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与虎谋皮

    一场宴会结束之后,陈登和糜竺一切拜别陶谦。

    到了外面街上,糜竺看到陈登,皱眉思索便问道。

    “元龙你可是对于这一次结盟有什么不妥之感?”

    陈登轻轻摇了摇头,他轻叹了一口气说道。

    “子仲你不觉得这个自明是个深谋远虑之辈吗?”

    糜竺听到这话笑了起来。

    “这个自明的确非同凡响,手腕也显得颇为高超。”

    “居然能够短短几天之内劝说郑司农前往兖州,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看得出来他对于江东二张是志在必得,这段时间多有打听,打的什么主意瞒不了人?”

    “如今那曹操得了兖州,将来若是将来能够趁势做大,那徐州也就有了一条出路!”

    这话让陈登微微一愣。

    瞬间他也想明白过来了。

    糜竺是一个商人,不过不是那种唯利是图之人。

    他的心中还是有徐州百姓的。

    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曹操既然想要人送给他便是。

    一来是能够结个善缘,二来如果曹操将来真的能够成事,那么徐州百姓也就有了个靠山。

    当然这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要一边做一边看。

    这就跟老丈人挑女婿一样。

    如果曹操做事情能够让他们觉得放心,那么把徐州献出去,也不是不可以。

    看陈登不说话,糜竺这时候转过头来看着他。

    “元龙,这世上的事情谁都说不清楚,咱们要的就是徐州太平安定。”

    “兖州绝非可以凭借之地,若是不稳住曹操,他将来必定会打徐州的主意。”

    “如今天下将乱四处烽烟,有些事情要早做打算才好。”

    “只要曹操能够北拒袁绍南抗原术,那我徐州便能坐享其成。”

    “给出的不过就是些许粮草罢了,不足为虑!”

    陈登默默的点了点头。

    “子仲所想我已知矣。”

    不过结盟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随后陶谦便派人把沛国相陈圭给请了回来。

    陈圭才是陈家的家主,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跟他商量一下才行。

    而赵宁则是对此事表现出来一种完全放心的样子。

    次日一早便在一名官员的带领之下,前去拜访张昭。

    入门之后,便见到一个相貌堂堂的读书人,坐在那里拿着一卷书,正是张昭。

    而他二人进门,张昭连一眼皮都没有抬。

    带路的那名官员想要开口说话,赵宁则是摆了摆手示意不用。

    那官员躬身行了一礼告退。

    赵宁这时候则是旁若无人在旁边的书架,来回翻动着。

    这声音搅的张昭有些不满,他抬头看了赵宁一眼,皱眉说道。

    “这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翻的!”

    听到声音之后赵宁转过头来呵呵一笑。

    “可惜我不是读书的料啊!”

    “阁下五大三粗,不知是哪位将军?来找我又有何事?”

    这话说的一点都不客气。

    而赵宁则不以为意,当下便说道。

    “曹公帐下谋士,赵宁赵自明见过先生。”

    一听说他是曹操的人张昭轻哼一声。

    “在下才疏学浅,这先生二字不敢当。”

    这是个刺头啊!

    明明是被陶谦困在下邳这么久了。

    可这位老兄说话依然毫不客气,如果不是因为有名气,早就被一刀砍了。

    不过这也说明张昭此人不是那种容易妥协之人。

    这时候赵宁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

    “天下将乱,百姓生灵涂炭,可有些的人只是为了读书寻清静,就两耳不闻窗外事。”

    “就好像掩耳盗铃一般,事情不发生在自己面前就权当不知,说起来殊为可笑。”

    这话让张昭眉头皱的更深,他将手中的书卷放了下来,冷冷的说道。

    “天下大乱乃是野心勃勃之辈不安于事所致,否则的话怎么会有如此局面?”

    赵宁在他的面前跪坐下来,淡淡的说道。

    “这话说的倒是有几分道理,但并不是问题之所在。”

    “哦,你有何高见?”

    “难道子布兄就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但是张昭则是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抹讥讽之色。

    “朝纲不振,各地官员横征暴敛,激起民变,如今黄巾已经平定,但天下却不安宁。”

    “心怀不轨之辈盘踞各方,目无朝廷私心甚重,天下之事就是坏在这些人的手中。”

    赵宁看他说的这么激动便开口说道。

    “那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不是先要把规矩给立起来?”

    而张昭则是充满讽刺的问道。

    “难道说就要靠曹孟德这般人物不成?”

    老兄对曹操的成见也挺深啊。

    赵宁心中有些无奈,看看人家刘备说收,谁见个面说几句话,事情就搞定了。

    可是偏偏到了曹操这里处处碰壁。

    他心里面当然也清楚是为了什么,一是出身,二就是曹操做事不拘一格。

    在这些读书人看来非正道。

    所以不受待见也是正常。

    不过赵宁既然来了,那肯定也是做好了万全的准备,于是当下便说道。

    “不管是谁,只要能够让天下安定下来,其他的事情便可以缓缓图之。”

    “如果天下如此动荡,长此以往,必定会形成春秋末期群雄并举的局面。”

    “难道说这是子布兄愿意看到的事情吗?”

    他这种暂且放弃成见先做事情的态度让张昭微微一愣。

    “其身不正,其心必邪,如果让这种人窃居高位,将来天下何去何从,尚未可知。”

    而赵宁则是轻轻摇了摇头,当下就否定道。

    “此言差矣,天道有轮回,若有人道行逆施,不管是谁必受其噬!”

    “可是这打来打去,可怜的是天下百姓,如同草芥一般无人垂怜。”

    “子布兄乃是有大才之人,当此之时为什么不放下成见为百姓做些事情呢?”

    这就直接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虽然说古代都是精英统治,但是大家还是秉承一个观念,那就是善待百姓,治民定国。

    张昭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深深的看了一眼赵宁。

    “你这是在与虎谋皮!”

    “非也!不管事情有多难,总要有人去做,子布兄以为如何?”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