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十七章 王君之仁(二)

第十七章 王君之仁(二)

    数日之后,王略再次去往县寺拜访县君赵言。

    二次登门,守门的依旧是上次那个县卒。

    只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王略刚一走下马车,那县卒便快步迎了上来。

    虽然崔家覆灭的时日不长,可县中稍有些门路的人物,多少也能探听到些事情的部分真相。

    而这个守门的县卒显然就是这种人物。

    故而与上次的傲慢冷漠不同,汉子点头哈腰,凑到王略身前,伸手入怀,摸索良久,才一脸肉疼的自怀中掏出一个钱袋。

    “郎君上次忘在此处的钱袋某一直替君保管,今日正好物归原主。”

    正是当初王略第一次前来时送出的那个钱袋。只不过相比送出去时,却是又鼓起了不少。

    于这种人而言,要他们出钱,宛如割肉一般。只不过这种人也往往最是识时务。割肉,总比送掉性命要好。

    越是他们这种欺善怕恶,仗着一个官字来狐假虎威的人,才越是明白哪些人能够招惹,哪些人又招惹不得。

    王略侧头,打量了一眼汉子手中钱袋,扯了扯嘴角,钱能生钱,信果有之。

    “送出之物,没有收回的道理。”

    他和善的拍了拍汉子的肩膀,“我知道你们也不易,不过日后对待县民还是要和善一些,都是一县之人,低头不见抬头见。”

    “说不得今日田间哭嚎无能之农夫,日后便是手持刀剑的屠夫。与人为善,便是与己为善。”

    汉子连连点头称是。

    不过不知为何,这位太平道上师分明言辞温和,说的也是劝勉之言,可听在他耳中,却似乎有说不出的威胁之意。

    “王君且待,我去为王君通报一声。”

    片刻之后,小卒快步跑出,引着王略进入县寺。

    县寺内堂里,王略抬眼看去,与上次相同,县令赵言正端坐上首批改政事,只不过如今的赵县令已脱去了当日打着补丁的长袍,转而换上了一身锦衣。

    见王略到来,赵言长笑起身,“王君与我如兄弟一般,本该倒履相迎,只是县中公务实在繁忙,官家事,终究还是要大过私家事啊。”

    相较初次相见,这位赵县君气度已是为之一变。

    大权在握,意气风发。

    除掉了崔家,如今县寺中的事他已能独揽。

    最少暂时如此,表面如此。

    “王君快快入座。”

    赵言笑着邀王略落座,随后令人取出几壶好酒,更是亲自打开酒封。

    “王君见多识广,不知可曾尝过这雒阳出产的美酒?”赵言的言语间带着几分炫耀,“这酒便是雒阳人士也难购得,这几壶我是花了大价钱才买来的。”

    “确是好酒。”王略饮了一碗。

    赵言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又说起从雒阳购得了些珍稀笔墨,到时要送给王略一些。

    毕竟是读书人,说起这些笔墨的典故来如数家珍。

    王略也不曾拂了县君的兴致,偶尔随口附和两句。

    随后王略又说起此次是为献礼而来,当日覆灭崔家时得了崔洪那匹幽州黑马,他想将次此马献给赵言。

    赵言对马并无兴趣,不过最后却也将马匹收了下来。

    见王略如此识时务,对他的戒心也小了一些。

    随后赵言又说起他日后打算如何治理新汲县,高谈阔论,大言灼灼,似乎只要一两年的时间,便能让新汲县富比雒阳。

    王略随声附和,却并未将其言语听入耳中。

    即便真给这位赵县君数年时间,只怕也是瘦了新汲,肥了他自家的口袋。

    王略饮了口酒,微微抬头,在烛火的映照下,打量了一眼对面的赵县君。

    当初除见之时,此人长袍补丁,一身清介之貌,倒是颇有些廉吏风范。

    如今大权在握不过短短时日,便是连那副样子也不肯做了。

    不过一个县令而已。

    总有些读书人,站在堂下时,满口仁义道德,天下生灵。可一旦有朝一日,真的站在堂上,彼时举目下望,满目尽是网中鱼。

    恨不得涸泽而渔啊。

    王略笑了一声,持碗起身,笑道:“为县君贺,愿县君宏愿得偿!”

    ……

    县城以北,贫民所居。

    富贵人家,若非万不得已,绝不会前来。似乎仅是踩在这城北的地上,就足以让他们染上洗不去的泥垢。

    而豪强富户所不喜,却正是游侠所钟爱。

    这里有一间酒铺,常年有游侠啸聚,呼朋引伴,热闹的很。

    至于为何众多游侠齐聚于此?

    一来自然是为彰显他们不慕豪富。

    二来嘛,自然是这酒铺当垆沽酒的是个漂亮女子。

    游侠大多年少,年少慕艾,人之常情。

    更何况他们虽多不读书,可对当年卓文君与司马相如一事却都能如数家珍。

    大概他们时常会在心中想着,这般事情若是也能落到自家身上,到时自家岂不是能与那司马相如不相上下了?

    今日也如平日一般,一群游侠聚在酒铺外,七零八落的或躺或坐的饮酒。

    一个锦衣青年斜靠在墙上,端着酒水,目光顺着日光,朝酒铺里的当垆女子望去。

    “阿英,你虽然是赵家少庄主,可俺们也不差,周娘子到时要是看上了俺们,你可莫要以势压人。”

    几个已经喝了不少酒,面色涨红的游侠对那个站在墙角的青年调笑起来。

    锦衣青年正是赵家少庄主,崔洪死后新汲县里的第一贵公子,赵英。

    赵英素来爱与这些游侠厮混,与他们交情甚好,也知道他们说的是调笑之言,若是往日,他付之一笑也就过去了。

    只是今日,他却是露出一脸苦笑。

    如今王赵两家已经决定联姻。当此之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也。

    哪怕两人是情投意合。

    就算没有联姻,以他赵家的家世,赵准也绝不会让他娶一个沽酒女子。

    赵英吞了口酒,酒是平日的酒水,只是却比平日苦上了不少。

    恰在此时,一架马车停在酒铺门前,王略从马车上缓步走下。

    他抬头打量起众人,见游侠们一个个配刀带剑,倒是英武之气十足。

    市井坊间,消息流传的最快,对这位短短时日便威震县里的太平道上师,游侠们多少也有些耳闻。

    他们实在想不通,如此显贵人物,为何会到这里来饮酒。

    王略迈步走入酒铺,打量了一眼站在酒铺外的赵少庄主,又看了一眼酒铺内的沽酒女子。

    他会心一笑。

    有些人,看旁人的姻缘一眼便能看穿。

    轮到自己时,便是铁打的姻缘线也能扯断。

    而王略,刚好是这种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