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失落的木灵珠

    眼前这名青年,他不久前便见过的。

    正是之前在终南谷山门之外,上山寻仙的那名青年。

    小童开门之后,还是公羊嵩亲自来迎接的。

    “……内门弟子在外云游之时,若是遇见一些有资质的凡人,便会将门中令牌赐给他,让其前往门下拜见。”

    钱允的声音回荡在耳畔,许合此刻的目光中,不禁多了几分好奇:

    只见面前之人,五官端正,眼神明亮,皮肤由于长途跋涉被晒得有些黝黑,却显出一种异样的活泼亲切来,犹如一蓬篝火闪闪发亮,显出一簇蓬勃的生机来。

    “陈虎?”

    陈虎答应一声,目光在许合身上转了转,忽然径直问道:

    “你不会也是新来的吧?!”

    声音颇大,在四处响荡,引得远处都有些师兄弟看了过来。

    许合笑了笑:“正是。在下许合,今日与陈兄相见,也是有缘。”

    陈虎哈哈一笑,伸出手来一下揽住许合肩膀,便大踏步往前走去:

    “来来来,许兄,那我们一起去看看咱们居处在哪里!

    “哈哈,我们日后也是仙人啦!”

    为人倒是直爽。

    许合心中暗道:

    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奸邪之辈,只是不知天分如何,竟引得公羊嵩也亲自出迎。

    钱允说过,这些持着令牌前来寻仙的凡人,皆是内门弟子引荐,资质颇高之人。

    只不过其人尚未修炼功法,灵根未启,也不知究竟如何。

    或许那名内门师父看走眼了也未可知。

    “若是跟我一样的五行灵根,那才是真巧了……”

    许合心中暗道,但他明白,自己这种五行灵根或许会稀罕一些。

    凡是人族,尽皆五行俱全,但是唯有能够吸收某种灵气的,方才能够觉醒该属性的灵根。

    而五行灵根,虽然修炼灵气量大,但速度较慢,进境反而慢了些。

    谈话间,二人已经到了木屋群前,分别找到对应居所,面面相觑:

    二人居所竟然不过一墙之隔。

    不过说是一墙之隔,实际上中间也还隔着一片空地。

    “倒真是有缘!

    “能和许兄弟住这么近,真是意想不到!”

    许合笑笑,看向陈虎手中的令牌,见其上方赫然亮着一个数字,显然是早已被人激活固定住的,而非其自己打开。

    “陈虎兄弟可觉醒了灵根?”

    陈虎也大喜,随即答道:“还没有,哈哈!日后承蒙宗门厚爱,说不准也能得道,许兄弟多多指教!”

    “好说好说。”

    二人分别。

    许合闭上木门,微微笑了起来。

    有这么个质朴的邻居,倒也令人心生欢喜。

    ……

    次日。

    “这‘合谷穴’,要打通起来倒有些难度。”

    许合在木床之上盘膝而坐,缓缓睁开双眼。

    目前他已经修炼至第三门吐纳法“禄存演化术”,七个大窍已开其四,还剩三枚大窍未开;而如今的灵气修为,已达炼气五层。

    只不过肉身尚未脱胎换骨,还需与宗门交易,求要一门脱胎换骨的功法。

    “今日乃是我初入终南谷的第一日,按照钱长老所说,应该首先去参加讲学……”

    他沉吟一会,便站起身来,径直走出门去。

    拉开木门,只见一道熟悉身影,正朝自己这边走来。

    “许兄!你也起来了!”

    陈虎叫出声来:

    “我正打算邀你一起呢!正好作伴!”

    其脸上笑容灿烂,令人心生暖意。

    许合笑着道:“陈虎,你这是要去哪?”

    “昨天那位师姐让我去藏经楼找她,说是要给我测测根骨!”陈虎笑道。

    许合道:“那不巧了,我今日打算先去听儒门先生讲学。”

    原来儒门之内,管理相当松散,对于门内弟子,只要求每年完成一定浩意值的任务即可;而对于个人的修行,限制很少,全凭自己。

    对于陈虎来说,觉醒灵根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若是灵根根骨较好,说不定能得到宗门重视,一步登天也说不准。

    于是许合拱了拱手:“陈兄好运!”

    “你也一样!”

    看着逐步走远的陈虎,许合不禁笑了笑,但愿他成功吧。

    接着也迈起脚步,朝着记忆中的讲学之处走去。

    ……

    ……

    后山千湖,乃是终南谷中,一处神奇所在。

    因其湖泊众多、水汽氤氲,水灵气充足,又与谷中木灵气相生,便成为了终南谷诸多长老、内门弟子闭关选择之地。

    而千湖所在,也有不少成为了终南谷长老议事之处。

    其中一处浩大湖泊,名为秋毫,乃是终南谷长老议事最常使用的一处地方。

    此刻的秋毫湖上,水汽蒸腾,阵法光芒隐现,将众人身影、声音皆遮盖其中。

    若是在内部看去,便能看见十数道人影凌空而立,脚下纷纷踩着各式法器,或是飞剑、或是竹竿,而其中一个便是一柄巨大的毛笔。

    正是陈子献。

    “子献游历许久,如今归来,可将内门令牌展示一番,供大家评判。”

    一位老者仙风道骨,负手而立,微微笑道。

    “是,门首大人。”

    陈子献答道,随即不见动作,一枚令牌自行从其怀中飞出,悠然立在众人中间。

    这便是筑基期的凭气御物之法,也正是由此,筑基期的修士方能御物,以遨游天地。

    只见其上乃是紫金之色,赫然是内门弟子的紫金木牌。

    灵气注入,一个数字缓缓浮现出来:

    一百八十三万。

    诸多长老见状,纷纷惊叹:

    “子献果真天生奇才,光是斩妖除魔,便能斩获如此至多的浩意值。”

    就连门首也都微微点头:

    “子献,这几十年来,你辛苦了。有什么想法?老夫答应你的,一定办到。”

    “谢门首大人!”陈子献沉声道:“弟子想要成为议事长老!”

    众人面色微动,一些人脸上出现赞赏神色,另一些人则是面色一沉,眉头微皱。

    “呵呵。”

    门首公羊嵩闻言,不动声色地笑道:

    “子献不知,自上次宗门改革以来,议事长老的门槛,已经提高了。如今需要三百万点浩意值,方才能参与议事长老的考核。”

    陈子献神色一沉,说道:“我记得先前,宗门只需要一百五十万点便可成为执事长老,不是吗?”

    “是这样的。”一名长老出声道。

    陈子献望去,认得是一名师叔,抱拳道:“赵师叔。”

    “呵呵,子献。”那赵师叔面色和善,脚踏一根细竹,木行灵气涌动,开口解释道:“二十多年前,经过我们长老会一致同意,将内门弟子门槛、同各式长老门槛一同提高,以提高宗门内弟子质量、同时也是防止宗门变动过多之举。”

    陈子献沉默不语。

    虽是早有预料,但如此真切地看着眼前变化,他心中仍是止不住地一沉:

    果然与师父所说的一般无二!

    师父走前,便嘱托自己三十年内不得回宗门,让自己游历四方,如今看来,果真被师父说中了——

    宗门之内,果然有变故生!

    他沉声问道:“三师叔何在?”

    众人闻言,面色微变,或目光黯然,或目光闪烁,不敢直视。

    陈子献想到某种可能,不由得一惊,失声道:“难道三师叔也?”

    “子献,不是你想的那样。”公羊嵩眼含深意地看了其一眼,随即叹了口气道:“你三师叔自觉修为已达瓶颈,为抗妖魔,如今正在千湖某处闭死关,试图冲破瓶颈、更上一层。”

    闻言,陈子献沉默片刻,终于轻叹了口气:

    “弟子无能,不能找到木灵之气,修复师妹神魂……

    “不过昨日,我看宋师妹似乎有了些许好转?这是?”

    他将疑问的目光投向众人。

    赵若长呵呵一笑,朗声说道:“子献,你也不必自责,妖魔天生便克我们修士,哪怕你如今筑基大成,纵然是金丹高手,也难免失手,更何况是当初的你!”

    另一名女长老则是面色含笑道:“你清秋师妹在谷中温养数十年,神魂已经趋于稳定,不再忍受魔气爆发之苦了。”

    陈子献闻言喜道:“果真如此?”

    公羊嵩笑着道:“自是如此。老夫特意将其安排在镇派大阵之中,借那一丝木灵之气,温养神魂,这才能勉强压制其魔气爆发。

    “唉,只是可惜了……其他各系宗门,比我们小的还有不少,自然没有这木灵之气;而唯一拥有木灵本源的总部,却要五十年后方才召集我们这些支系宗门……

    “木灵本源本就天生地育,唯有大机缘者可见之;总门所在更是难访,你虽游历多年,找不到也是正常的……

    “为今之计,只能等待儒门总部百年之召,若是赶得及,还能够讨要一丝木灵之气回来……

    “若是等不及……”

    公羊嵩叹了口气,盯着陈子献不语。

    陈子献默然。

    他明白公羊嵩说的都是真的。儒门总门神秘莫测,各支系宗门只不过是其在各地的分支,除了每百年召开一次的儒门总会之外,便只能听由总门召唤,前往他处。

    他用手摸了摸左手手腕,那里,曾经绑着一颗木灵珠。

    本来是想借助其中的精纯灵气缓解宋师妹的病症,却在前几日送予了一名无辜受到牵连的小女孩。

    如今那处,空空荡荡,他不禁有些失落。

    时也命也。

    ……

    ……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

    一株随风摇摆的古老松树之下,伴随着阵阵松子清香,一名老仙席地而坐,向着周围弟子讲学不止。

    “此话怎解?何以心不生怨怼、又何以面色无所夸耀?”

    老仙将目光向众人投去,开口问道。

    诸多弟子,近百人端坐在地,都是面熟之辈,此刻凝神细听,不敢有丝毫怠慢。

    老仙心中甚是满意:

    尽管自己讲学不过每月一次,却仍有不少内外门弟子前来听讲,足见门下弟子学儒之心甚笃。

    接着,他扫视一周,忽然看见什么,神色一僵。

    那里,一个皮肤呈现淡淡古铜之色的少年,正躬身行礼,随即便毫不犹豫地缓步离开。

    老仙面色微愠,登时断喝一声:

    “那外门的,你往何处去?!”

    众多弟子惊诧,将目光纷纷投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