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十六章 王君之仁(一)

第十六章 王君之仁(一)

    王略新宅里,以王赵两家为首的县中豪强,齐聚一堂。

    如今没了崔家,县中隐隐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以王赵两家为首的县中豪强,虽对赵县君的朝廷身份有所顾及,可到底还是对王略这个一手搅动新汲风云的太平道上师更加畏惧。

    毕竟,是此人匹马入新汲,亲手造就了如今的局面。

    如今想来或许不是什么难事,可设身处地,此人心思胆略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在座众人,谁也不想自家成为第二个崔家。

    尤其是这次围攻崔家,太平道之人也展露出了不俗的实力。

    王略端坐上首,将众人神情收入眼底,这才开口笑道:“当日覆灭崔家一事多赖诸君相助。此间之事,王某已经令人飞马报于大贤良师,不日将有回复。大贤良师素来敬重豪杰,想必对诸君的义举定会大加称赞。”

    堂下众人悚然一惊。

    大贤良师张角的名头他们自然早有耳闻,即便之前嚣张跋扈如崔家,也不敢与太平道在明面上撕破面皮。

    王略见状点了点头,随后继续道:“除此之外,这次邀诸君前来,王某实则还有一事相求,还望诸君允之。”

    在座的俱为一家之主,不论势力大小,都是人精一般的人物。听到王略此言,立刻便明白这才是这次邀请的正事。

    “诸君也当知晓,我太平道素来以救助穷苦之人为己任。”

    他略一停顿,目光扫过堂下众人,见其神色各异,继续道:“诸君也无需担忧。王某虽为太平道中人,可也知诸君家财得来非易,若要诸君破家舍财来救急旁人,反倒才是真正的不公。”

    堂下众人皆是暗中松了口气,即便是王赵两家的家主也是如此。

    若是王略真的提出要他们破家助人,他们自然是不能答应的,那随后必然会与太平道撕破面皮。

    好在这个最坏的结果并未出现。

    王略再次开口,“只是话虽如此,在下终究是太平道中人。所以王某今日所求,是希望日后诸君能对县中穷苦之人好些,尤其是我太平道中人。”

    堂下众人闻言纷纷开口应下,王赵两家家主更是慷慨豪言,日后若县中再有灾祸,无需太平道出手,他们自会开设粥铺,赠医施药。

    上首,王略挑了挑嘴角。

    先以太平道和大贤良师之名震慑此间众人,接着先抛出一个最坏的结果,随后再抛出那个不是那么坏的真正目的。

    不愁他们不应下。

    自然,这一切的前提,也是最紧要的,是在他们心中,对王略这位太平道上师足够忌惮。

    而今日之后,县中的太平道将迅速壮大。

    王略持杯而起,与众人敬酒,朗声笑道:“略在此处,代县中穷苦之人,谢过诸君!”

    ……

    自古宅院分内外,正如人也分亲疏。

    外院待客,以示庄重。内院待客,以示亲近。

    如今光头王仲就在内院的竹林旁来回踱着步子。

    他眉头紧皱,双手死死攥紧。

    唯有熟悉他的人才知道,这位如今新汲城里炙手可热的太平道首领,只有万分紧张之时才会如此。

    “阿仲来的早了些,倒是要你久等了。”

    王略笑着迈步而来,上前先拍了拍王仲的肩膀,替他扫去肩上落叶。

    亲切随和,如往日一般。

    仅仅是这一个动作,便让王仲有些面色涨红。

    汉子是吃过不少苦头的。明白共患难易,共富贵难。

    当初王略匹马来新汲,无权无势。礼贤下士,对他们如兄弟一般,这不难,毕竟是有求于人。

    可如今他已是县君和城中豪强的座上宾,却依旧愿意与他们这些穷苦出身的人称兄道弟,这才是真的殊为不易。

    王略自然明白他的心思,伸手握住他的手掌,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笑道:“我如今虽在城中有了些名声,可若无道中兄弟拼死相助,我是决然难在城里立下脚跟的。兄弟们的恩情,我一直都记在心里。”

    随后王略将手伸入怀中,取出一份写好的竹简,“之前崔家所得的田地已分给了道中无田地的兄弟,至于那些财物的用处,这几日我分门别类,都写在了这张竹简上,日后都会用在兄弟们身上。”

    “非是我吝啬,道中那些兄弟的性子你也清楚,若是将钱财就这般分发下去,只怕今日发完明日就已用尽。”

    看着王略侃侃而谈,口中说着之前如何与城中豪强谈判,日后又会如何尽心竭力帮助道中穷苦兄弟的生计。

    王仲眼眶通红,随后狠狠地抽了自己一个耳光。接着俯身跪倒,自怀中抽出一张布帛。

    “今日始知王君之仁!前些日子有道中人因钱财之事谩骂王君,某已将这些人的姓名记录于此。只是某还要求王君一事,彼等俱为某之乡人,王君若要怪罪,某愿一力担之!”

    王仲言辞恳切,想必当中多少也有几分真心。

    “阿仲速速起身。”王略弯腰将汉子扶起,随手接过那张布帛,“若使人人皆富足,彼等又如何会有这般言语?说到底,还是我德行本事不足的缘故啊。”

    王略反手抽出腰间佩剑,连连挥剑,将手中布帛斩为数断。

    “王君真仁义之人!”王仲感慨连连,对王略越发钦佩。

    汉子虽也有些在穷苦日子里历练出的小聪明,可到底还是纯朴了些。

    之前他相助王略,还可说是存了相互利用的打算,可王略今日这一番举动,已足以让他升起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思。

    随后两人便是一番畅快痛饮,王略喝的大醉,喝到兴起,更是邀王仲抵足而眠。

    ……

    第二日,王仲早起离去。

    王略坐在屋中读书,读着那几本陈瑜不知从何处找来的经学书籍,昏昏欲睡。

    此时陈瑜忽然快步从外跑了进来,喊道:“兄长,县丞陈君前来拜访!”

    王略猛然惊醒,翻身下榻。

    就在穿好一只鞋后,他却是微微一怔。

    下一刻,他踢掉那只已经穿好的鞋子,光脚而行。

    陈瑜站在一旁发愣,不知他为何如此。

    大堂里,县丞陈商正在饮水,转头见王略满脸喜色,光脚而来。

    他连忙起身相迎。

    王略上前揽住他的手臂,一脸真诚的大笑道:“略侯君久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