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78开始追风逐浪 > 第122章 我当二伯子了?

第122章 我当二伯子了?

    “老牛在咱们厂门口贴个通知,凡是有意成为我们厂临时水泥推销员的,都可以到厂办登记、在核实了身份后,有资格赊购两吨水泥,回款及时的、会累积信誉逐步提高赊购水泥的数量。

    厂里专门成立一个销售科,用来管理和统筹临时销售员。除了水泥外、等条件成熟了、厂里其它的冗余物资都可以仿照此例进行销售。

    临时销售人员试用期为两个月,回款不及时的及时剔除销售队伍,然后继续增补,总量保持在两百到三百之间就行。”既然思路清晰了,宿建平便赶紧叫来老牛,让他着手去实行。

    “厂长、用这么多销售员,怕是会有回款风险,咱们的步子是不是迈的有些大了?”老牛之前并不看好宿建平用临时销售员的办法,这段时间试水后他倒是不再反对,但一下子弄这么人,他还是觉得风险很大。

    “一个人赊几吨水泥加起来也不过几百吨而已,这点风险咱们厂还是能承担起的,大浪淘沙、只要试用的人里有一半可用,就算成功。其实咱搞水泥赊购,就相当于银行往外贷款,看似是在冒险,但只要方法得当、受益的还是咱们,放开胆子去干吧。”

    赊购水泥这事,宿建平还真是越想越通透,这不仅是为了卖水泥、更关键的是给公社及附近的人一个创业的平台,相当于给了他们启动资金。弄的好了说不准会批量扶持起一拨创业先行者,将会极大的促进附近十里八乡的创业动力和能力。只要民间创业的水活了,以后那怕麻纺厂和水泥厂的效益下滑,新寨这边整体的经济氛围也不会太差。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改开中脱颖而出的地区,多多少少都是有一定外因的。义乌地区的小商品生产之所以成势,源起就是鸡毛换糖,换鸡毛的糖是从那儿来的?当然是类似于新湾麻织厂这样的社办、队办企业提供的,他们的销售模式同样采用的是赊购。

    总之一句话、对于赤贫的老百姓来说,要是没有人提供创业的启动资金和生产资料,是很难从命运的枷锁中脱离出来。别看一两百块钱的启动资金并不多,但一般的老百姓想要拿出来并不容易。

    尽外、零敲碎打、纯靠自觉性的创业进展太缓慢,很难快速壮大,远没有集群发展有前途。

    赊购这种方式,宿建平越想越觉得有前途,历史上的大明不就是被满清通过赊购扶持起来的口商给掏空的?还有什么郑芝龙、近代的洋买办们起家也是与殖民者垫资赊购有莫大关系。清代的草原晋商同样是靠赊账买卖发的家。

    将赊购这个模式做好做大,于公于私都是有利的,现在既然有这个条件,若是不发扬光大,那就太对不起自己穿越一场的际遇了。

    “招的临时销售员全用咱公社的人吗?我估计咱公社没那么多人可用。可要是招外边的,咱没法拿住根脚啊!”新寨公社总人口不到两万,几个社办工厂的职工加起来数量就不少,剩下的有能力干这事的还真凑够这么多人。可外边的人老牛有点不敢用。

    “若是外边的人想干这事也行,只要把握好授信的度就好,这事只靠咱公社得人干不成。”用外边的人风险肯定比用本地人大,但凡事有坏就有好,外边的人渠道要比新寨这边的丰富的多。

    给老牛安排完厂里的大事后,宿建平这边赶紧忙起了自己的事,大哥马上要结婚了,结婚时用的东西,现在就得提前准备。

    像烟酒这些东西,用的量比较大,私人去供销社买的话还买不上,宿建平得想办法托供销社的关系。

    “宿主任、你还有空到我们这里转来了?”刚走进供销社商店,供销社主任洪波寿就迎过来寒暄。大小也是公社领导层成员,在公社供销社这边,宿建平还是有些面子的。

    “洪主任、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过来是看看能不能搞到些不要票的烟酒、瓜子和糖。”

    “不要票的?你要的量大?”

    “我大哥结婚办事情用的,酒得七八十斤、烟十条左右,糖和瓜子有个十来二十斤就差不多了。”

    “糖和瓜子好说,你这酒和烟用的量还真不小,好的我给你想不上办法,差一点的行不行?”洪波寿并没一口拒绝,若是一般人找他肯定不是这个态度。

    “有的用就行,这些玩意再差能差到那儿去?”

    “那就行,我害怕给你给差的东西,你会埋怨我哪。那就这样、洮阳春八十瓶、咱地区产的烟给你弄上十五条,你啥时候要货?”

    “今天下班了可我过来取,能行不?”

    “小姚你过来记个单子,把货准备好,晚上宿主任过来取,你看着给装全。”洪波寿招了招手,将一个满脸通红的女售货员叫了过来,让她完了和宿建平做交割。

    “一共多少钱啊?”

    “钱不着急,都是一家人的事,你晚上下班或者明天给小姚就行。”说着、洪波寿还对宿建平挑了挑眉头。

    啥玩意?什么一家人?宿建平感觉洪波寿说的这番话好像意有所指?赶紧一把将他拉到了边上。

    “老洪啥意思啊?”

    “你还不知道?”

    “我知道什么?”

    “你家老四叫宿建星吧?在你们厂里开卡车着?”

    “是啊?你是说、我家老四和你们小姚?”莫名其妙的提到老四,肯定是和这个叫小姚的姑娘有啥关系。

    “咋样、我们小姚给你当弟媳妇你还满意着没?你看人小姑娘见到你这二伯子,脸都红成什么了?”

    原来着姑娘的脸是羞红的啊,还以为她本来就长着一副红脸哪。老四这小子,这么小的就和人处对象了,怎么也没给家里人说一下?

    “他们处了多长时间了?我咋不知道哪!”

    “有一两个月了吧?你们老四最近一有时间就往我这里跑,我都要给他专门准备个椅子了!……”老洪一副促狭的口气,津津有味的说起了关于老四的八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