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三十四章 阳翟城下故人来(一)

第三十四章 阳翟城下故人来(一)

    离了西华,王略率军北归。

    自张角首义后,天下各州虽都有黄巾相继起义,可声势最为浩大的,还是豫州和冀州。

    张角在冀州传道多年,根基深厚,信徒众多,声势浩大也算有些道理。

    可豫州是天下文脉最为繁盛的所在之一,人文荟萃,经济繁荣。就是如此之地,彭脱波才等人一朝起兵,竟是赢粮而景从。

    此中缘由,由不得人不深思。

    汝南郡里,彭脱连战连捷。颖川郡里,波才也不逞多让,如今已围住了郡治阳翟。

    此时王略等人正在去往阳翟的路上。

    “方才路过长平县,王君为何过城而不入?当日王君与那城中老者颇为投缘,如今这个世道,终归是见一面少一面的。”钱信笑问道。

    王略并未立刻回答,而是转头向道路两侧看去。

    沿途两侧,草正盛,花正艳,其上多枯骨。

    那些身死异乡的流民,大抵在离乡背井之时,就已注定了结局。

    只是人生在世,谁又不是流民呢?

    片刻之后,他收回心思,笑道:“志同道合之人,未必便要相见。只需知晓世上有同路之人,余心不独,吾道不孤,也就够了。”

    钱信愣了愣,最后点了点头,叹息一声,“王君高论,只是不知这世上可有与某志同道合之人。”

    “天下之大,自然是有的。”

    王略笑意古怪,他忽的想起两个人来。一个贪财,一个吝啬。

    仔细想来,倒真算的上是钱信的同道中人。

    刘锋自前军飞马而来,手中拎着一只稚,高声嚷道:“王君,这弓弩真是好用的很,今晚给你熬汤喝!”

    他来到王略身前,费尽唇舌,各种夸赞这弓弩如何好用,实在是他们这些骑兵不可或缺的利器。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弓弩少不得。

    王略斜眼看去,笑问道:“阿锋真是好手段,这附近树皮都要被吃光了,还能寻到野稚,真非常人也。我看日后辎重粮草也无需带了,有你在嘛。”

    刘锋挠头而笑,“瞒不过王君,这是俺花重金买的,王君真是明察秋毫……”

    王略笑而不语。

    刘锋这才说出心里话,“俺的意思是,这弓弩咱们能不能晚些再还给陈王?”

    原来当日王略设伏黄龙时,曾向刘宠借了百张强弩,这才以最小的代价伏杀了黄龙等人。

    在这个没有枪的时代,强弩实在是居家旅行之必备。

    至于刘宠为何会借?大抵是觉得王略是和他一样的真豪杰。

    豪杰总是惺惺相惜嘛。

    “陈王的弓弩?”王略一脸茫然,“咱们几时借过陈王的弓弩?现在用的,不都是缴获所得。”

    闻弦歌而知雅意。

    刘锋立刻会意,抬手轻轻抽了自己一个耳光,“是俺记差了。”

    一旁向来自诩爱财的钱信,见了两人这副嘴脸,也不由得叹息一声,“陈王识人不明啊。”

    王略却是板着脸,严肃道:“陈王真是个难得的好人!”

    刘锋也是在一旁附和,“陈王确是好人。”

    陈国,都亭,正等着王略来返还弓弩的陈王刘宠打了喷嚏。

    一旁的国相骆俊,看着自家王上满是期待的神色,不由得叹息一声。

    到底是从政多年,经验老道。他知道,那些弓弩多半是肉包子打狗,回不来了。

    他又看了自家大王一眼,心中感慨连连。

    “大王真是好人啊。”

    ……

    这一日,王略等人到达阳翟城外。

    与当日去往西华,彭脱大张旗鼓的相迎不同,波才并未亲自出迎,而是遣了一名黄巾首领前来迎接。

    走到帐外,还未入内,就听到大帐中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就像是进了市集一般。

    王略走入大帐,见到的,是波才正在舌战一众黄巾首领。

    大帐里,唾沫横飞。

    这些黄巾首领多是武夫出身,说到兴起处,面红耳赤,撸胳膊挽袖子,恨不得打上一场。

    王略听了一会儿,才明白双方争论的有两个问题。

    其一,如今大军驻扎在阳翟城外,到底是要挥军攻城,还是要再围些日子,迫其投降。

    其二,日后攻入阳翟城中,到底是要约束手下军士,还是要大肆抢夺上一番。

    听波才的言语,他是想迫降阳翟,同时入城之后约束军士,不得在城中大肆破坏。

    王略对波才的想法倒是极为赞同。

    一来阳翟是座古城,曾作为昔年韩都所在。一旦毁于战火,实在有些可惜。

    二来阳翟作为颖川郡治,城中名门豪强甚多,一旦真与这些家族发生冲突,到时必然要引起诸多麻烦。

    如非不得已,实在没必要逼迫这些名门站队。

    不过王略心里也明白,即便把他换到波才的位置上,也绝难说服那些底层出身的黄巾首领。

    大抵在他们看来,兄弟们用命换下来的阳翟,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波才见他到来,苦笑着点了点头。

    王略招呼一声,径直走出大帐。

    起义时,兄弟情义长挂嘴边,恨不得为兄弟两肋插刀。

    略有所得,各自掀桌,恨不得插兄弟两刀。

    自古以来,总是分赃最难啊。

    良久之后,波才终于脱身而出,在帐外寻到了正在坐看蚂蚁搬家的王略。

    波才随意而坐,笑道:“起义后事情千头万绪,方知大贤良师的不易。”

    王略点了点头,“波君文武兼资,能一手将一团散沙揉成如今的庞然大物,已然很难得了。”

    王略说的倒也是心里话。

    起事前,波才最多不过是个豪强地主出身。可一朝起义,立刻便能将数万人编组成军,化为战力,连败官军。

    实在是难得的很。

    甚至在王略看来,若是他有足够的时间成长,说不得日后会是一员名将。

    只是世上终究没有如果。

    波才不知王略正在想他以后的命运,只是笑问道:“王君以为今日所议之事如何?”

    “我之见与波君相同。只是想要说服那些黄巾首领,只怕不是易事。”

    波才摇头苦笑,“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若真的屠戮阳翟,到时颖川必定生乱。”

    “不说此事了,事情明日应当就会有个结果。”波才指向阳翟方向,“方才城中来信,明日城中就会派人前来谈判,也该有个定论了。”

    王略笑道:“在如今这个时候,敢来谈判的,想必定是豪杰人物。”

    “确是阳翟豪杰,此人乃是阳翟郭家人。”

    “名为郭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