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思考,生活,随笔 > 第四十一章 浅谈职场与智能化

第四十一章 浅谈职场与智能化

    随着经济形势的改变,各大互联网公司也开始陆续的裁员,就连号称是只招聘不裁员的硅谷公司都开始陆陆续续的裁员,甚至连微软和苹果这样的超级公司都要在未来三年内裁员3~5万人。

    可见现在的职场竞争是多么的激烈,进入职场不仅仅要和同事竞争,要和上司竞争,还得和未来越来越普及的人工智能化竞争,所以这就带来了高压的竞争效率改进的问题。

    之所以说是高压的竞争,那是因为以前的竞争多半都是来自于体系的竞争,或者说像工业社会那样,谁能提高单位的效率,个人的效率便可以形成一个竞争的优势,进而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

    但是在现在信息社会,个人的竞争不再是优势个人的竞争,往往在一个团体内会表现为劣势甚至会成为团体格格不入的那一部分。

    再加上各种小团体的环境影响,个体优势往往被埋在小团体或者小圈子里,而无法发挥最大的价值或者效率。

    所以智能化的出现既是好处,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好处就是随着智能化的推进,大部分简单重复的人工工作可以由智能化进行替代,也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人从重复性简单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做自己想要创新的东西。

    比如有能力的人可以不用看别人脸色做事,也不用顾及小圈子的各种限制,天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那是真正的自由创业。

    但另一方面创新并不是空口无凭的说一下就可以创新一个思路,就可以创新一个行为,或者是产品。

    因为创新往往是来源于创作者周围的环境心态,还有创作者各方面的个人素质的综合性产物,所以喊着创新的人非常多,但真正有创新的人却会非常少。

    关于创新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话,那就是敢于创新的人,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傻子。

    因为疯子的目标非常明确,只有一个创新产品,简单明确,为之疯狂。

    正常人的目标往往有好几个,不但有衣食住行,还有各种的精神娱乐,因此在创新方面,那些好像是疯子的科学家更具有创新成果的冲刺力。

    在专利领域有时候会发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有的人看起来不是很精明,但它的发明,它的创新就是能解决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

    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于单纯的思想,或者是成为傻乎乎的思想,就可以达到那种赤子之心,非常纯净的境界,然后去认认真真的做事。

    很多人或者是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心中所愿的事情,并不是环境多么糟糕,而是在做事的时候,心情就已经乱了,要么是在想假如这件事做不好的话,失败了会怎么样?要么是在想假如这件事成功了之后会得多少的奖金,会得多少的地位和荣耀。

    想着想着,心里就会变得非常的复杂,复杂的心情,去做事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三心二意,甚至有时候看着一个人在一心一意的做事,但其实他的心里早已经乱了,手下的动作也早已经变得三心二意,想要把事做好那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就在人们千方百计的去寻找效率的时候,有一种事物出现了,这就是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的出现可以说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很多想要寻找成功者陪伴的人的精神需求。

    但是过犹不及,心灵鸡汤喝多了,变成了毒鸡汤。

    心灵鸡汤在于给人一个念想,不过这个念想多了之后,就会变成幻想,而幻想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事情。

    就像在大海上航行的船,看到灯塔,会心理很踏实,但看着灯塔什么都不做,那就是白费力气。

    这个时代是快节奏的,只要有人停止不前,或者是躺在过去的功劳上那,这个时代会毫不留情的将它扫除,所谓的中年危机大概便是如此。

    想想从毕业之后有多久没看书,想想在毕业之后是不是总想着一劳永逸,到了管理岗之后更是觉得学习这都是属下干的事,自己只要学会育人这就行了。

    还有一些管理者总是想着一句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尤其是在现在的信息社会,劳心者便是不断学习的人,而劳力者便是重复性简单性工作的人。

    所以一定要去做一个有危机意识的人,现在的地位,现在的荣耀,或者说现在的收入,都是因为过去学习的结果,而不是那些心灵鸡汤给的结果。

    做好本行,做好本职工作,专制如一的去做一个傻子,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场内的管理者,尤其是高层管理者非常害怕职场内斗或者是办公室内斗的场景。

    因为在职场内部斗争或者是办公室站队,都会导致企业内部的内耗严重,从而阻断了企业的发展,甚至会从内部撕裂企业,导致企业彻底的玩完。

    信息时代职场的管理者越发的没有存在感,而且随着智能化的推进,裁员大军中不单单是普通的简单的职员,更多的是职场的管理层,尤其是中高管理层最容易被智能化取代。

    因为中高层的管理者往往不进行实际的生产,而是通过数据或者是材料进行综合评估,然后进行引导式的生产工作或者是开发市场,而这种数据模型的套路往往最容易被智能化程序所掌握。

    因此在智能化加速推进的今天,普通的一线职工可能会因为一些工艺的改进,减少裁员的风险,但是中高层的管理者往往会因为一套成熟的重复性的管理程序而被裁员。

    职场与智能化并行不悖的时代,个人更要坐上智能化发展的节奏,而不是抗衡,或者执拗的觉得人定胜智能化。

    有人说智能化是狼,现在狼来了,所有人都慌了。不过,这种比喻不是很恰哒,虽然智能化冲击很多岗位,但如今的智能化冲击和过去工业革命对手工作坊的冲击,不是很相似吗?

    正如哲学家所说,社会在前进,但前进的只是表现方式,而不是内涵。智能化,归根结底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业时代那些大机器提高织布效率对手工织布机的降维打击是一样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