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27章 因人设岗?

第27章 因人设岗?

    “文协和宣传口那边的人倒是有意给我说了考虑调动工作的事,只是他们也没说的太分明。我觉得未必把稳,就暂时给推了。”小舅虽然在单位人微言轻,但到底是待在省直机关的,说不准那天就能听到研讨会的风言风语,所以宿建平没法全拿假话来忽悠他。

    听外甥说婉拒了,小舅一副怒其不争的表情,开口道:“不把稳?那也要再想办法争取争取啊,这种事怎么能直接往外推哪。”

    “舅、这事我觉得不用太上杆子,写小说是我的立足之本,眼下只有一部作品,咱的底气也不硬,即使勉强进了文协或者宣传口,以这两个单位的复杂性,咱未必能待的稳。去沪上改稿的时候,即将复刊的《收获》杂志已经收了我一篇稿子,一月的时候就能发出来。那是一篇十二万字的长篇,份量足够重,等那篇稿子发出来,再谈工作调动的事,咱的主动性会更强一点。”

    宿建平并没有将自己的真实想法透露给小舅,而是顺着他的话编了一个婉拒的理由。自己的事,自己要想清楚,别人出的主意,并没啥实际意义。

    “《收获》收了你的稿子,还是长篇,这个情况你咋没给我说?要是这样的话,现在确实一动不如一静,压一手、机会说不准更大一点。以后工作上的事,你和我多沟通,你舅我到底是在省里干了快三十年,多给你把把方向,能少走不少弯路。咱家实在亲戚里,你这一辈走上仕途也就你一个,步子要走好,不能耽误机遇。”

    又在小舅家吃了顿午饭,宿建平出门后在金州的百货大楼,买了些要带到家里的东西,然后回金州饭店休息。

    文协给的票据中,有收音机这种贵重物品的票,在百货商店门口的巷道里将其倒了出去换了十块钱。对收音机这种东西,宿建平一点都不感冒,见过后世正经的电子玩意的人,很难对这个时代的电器有好感,将票倒出去,换点实在玩意更划算。

    第二天一早,宿建平提着给家里买的糖、茶、布,以及研讨会发的纪念品直奔火车站。

    买票进站的时候,在站门口售货的岗亭看到了今天新出的省日报。研讨会的新闻在头版已经刊了出来,上边还有一张当天会议的照片。

    冲着照片的面子,宿建平买了两份省日报,这玩意带回家,老爹、老娘不就又多了一份炫耀的资本?他们儿子的俊脸可在上边。

    坐在车上,看着报纸上关于研讨会的报道,宿建平感觉自己仿佛生活在一个平行的魔幻世界。

    明明当天挨了一大堆喷,可报道中写的却是在一片和谐、友好、肯定声中《一次别离》作品研讨会顺利结束?

    让人最佩服的不是写这篇报道的记者,而是拍照片摄像师的水平,能在那么多人的会场里找到一个能凸显参会人员主次的角度并将其拍出来,这不是一般人啊。照片中宿建平的脸虽然不是最大的,但也能分辨出来,至少认识的人透过照片能一眼看出参会的人里有自己。

    ……

    “老二、这就是你啊?脸出的有点小了,你再往前坐坐就好了。”回到家里,宿建平第一时间将报纸给了老娘。宿母看着报纸上儿子的照片喜笑颜开,不过感觉有点美中不足,自家儿子的脸出来的有点小。

    “说的那是啥话?坐在那里、哪是老二能说了算的吗?还有其他大干部哪,老二能有位置露脸,就够给咱家长脸了。咱们大队,有谁的脸上过报纸?”宿母的贪心不足让老爹意见很大!

    宿建平上报纸了,星期一骑着自行车去上班的路上,凡是遇到的熟人都专门跑过来打招呼,问上报纸的事。

    到了公社大院,打招呼、问话的人更多。直到现在,宿建平才正经成了身边人里边的大名人。

    杂志、文学,离新寨这样的山区生活的普通人距离太遥远了,甚至公社里的工作人员,也没几个人能看到《沪上文艺》这种专门的文学期刊。所以在之前,尽管关于宿建平成了作家的事传的沸沸扬扬,可大家对此没有什么直观的感觉。

    报纸上有了宿建平的照片就不一样了,报纸的覆盖面可不是虚的,但凡识字的人都能意识到上了报纸意味着什么。

    “建平、你先不要忙其它工作,准备一下,明天和我去趟县里,县领导要和你谈话。”应付了一圈打招呼和恭喜的人,宿建平正准备找郭天顺点个卯,继续去村里蹲点。结果、被安排的新任务居然是去县里见领导。

    县里的领导见完,还没有结束,又被召到了地区去见领导。明明小说已经发布了四个月,县里、地区的相关人应该早就知道这事,但好像、这事才刚刚发生一样,领导们才重新认识到了重要性?

    “好样的!建平我没看错你!不去县里和地区是对的,扎根咱们新寨公社,才是正经的干实事。”到县里和地区转了一圈,宿建平又接到调动工作的橄榄枝,在他婉言将这些机会都拒绝了之后,陪在身边的郭天顺老怀大慰,感觉自己是赢得了人才争夺战的大胜。

    可不是大胜?地区和县里都没从他手中将人抢走,作为领导能不骄傲?

    “到了公社、你就别再蹲点去了,抓紧时间创作,争取让咱们公社的文化战线再结硕果,这是你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手下的兵取得了成就,功劳簿里不得有集体的一大半?郭天顺很有自觉性的将宿建平文学创作上的成绩等同于新寨公社集体在文化战线上的成绩,这没毛病。

    “主任、是在这样的,搞创作自然是我的工作。不过我觉得,文学创作也不能脱离生产实践,能不能给我一个可以接触实际生产的机会,这样我搞创作的时候也能汲取养份。”要是专职搞创作,我留在公社干个毛?宿建平向郭天顺表达了自己的意愿。

    闻言、郭天顺沉思了好一会,才开口道:“确实、闭门是造不出车的。这样、专门给你设个岗,做公社的工业调研员,以后咱们公社的社办企业和队办企业你都可以去调研,一方面是发掘创作素材,另一方面则是帮我了解一下一线生产的实际情况,给我做个工业生产方面的参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