些混乱了,之前维护中央集权的思路,被一个贪污的话题给搅得有些乱,翻看着聊天记录,梳理说道:

    “首先行省的权利很大,但是行省内部却各司其职,分权制衡;

    其次,中央中书省有直辖区域,有着绝对的实力来压制地方行省;

    第三,行省之间的天然屏障被人为的割裂,让单独的地方行省难以形成割据。

    最后,御史台、行御史台和肃政廉访司,又让朝廷对地方的监督增强,从而对地方的控制也加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