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十五章 忠而见疑,信而被谤(二)

第十五章 忠而见疑,信而被谤(二)

    山庄门前喊杀震天,刀光与血光,在这个月色晦暗的夜里,却是显得越发明亮。

    半个时辰之后,王仲等人终于攻破了崔家山庄的大门。

    随着大门被攻破,联军们在人数上的优势展露无遗,剩下的崔家护卫即便是负偶顽抗,可也不过是待宰的羔羊而已,掀不起大的风浪了。

    山庄内院,望着那些如狼似虎的闯入者,身为当家主母的老妇人早已乱了方寸,瘫坐在地,低声抽噎。

    而那些原本护卫在妇人身边的护卫们,也大多都已散去,各自去求出路。

    树倒猢狲散,生死之前,人情凉薄,展露无遗。

    后院中更是一片大乱,女眷的叫嚷声,孩童的哭喊声,男子的叫骂声,连成一片,此起彼伏。

    联军还未入内,已是自行抢砸起来。

    更是不知有何人点了把火,牵引钩连,带起一片火光。

    唯有崔平,拼死从大门前杀了出来,如今正持刀护卫在老妇人身侧。

    这个中年汉子经历了方才一番惨烈厮杀,如今已是身负重伤,身上血肉翻起,衣服上满是血污。

    此时前院的崔家护卫已是尽没,联军们气势汹汹的闯入内院。

    他们眼中所见,是后宅中如火龙般盘旋的火光,以及瘫坐在阶前的白发老妇,和那个持刀守在妇人身前,披头散发,只剩下半条命,如恶鬼一般的崔平!

    宛如人间炼狱。

    见众人闯入院中,原本半蹲在地的崔平踉跄着站起身来,艰难的朝王略等人走去。

    杀人放火这等恶事,饱读圣贤书,品德孤高的赵县君自然不会亲自前来。如今他正在县寺中为崔家写悼文,想必定是文采华瞻。

    王略被赵王两位家主簇拥在中间,此时众人都齐齐朝他看去。

    汉人颇重气节,崔平临难不弃,这番作为,可称的上忠义二字。

    所以如今对那个分明是一心求死的崔平,方才已经杀红眼的众人却是一时间不忍下手。

    王略环顾众人,随后看向对面那个行走艰难的中年汉子,他忽的笑了一声,“丈夫不避死,杀身以成仁。此人既有忠义之心,我等也当成人之美。”

    “杀之!”

    下一刻,锋矢如雨。

    是夜,在新汲城中作威作福多年的崔家一夜尽灭。

    第二日,县中贴出榜文,言崔家是为一伙活跃于兖州的贼寇所袭,而如今那伙贼人已不知去向。

    之后,县令赵言亲撰悼文,文采华瞻,县中之人,闻之莫不落泪。

    只是,到底是伤心落泪,还是喜极而泣,大抵只有天知晓。

    ……

    新汲城里,王略二人已换一个住处。

    按赵王两位家主所说,为答谢王略将崔家后续之事都交给他们处理的恩情,特意寻了这处院落。

    为此他们几经筛选周折,费了不少心思,最是适合上师居住。

    这处院落不小,虽比不得后世那些富丽堂皇的豪宅,可与王略二人之前租住的宅院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内院多植青竹,苍翠挺直,时有劲风吹过,叶动竹摇,呜咽做响。

    此时陈瑜正蹲坐在内院的石凳上,双手托腮,望着舞动的竹林,怔怔出神。

    不知何时,王略已来到他身侧,同样是闭口不言,负手而立,望向那片竹林。

    良久之后,王略转头看向陈瑜,轻声笑道:“阿瑜,你莫非是看中了哪家女子,不好开口?年少慕艾,我是过来人,都懂的。说出来也无妨,如今我在县中也有些薄面,去帮你提亲,想必无人会拒绝。”

    少年人涨红了脸,愤然起身,便要转身离去。

    王略抬手拂去肩上的落叶,笑道:“我知道,你是为崔平之事。”

    陈瑜沉默不言。

    他正是少年热血的年岁,在他看来,崔平这般忠勇之人,不该落得这般惨淡收场。

    “你以为崔平可惜了,可你可曾想过,崔家破败之时,他忠勇战死固然不假,可当初崔家为恶之际,他崔平又何在?”

    王略看着那片竹林,语气淡漠,“或许他也曾直言劝说过崔家要多行善事。可自结果来看,并无用处。然后呢?或许用为虎作伥四字重了些,可道理却是不差的。”

    少年一阵错愕。

    王略转身拍了拍少年的肩膀,笑道:“我所言也未必是对,这世上事,从来都是各人有个人的答案。曾有人言,世上事最怕一个我以为如何。在我看来却非如此,一个人最需要的,难道不是要相信自己吗?”

    少年懵懂的点了点头。

    王略不再多言,举目而望,恰有竹叶飞扬,飘荡起舞。

    “如今崔家已破,城中这些日子想必热闹的紧,可有什么趣事?”王略笑问道。

    陈瑜揉了揉脸颊,抬头望了王略一眼,“趣事倒是有几件。一件是这几日王赵两家传出消息,说是两家准备联姻,赵家少庄主赵英将娶王家女。”

    王略点了点头,“珠联璧合。自此之后,若无意外,新汲县中,只怕再难有豪强能与赵王两家抗衡了。想必其他各家如今也是气上心头吧,走了一个崔家,又多了王赵两家压在头上。”

    “据说这些日子城中有些事端,不过都被王赵两家压了下去。”

    “第二件事,是如今城中县吏对赵县君多有抱怨,暗中称其为貔貅。”

    王略哑然失笑,他早就猜到会如此。

    原来当日覆灭崔家,抄得钱财无数,当时众人将那些土地钱财分成了十份。

    县君有官家身份在,独占五份,王略以太平道上师的身份,占下其中三份,至于其他两份,则由以王赵两家为首的豪族所占。

    而赵县君得到这笔钱财之后,直接将其运到了县寺中,一人独占了下来。

    故而县中官吏难免有所抱怨。

    “这第三件事……”陈瑜有些迟疑,停顿片刻后才开口,“据说太平道中对兄长也有怨言。”

    听闻此事,王略只是平静的点了点头,似乎早有预料。

    当日瓜分崔家财富后,除了钱财之外,王略也得了些土地。

    奖赏有功之人后,他将这些土地都分给了太平道的信徒,钱财则被他收了起来,日后另有用处。

    按理说,能得一处土地对那些太平道的教众而言已是莫大的好事。

    可人嘛,总是既得陇复望蜀。升米之恩,斗米也可成仇。

    陈瑜叹了口气,“这些人真是可恶的很,若无王君,何以有他们的今日!”

    王略则是笑了笑,并未作答,负手望青竹而已。

    忠而见疑,信而被谤。

    从来不是什么新鲜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