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121章 貌似有可能锻炼出一支销售铁军?

第121章 貌似有可能锻炼出一支销售铁军?

    “老二、分家这个事想到前头是好的。就是咱们家正要领你大嫂哪,你说往后另家的时候,屋里啥都不给添,就把两口子另出去单过去,这好说不好听啊。”老爹对这个分家方案也不赞同,跟着宿母表达了反对意见。

    “爹、这话说的不对,老二把照相馆都白送给我了,还要怎么添哪?不过、家分的这么早,我看着也不好。要不就等着老二把婚结了,我们再说分家的事。”

    合着我之前的做的工作白做了?连大哥都临阵反戈了?

    “要不这样、你们把我分出去算了!老大、完了你以你的名义到大队里申请上一块宅基地,我开春的时候把房子盖了,我先分家了单过。等过几年,你把房子盖房子的钱补给我,院子归你!”还就不信了、这个家还必须得分。要不是自己没资格申请宅基地,宿建平都不用麻烦大哥!

    说起来!宿建平才发现公社干部的身份还真是尴尬,居然没办法拥有自己的住房。人家县里的干部,有家属院能享受福利分房,农民能申请宅基地自建房,公社干部两头都不靠。

    有的公社为了解决干部住房的问题,会用公社集体用地给干部建小型家属院的。但像新寨公社、就没有公社干部的家属院,因为基本上没人有这方面的需求。

    大干部一般配偶都在县城和别的地方,他们能享受县里的分房待遇。普通干部、自己弄不上宅基地但配偶和家人有资格申请宅基地,人家怎么着都有房子住。

    唯有宿建平这样的特例,还没成家!就想着单独过日子,可不就没立锥之地?

    “你就犟!不把这个屋里分了,我看你是不成!你是嫌我和你爹成拖累了吗?要分就分,过完年你就盖房子去。我和你爹、还有你奶奶,你再不要管了。”

    所以说、生活的本质就是一地鸡毛。老娘心里想的,肯定还是宿建平要给他们养老,而且还要把老三和老四、特别是老四照应着成了家。谁让这个家里,数宿建平的本事最大哪。

    “那就说好了、明年我把房子盖好了,就搬出去住。一个月给屋里二十块钱也够你们嚼裹了。等你和我爹干不动活了,就到我跟前过日子来。还有香兰子上学的花销由我管着,屋里人再不操心。”

    话说到这份上了,宿建平索性就将所有的话都说开。家里的事,自己的确有责任,但责任也不是无限的,还是早点理清楚的好,免得以后家里无休止的索要。这几年年,自己给这个家庭的付出够多的了,老三和老四也能独立生活,总不能他们结婚和安家的事也要自己来负责?那他们不成巨婴了?

    好好的一个家庭会议,弄到最后不欢而散,这似乎是无可避免?

    由于和家里人有了矛盾,上班以后、宿建平索性就住到了厂里。随着二号宿舍楼的完工,厂里宿舍宽裕了不少,像宿建平这样的厂里高层,一人有了一间单独的宿舍,不用再到办公室里凑合。

    要不是为了有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明年不盖房其实也能行,可宿建平不是个想将就的人,盖上一院房子吧,以后也有个退路。

    这次盖房子就简单一点,不用盖什么四合院,单盖一排房子,再加个厨房,让给厂里盖房子的建筑队去施工,有一两个月能完工,花个两千块钱左右就能搞定。

    ……

    “老马、给各大队通电的事进度怎么样了?赶在过年之前能全面完工不?”想到盖房子的事,宿建平才想起家里至今还没通上电哪,总不能自己盖了新房子以后,还要点煤油灯吧?公社的办事效率也太低了一点,三十万钱白花了?

    “这不正搞着哪吗?主线已经架进各大队了,公社再催一下,尽量让各大队赶在过年前把入户线架好。”

    “弄个这么个事,效率如此之低,两个多月了就干了这么点活!”架个电线杆子、扯个电线的事,进展如此缓慢,由不得人不吐槽。

    “你以为我不急吗?供电局的那帮爷腰来腿不来的,催了也没啥用。我还想着赶在过年前通上电了好给县里报成绩哪!”

    马文山说的也是实情,供电局公社这边管不动,配合度上确实有问题。

    “建平、我们和邻县的水泥厂接触了一下,他们对卖咱们水泥厂的事兴趣不大,你说这可咋办?现在不但水泥厂持续亏损,你们厂手头还压着近万吨水泥,水泥这事真成了咱新寨的克星!”由于水泥厂持续亏损的问题,马文山每次见到宿建平,扯着扯着准会扯到这个难题上来。

    “他们兴趣不大?那就算了!咱还不卖了哪!水泥厂先让运转着,说不准明年会有转机。”

    “啥转机啊?你有办法盘活水泥厂?”宿建平的话,让马文山生出了遐想,他知道在生产经营上宿建平可是有名的办法王,不会随便说话的。

    “让子弹飞一会,现在说这事,还为时过早!”

    所谓的转机、其实才刚刚有个苗头而已,靠的就是前段时间为了卖水泥发动的那帮零底薪销售员。

    那帮小子、还挺争气、一月时间不到,已经陆陆续续销售出去了近百吨水泥。

    尽管有个别小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给厂里回款,但多数还是靠谱的,他们知道一顿饱和顿顿饱的区别。

    既然试水还算成功,宿建平准备顺势扩充一下销售队伍,尽快将零底薪销售员的规模扩大到两三百人,新寨公社的人员不够用、临近公社的人也可以动员和吸收进来啊。

    等队伍扩充到位、人员通过筛选稳定下来之后,先让他们用麻织厂手头的水泥存货练练手、建立起自己稳定的销售通道。然后、投资将新寨水泥厂的工艺升级,让他们继续卖新寨水泥厂出产的水泥。

    手头有一支庞大的销售队伍,还怕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咱和人比不了政策和资本,但咱可以拼销售和渠道啊,不管是啥人、只要用对地方了,那就是人才,就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