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八章 太平真意(一)

第八章 太平真意(一)

    今日正是新汲市集,白日里商贩错落,热闹的很。不过待王略二人返回市集,已是傍晚时分,商贩们大多已收了摊子,只还剩下稀稀疏疏的两三人而已。

    好在王略要寻的那人还在。

    “这位郎君一看就是富贵人物,寻常物件只怕您也入不得眼。好在我这里有一件稀罕宝物,就算是放在雒阳城里,那也算的上是好宝贝了。”

    那商贩见王略打量着自家摊上的物件,开始兜售起来。

    此人留着一副山羊胡,穿着双草履,面相敦厚,可眼珠时不时的会转上一转,不经意间露出些许狡黠。

    王略闻言笑道:“既然有好宝物,那便快拿出来瞧瞧,怎么,担心某付不起钱不成?”

    山羊胡先是左顾右盼一番,随后从怀中取出一枚打磨的极好的铜镜。

    此物自然不像是商贩所说的,是什么天下难得的好宝物,可相比如今摆在摊上明面处的其他物件,确实要好上不少。

    “东西倒是不差,我也喜欢的紧。可我只怕万一买了,待我走后,你这桌上又冒出一件来,那我岂不是亏的很?”王略将铜镜接在手里后笑道。

    山羊胡一愣,不过很快重新挂起笑脸,“郎君为何会如此想?为商者,最重诚信。钱某的生意虽然不大,可在这诚信二字上,从不曾亏欠于人。”

    王略点了点头,其实方才他已经观察了一会儿,此人手中这种铜镜,不说一百,至少应当也有八十。

    见此人面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说着连他自己都不信的鬼话,王略不得不承认,此人也是个人物。

    “不瞒钱君,王某乃是太平道上师,曾随大贤良师习得一观人之术。以某观之,钱君绝非寻常人物,留在这市集之中,实在是有些可惜了。”王略叹息一声,恰到好处的露出惋惜之情。

    山羊胡闻言又是一愣,他素来只信钱,对于太平道这些鬼神之说他自然是不信的。只不过看眼前的王略一本正经,倒是让他觉得说不定此人和自家是同一类人。

    “俺对大贤良师也佩服的紧,不过俺除了做些小生意的本事,再无别的长处,只怕郎君却是看错了。”

    “某的本事乃是大贤良师亲授,如何会看错?”王略上前拉住山羊胡商贩的手,轻轻拍了拍,“昔年秦相吕不韦,早年也不过是个商人罢了,风云际会,宰割天下。钱君,你说是与不是?”

    山羊胡呐呐不能言,似乎脑海中已经出现了日后他站在朝堂上的场景。

    倒不是王略言语如何动人,只不过活在底层,饱受压迫的人,有时需要的只是旁人的一句你可以。

    不然为何当年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便足以让天下烽火四起?其理亦然。

    太平道的上师,在新汲这座小城里,也算是极为难得的大人物了。

    能被如此人物看中,如何能不让他心动?

    他钱信当年也是有大志向的,只是出身贫寒,难与命争罢了。

    于是在王略返程的马车上,多出了一个山羊胡。

    马车上,两人相对而坐。

    王略笑问道:“钱君,今日我路过市集,见县卒驱赶商贩,独你安坐不动,不知是何道理?”

    名叫钱信的山羊胡得意的捻了捻胡须,笑道:“闲来无事时,某时长会请官寺中的县卒宴饮,平日里往来的供奉也不断,又有何担心?”

    “做生意,其实如县令那般大权在握的大人物并不可怕,真正难对付的,反倒是那些底层的差役小吏。一个应付不好,今日查一次,明日赶一次,再大的生意也是做不长久的。”

    王略点了点头,长叹一声,“至理名言。”

    沿途两人探讨起经商之道,有前世为基础,王略妙语频出,给了钱信不少小小的震撼。钱信则是能举一反三,也让王略获益颇多。

    ……

    第二日天明,与钱信昨夜抵足而谈的王略早早的起了床,洗漱已毕,又乘着马车,匆匆赶往附近几个乡里。

    一路上,王略车马所及,入眼的,皆是屋舍破败,有童子蔽衣褴褛于道;有妇人衣不蔽体,遮容掩面而走;有老者面如枯槁,瘫坐在日光之下,大抵是在闭目等死了。

    莫说相较雒阳,即便是与之前见到的崔家山庄相比,也可谓是天差地别。

    驾车的陈瑜骂骂咧咧,少年口中咒骂的自然是崔家。大概在少年看来,若是没有崔家这些地主豪强狠命压榨,这些乡民的日子也不会过的如此艰难。

    大概大贤良师也是如此想吧,以为打倒了地主豪强,推翻了汉家天下,日后的黄天总能比苍天更好些。

    可真的如此吗?

    王略却知不是如此。

    强汉、盛唐、富宋、刚明。

    一代一代,循环往复。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都一样的。

    马车里,年轻人闭上眼,不愿再多想。

    ……

    “上师从县里来,想必乡里之人过的如何,上师都见到了。这些年,我等真是苦的很啊!”

    来到兴安里,光头王仲早已在此等候。

    王略叹息一声,一脸悲悯之色,“不想竟艰苦至此。”

    随后王仲以王略车马劳顿为由,想要将王略邀回家中暂歇,不想却被王略摆手拒绝。

    “某此来是为安抚教中兄弟而来,王君还是先带路吧。”

    王仲闻言眯了眯眼,没有多言,转身带着王略去往里中。

    兴安里地处偏僻,相较其他乡里,自然也就越发困顿。

    而一地越是穷困,信教的人反而越多,所以兴安里中大多数里民都是太平道的虔诚信徒。

    七拐八拐,王仲带着王略来到一户人家。

    外面是些许树枝插成的藩篱,里面是用些茅草堆成的草屋。

    一阵风吹过,卷起屋上一卷茅草。

    “上师,这家中盲妇原本有一独子,名为李平。此人前些日子入城卖柴,挡了崔家少主的道,被其令人一顿好打,最终未能撑过去。如今这一家之中,只剩下这一个老妇人了,着实可怜的很啊。”王仲言语时目中闪了闪。

    王略将他的神情收在眼里,却是并不在意。

    恰在此时,大抵是听到有人言语,茅屋门忽的打开,一个老妇人摸索着蹒跚而出。

    妇人那双略显空洞的眼中早已满含热泪,她轻声问道:“平儿,是你回来了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