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十一章 谁的鸿门宴(一)

第十一章 谁的鸿门宴(一)

    赵家庄外的马车上,王略靠在窗边,昏昏欲睡。

    自来到新汲后,他整日奔波劳碌,劳心劳力,一刻也不得停歇。如今布局已成,他才能勉强喘上口气。

    另外一侧,同来的钱信捻着山羊胡,眼珠溜溜乱转,打量着那位慧眼识才的太平道上师。

    如今他有满腹疑惑,只不过见王略如此疲惫,倒是一时之间不好开口。

    “钱君,若有所惑,直言就是了。”原本正在闭目养神的王略睁开眼,看向钱信。

    王略此时虽是神情憔悴,可目中精光隐现,竟是让在市井间摸爬滚打多年,自诩阅人无数的钱信也不敢与之对视。

    片刻之后,钱信定下心神,这才开口笑道:“某知王君才辩远胜常人,只是某在新汲多年,也算略知那位赵县令与这位赵家主的性情。”

    “于他们而言,想必大义二字,是难有作用的。君匹马入新汲,纵有雄辩之才,只怕也难说服二人联手。所以某最为好奇之事,便是他们为何会应下王君。”

    外面驾车的陈瑜大抵是听到了钱信的言语,驭马猛的一停,使得刚刚起身的钱信一个踉跄。

    “是了,还有阿瑜与王君同行。”

    定住身形,钱信赶忙摸了摸山羊胡。他这胡子修剪不易,宝贝的很。

    待两人嬉闹完毕,王略这才缓缓开口,“信我?他们自然是不信的。”

    钱信闻言一愣。

    “只是也无须他们信我。”

    王略笑了笑,拉开车上帷幕,日光透过小窗,射进车里,驱散了几分冷意。

    “他们之所以应下我,无外乎两个缘由。其一,如今太平道正盛,我虽是孤身入新汲,可到底身上还背着一个太平道上使之名。有太平道,有大贤良师为我背书,总归会让他们顾忌几分。”

    “不过这其实倒也算不得什么。最紧要的,还是利益。于赵县君而言,崔家大权独揽,架空了他这个一县之宰,泥人尚且有三分土性,更何况是他这种读书人?须知读书人最是记仇,些许恩怨尚能牢记多年。”

    说到此处,见陈瑜也在外探头探脑,王略忽的有了些兴趣,给两人讲了一件有关读书人的趣事。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也极为有趣,以少年时砸缸之事闻名后世。

    这个被王略修改了许多的故事,便是登州阿云案。

    事情到底如何,司马光与王安石又是孰对孰错,难有定论。

    略去旁的不提,只以十七年后司马光得势后立刻补充那条旧法一事来说,虽有党争掺杂其中,也可知读书人之记仇可见一斑。

    听完故事,陈、钱两人皆是连连称奇。

    待两人收回心思,王略继续道:“至于赵家,自然也是为了利益。做第二总是不如做第一来的痛快,有崔家在,即便赵家有再大的志向,再大的本事,也难以施展。”

    “县中土地人口皆为定数,崔家多占,赵家等豪族便要少占。如今崔家一家独大,如赵家等豪门大户,又如何忍的下?”

    “若赵家家主是个庸碌之人也就罢了,可今日一见,此人绝非庸才。由此推之,这些年藏爪伏卧,正是在等一个一击即中的机会。如今我给他们这个机会,他们总是要赌上一场的。”

    钱信点了点头,叹息一声,“说到底,还是为了一个利字。这世上,谁又不是商人呢。”

    王略将窗前帷幕放下,车厢里又陷入半明半暗之中,他微微后仰,闭上双眼,轻笑了一声。

    “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啊。”

    ……

    数日之后,崔家庄里。

    少庄主崔洪满手血污,此时正在盆中净手。

    一旁躺着一个因打翻了热汤,被他亲手虐杀的奴仆。

    “纳妾之事已经和那王家老儿说过十余日了,如今还不肯给答复。他那幺女嫁我为妾,难道还委屈了不成?莫非我崔家在他们王家眼中,真的如此不堪?”

    “自然不会,少庄主能看上他王家女,是他家的福份,我这便遣人前去催促。”

    崔洪身侧,一个略带猥琐的汉子弯腰低头,用一块锦帕小心翼翼的为崔洪擦去手上的水渍。

    此人名叫崔耿,自小在崔家长大,极得崔洪看中,这些年暗中帮崔洪做了不少龌龊事,每次崔洪出行,此人必在身侧。

    “催促有何用,若是真想与我崔家结亲,如今早已将小娘子送上门来了!”

    崔洪喝了一声,“这些年阿父就是对这些人太过忍让,让他们忘了自家的尊卑!还有那个赵家子,这些年坏了本君多少好事!若是按我的心思,如今哪里还有什么赵家,有什么王家!”

    崔耿最是了解这位少庄主的性情,闻言自然只能点头称是。

    崔洪将手中锦帕扔于地上,冷声道:“令人带话给王家,明日若是再不将小娘子送来,就莫要怪某亲自去抢亲了。到时他王家只嫁一人,只怕就不够了。”

    “是。”崔耿已是满头冷汗。

    崔洪见他还不离去,不悦道:“还有何事?莫要扰了我习射的雅兴。”

    “上次那个前来拜访过的,太平道的王上师遣人送了份请帖来,今夜想请少庄主前去他的住处赴宴。”崔耿恭声道。

    “太平道?”崔洪皱了皱眉,随即想起那个十射十不中的太平道上师。

    “那人倒是个识时务的,只是宴饮便不去了。本少君何等人物,岂是他想请便能请的?”崔洪冷哼一声,傲气十足,“想来山庄里的残汤冷炙,也要比他准备的那些菜肴更好。”

    崔耿应道:“少庄主所言在理。只是此人在请贴上特意言明,为少庄主准备了佳酿美人,据说都是太平道从边地所得,倒是有些可惜了。”

    “嗯?”原本已经准备离去的崔洪转过身来,拿过请贴,仔细看了一番,随后点了点头。

    “阿父出门前再三叮嘱于我,不可小觑了太平道。如今既有相请,也不好拂了人家的心意,不然阿父回来又要苛责。”

    “少庄主所言甚是。”崔耿心中一喜,那王略许诺的重金算是到手了。

    “不知少庄主准备带多少护卫同行?”崔耿又问,“庄主在时常言太平道不好相与,还是要多带些护卫才是。”

    崔洪却是面色一变,一脚将崔耿踹翻在地,喝道:“即便是本少君单人匹马独行,这新汲城中难道还有人敢对我不利不成!”

    崔耿一身泥污,翻身跪倒,不敢再多言。

    “带上十余骑,都给我着锦衣,挎好刀,我要让那太平道的井底之蛙,见识见识我崔家的威风!”

    崔洪抽出身侧环首刀,狠狠用力挥砍了几下。

    “记住,在这新汲城里,某才是霸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