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38章 所到之处皆谈新湾

第38章 所到之处皆谈新湾

    看着宿建平被惊呆了的表情,小舅妈露出微笑:“还是你有见识,知道你小舅目前职务的份量。我给你再透个实底,你小舅赴职的时候,省里的一把亲自谈过话,以后每半年回来述职一次,都要向一把亲自做汇报。”

    (小舅的这个职务并不是凭空杜撰的,当时各省都有一个驻香江的经济代表、半公开性质。)

    又一次被震惊到了,那可是陇省的一把啊!不是一般的一把所能比的。虽然现在是一般大佬、过几年可就是不一般的大佬了,再往后那就是大佬背后的大佬。小舅这是啥际遇啊?感觉是一步登天了。

    忍住了谄媚和羡慕嫉妒恨的表情,宿建平收拾了一下心情开口问道:“舅妈、我舅是遇到啥事了啊?怎么突然进步这么大?”真的、小舅身上发生的事,宿建平感觉自己编小说都不敢编的这么离谱,他是十分好奇,短短半年不见,小舅到底是经历了什么。

    “说起来也是你舅的运到了,在单位蹉跎了大半辈子,终于是赶上了翻身的机会。年底zy的大会刚开完,就开专门的经济工作会议。你舅作为工作人员陪着单位和省上的领导参会。会议上临时需要一份材料,省里没准备,其他人写不出来,就硬压给了你舅。

    结果你舅写的材料被zy看重了,直接点名让材料的作者做汇报。回到省上后,zy直接给省里做了指示,让你舅到香江参与代办处的组建工作。说起来、你和你舅还真是都应笔杆子硬而得了好处,你们家有这个遗传!”

    听听、这叫啥运气?就靠着写了一份材料,小舅落了个这么令人羡慕的肥差。

    “对了建平、你这次到省里来是?”聊了一会小舅的情况,小舅妈炫耀完之后,总算是有心情关心宿建平来金州的目的。

    “我的小说获了个全国文协的奖,这次来是先去省文协点个卯和他们汇合后去燕京领奖。”

    “去燕京领奖?是不是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前段时间我看报纸说了要评这么个奖,我还想着你的作品有没有可能哪。”小舅妈的工作是小学语文老师,对文学方面的事有所关注。

    “就是这个奖。”

    “好啊、这个奖的份量可不轻。有了这个奖、省里的那个单位估计都能进。等你舅回来给你打电话,你赶过来和你舅好好合计一下,落实一个好单位。现在不同以前,你小舅在省里的这些单位是能说上话的。你调到省里来,你们甥舅在官场上就能互相照应。”

    从小舅家离开后,宿建平走路都是飘着的,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让他看到了靠关系的希望。

    小舅这差事真是绝了,位卑权重说的就是这样的差事吧?有这层关系在,咱甚至都不用努力了,直接干倒爷啊。

    那什么王实不就是靠干倒爷起家的,他靠的是前丈人,咱有小舅。虽然小舅的官没人家前丈人大,但就职位的便利程度来说,绝对不比他前丈人差。

    靠着关系数小钱钱,这简直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了。

    回到招待所后,宿建平兴奋的半夜没睡着觉。

    ……

    接下来的几天,宿建平在省城就是躺平,除了去文协点了个卯,参加了一些应付性质的活动外,再啥都没干,实在是提不起干事业的兴趣。

    直到坐火车去燕京参加颁奖礼的时候,他的心态依然是飘在半空中。什么文坛知名作家?什么仕途?能有干倒爷有前途?通通都是浮云而已。

    这次颁奖也是怪了,明明获奖的作品是《一次别离》,可所有见到宿建平的人与他谈的都是《新湾词典》。

    省文协的人注重《新湾词典》,是因为里边涉及了大量的陇省地域文化。将自家省域的地域文化通过有影响力的作品传播到全国,这是文化工作者最值得欣慰的事。

    其他人对《新湾词典》感兴趣,原因自然是清奇的文学语言,这部作品没有出现之前,没人能想象小说还可以这么写。这样的语言方式,简直是打开了作家们思维的新世界。

    “建平同志?听说你在《沪上文学》又要新发一部小说?这回能争多少光阴啊?”颁奖会结束后,一位操着京音的清瘦小老头堵住了宿建平,用小说里边的用词套近乎攀谈。

    “王先生?稿费标准不都是死的吗?还能挣多少。”宿建平定睛看了一会小老头,才开口回话。这人他在后世的电视上见过,传说中的王濛啊,没想到这时候就是一个小老头了。这次他并没有作品获奖,不过作为文坛的中坚力量,自然要来给大会捧场。偌大的大礼堂,要是只有获奖作者和颁奖嘉宾,岂不显得空空荡荡?

    “《新湾词典》写的真好,就说争光阴这个词,真是妙极了,完全展现了西北方言的美,既文雅又贴切。一寸光阴一寸金,挣钱可不就是在争夺光阴?”王濛逮着宿建平就是一通称赞。

    争光阴是宿建平在《新湾词典》中用到了一个词组,在西北地区方言中这个词是指挣钱,按发音来说应该是挣光阴,但写书的时候,宿建平觉得争字要比挣更好一点,就做了替换。

    “主要还是乡土文化的养分足,我也是沾了乡土文化的光,才写出了这部小说。”

    “能想出这么好的结构和文学语言,很是了不得啊!我们这些人写了大半辈子小说,都创造不出这么好的文学语言,你的才情真是令人羡慕。看了你的小说后,我最气的是自己怎么长在了燕京,让人的语言匮乏之极没法用方言进行创作。”

    你这是在凡尔赛吗?宿建平忍不住想给王濛翻个白眼。生在燕京还不知足?

    《一次别离》是很好,可《新湾词典》更有创造力啊,这几乎成了于会专业人士一致的共识。自己抢了自己的风头,宿建平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这次燕京之行,最大的收获不是领了80块钱的奖金,而是见到了已经复名为《沪上文学》的杂志社副主编李子芸,从她那儿得知《小时代》已经过了审稿,排在了六月发表,稿费标准是顶格千字七块。

    十二万三千多字,千字七块,合计将会领到860多块钱,这笔收入是上次从沪上归来后,挣到的最大一笔钱,终于是能让存款破千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