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九章 太平真意(二)

第九章 太平真意(二)

    茅屋前,见到老妇人踉跄出迎,王略用余光看了王仲一眼,见此人并无动作,他立即快走几步,上前搀扶住老人。

    “吾儿,真是你回来了吗?”妇人死死抓住王略手臂,开口再问。

    王略定了定心神,轻轻拍了拍老人的手背,笑道:“阿嬷,我是李平在城中结识的好友,最近与他合伙做了个买卖,他如今到外地跑货去了,要好些日子才能回来,特意要我前来看看你老人家。”

    说着,自怀里拿出一块帕布给老人擦眼泪。

    “做生意好,做生意好。”妇人一边擦着泪,一遍在嘴里念叨着,“能回来就好,能回来就好。”

    同行而来的陈瑜见不惯这般场景,又是少年心性,也是跟着小声抽噎起来。

    王略扶着老人坐到一旁废弃的石磨上,他说了些家长里短的琐碎事,老人则也说了不少李平少年时的趣事,老人更是说起自家的身后事。

    待到后来,王略给老人留下了些带来的粮食,这才起身离去。

    几人走出老远,转头回望,依稀可见老人还形单影只的坐在磨盘上,满头白发被风吹起。

    “王君,你以为老人家可猜出了事情的真相?她可知道,李平再也回不来了?”王略回望良久后问道。

    王仲也是一脸伤感,“我前几次来,老人家是没有如此多话的。”

    王略拍了拍王仲的肩膀,“老人家的事,日后还要王君多多照应,我也会时常回来看望一二的。”

    “无须上师叮嘱,本就是王某的分内事。”王仲应了一声。

    两人都不再言语,默默走路而已。

    随后王仲又带王略去拜访了不少里中老人,大多苦弱无所依。

    大概于他们而言,不知何日,不知何时,只待一死。

    走在路上,王略想起在前世穿越前便已离世的父母,不觉间,泪流满面。

    当他年岁渐长,渐觉父母之艰辛,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却早已悄然间白了鬓发。

    子欲养而亲不待,固然是平生憾事。

    可这个世道,似乎从来不曾问过弱者想要什么!

    ……

    “该俺扮大将军,你们扮匈奴了!”

    小道上,七八个少年,正骑着竹马在道上玩耍。

    王略几人站在一旁,看着孩子们玩闹。

    见来了生人,几个孩子倒也不怯场,拦在王略等人身前。

    “此乃俺大汉疆地,尔等宵小蛮夷,如何敢兴兵来犯!”骑着竹马,自称大将军的孩童高呼一声。

    一旁的王仲皱了皱眉,要上前驱赶,却被王略摆手拦下。

    王略看着几个孩童,温和笑道:“日后想做大将军?有志向,不过你们可知如何才能做到大将军?”

    几个孩童一愣,他们自然不知如何才能做大将军,这个大将军的称呼也是从里中的老人口中听来的。

    王略笑意柔和,“那我就来给你们讲讲,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大将军。”

    随后王略就给少年们讲了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其中自然又掺杂了不少自家的私货。

    毕竟所谓故事,不过是前人编完后人编,直到面目全非。

    孩童们听完了故事,蹦蹦跳跳的离去,叫嚷着日后也要三更即起。

    王仲见这位新来的上师能与这些孩童打成一团,暗中也是点了点头。

    随后几人又在路上遇到一年轻妇人,走路时不慎跌倒,划破了衣衫,妇人坐地低声抽泣不停。

    几人上前询问,才得知原来妇人家中只有这一件衣衫,家中人有事出门时才能穿出,如今损坏的严重,回到家中,只怕难免要被婆婆责难一番。

    王略闻言解下自己的外衫披在妇人身上,随后取出些五铢钱交到妇人手里。

    妇人自然是千恩万谢,王略却是不以为意,与王仲二人快步离去,甚至不曾留下姓名。

    王仲见此也是感慨不已,之前新汲县里已经换过几个上师,只不过那些人或贪财或好色,终究没有一人如王上师这般仁义。

    随后王仲又带王略来见里中青壮。

    王仲本就是里中人,加上在这里传教已久,在里中极有威望,这些青壮对王仲可算是言听计从。

    在王仲一一介绍之时,王略也在打量众人。

    许是常年在田间务农的缘故,这些青年都极为精壮,一身短打也遮掩不住黝黑的肌肉。

    只是这些人眼中的目光却极为呆滞,或者说是麻木,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如此。

    辛勤耕作,艰难求生,看着身边老人死去,然后在数不清的岁月之后,又成为当年的老人。

    也许少年时有对世道不公的愤懑,有对那些高高在上者的抗争,可到了最后,终究要被世俗所谓的“规矩”压下头去。

    不得不如此,只能如此。

    站在众人身前,王略轻笑一声,朗声道:“诸君,我有一问。你等皆为我太平道徒,只是这太平道,你们真的信吗?”

    王略自问自答,“不论你们相信与否,我是不信的。”

    他此话一出,引起众人一阵骚动。

    王略继续道:“可我为何要入太平道?你等又为何要入太平道、要信太平道?所求的,不过是一个希望!”

    “因为,你们不甘心!”

    “不甘心浑浑噩噩蹉跎一生;不甘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头扎在庄稼地里;不甘心看着父母躺在床榻之上,却拿不出不算多的药钱,不甘心让辛苦养大的儿女再如自家一般,一头扎进庄稼地里,然后如你们一般,辛苦过一生!”

    “这世上,论及勤奋二字,何人能及你等!可那又如何?终究是吃不饱,穿不暖,活不成!”

    “有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人说你等整日埋首田地之间,浅见陋识,做不得大事。”

    “可我知道,你们都看的见!你们看的见富贵人家餐餐鱼肉,你们看得见豪强世家累起高楼,你们看的见官家代代是官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我知道,你们都看的见!”

    “我也知道,你们都是良善人,有口饭吃,总是能忍下去的。可一退再退,何日是尽头!”

    “太平道也好,大贤良师也好,我也好,能做的,就是给你们一个上赌桌的机会!给你们一个掀翻赌桌的希望!这便是太平道的真意!人生短短百年而已!大好男儿,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王略抽出陈瑜身侧环首刀,以刀划破手掌,血水顺着手掌流下。

    “诸君!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短暂的沉默之后,身前众人愤然应声,呼喝如山崩!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