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攻略 > 第三十五章 阳翟城下故人来(二)

第三十五章 阳翟城下故人来(二)

    豫州颖川郡,素来是文脉兴盛之地。

    颖阴荀氏、许昌陈氏、长社钟氏等,闻名天下。

    其他稍小些的氏族名门更是不可胜数。

    几乎可说是县县有名门,处处有豪族。

    阳翟是颖川治所,自然也是人物风流,豪杰众多。

    譬如王略今日要见到的,正是阳翟郭氏的杰出人物,如今在阳翟城中担任郡掾史的郭图。

    此官职,非有口才雄辩者不能当之。

    天明时分,郭图即被人用箩筐放下城来。

    与他同行的,还有一人,正是当初王略在雒阳城外所救的那个郭家子,郭槐。

    当两人被引入大帐,郭槐见到站在波才身侧的王略时,满脸错愕。

    当日离别之时,他曾问过王略能否再见。

    当时王略的回答意味深沉,直到今日,他才明白王略言语中的深意。

    见到故人,王略倒是颇为高兴。

    如今这个世道,匆匆一面,便可能已是永别。

    得见故人,如何能不让他欣喜。

    大帐里还有其他黄巾首领,见到郭图二人到来,不少人开始大声怒骂,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

    波才也不阻止,他也想看看这两位使者的胆魄。

    只见郭图冷笑一声,将郭槐拦在身后,“我等心怀诚意而来,这便是太平道的待客之道不成?如此吵闹如市集一般,全无半点规矩,能成什么大事!看来今日之事,不议也罢!”

    有黄巾将领暴怒,抽刀而出,欲上前斩杀此人。

    郭图却是神色不变,扯着郭槐便要离去。

    王略冷眼旁观,见郭图不似强装镇定,暗自点了点头,此人的确是个人物。

    “郭君且慢。”主座上,波才终于开口,“方才只为一试君之胆量而已。”

    他挥手赶走众人,只留下了身旁的王略。

    郭图二人在下首落座。

    波才笑道:“不知要我等如何做,阳翟才肯不战而降?”

    郭图不卑不亢,开口道:“其一,黄巾军入城后要约束兵卒,不得劫掠县中名门。其二,非是献城,乃是你等自行破城。”

    王略微微点头,郭图所提这两个条件,第一个自不必说。至于这第二个,倒是和他在新汲县时,给那些豪族谋划的退路相同。

    “好。”

    波才应道:“某也有几个条件。其一,我军所需辎重粮草,县中大户要出些,不然某难以服众。其二,你们总要交出些人来,来承担我军中将士的怒火。”

    “好。”

    郭图也极为果决,一口应下,“辎重粮草不难。至于要人,县中要抓出些贪官污吏,也不是难事。”

    至于到时抓出来的,是贪官污吏,还是他郭图的政敌,自然是他说了算。

    波才畅快大笑,“好!郭君快人快语,今夜定要与你痛饮!”

    只要双方利益分配达成,谈判一事,其实简单的很。

    王略闲来无事,四处张望,看向郭槐时,见年轻人面上露出些愧疚之色。

    大概他是对阳翟百姓心怀愧疚吧。

    一无所知,便被人卖了一个好价钱。

    王略笑了笑,年轻人到底还是年轻些。

    既得利益者,哪里会有为手中筹码愧疚的?

    所谓政治,无外乎是上层相互置换下层利益,各取所需罢了。

    说不得之后还要欺瞒百姓,说是他们保下了阳翟,要百姓感恩戴德。

    他仰头望向帐外,有乌鸦自眼前掠过。

    真的很无趣啊。

    ……

    黄巾营地里,王略正与郭槐同行散步。

    王略仰头望了一眼日头,天光大好,正是晒太阳的大好时节。

    “当日一别,王君可还好。”郭槐顿住脚步,行走良久,终于开口。

    王略侧头看向身侧满脸迟疑的年轻人,笑道:“你与你那个兄长真是半点也不相似。阳翟郭家,倒真是有趣的紧。”

    “我那从兄自来聪慧,英敏果决,槐远不如也。”

    提起郭图,郭槐虽是满口称赞,可嗓音却也低沉了几分。

    王略倒也能猜到他的心思,郭图于他而言,大抵就是那个时常被父母提起的,邻人家的孩子。

    王略笑道:“在我看来,你却是要比郭图强上许多。”

    郭槐愕然望向王略,这么多年了,少有人说他能比的上自家兄长。

    即便是他自己,也是这般认为。

    王略继续道:“在我看来,所谓成才,未必便是要有大作为。譬如一家三子,长子于家中侍奉父母,二三子于外闯荡。后来二三子闯出大名,功成名就,那长子便不成才吗?”

    郭槐苦笑一声,“自不可如此说,只是在世人眼中,甚至父母眼中,那长子多半是不成才的。最少,也是比不得后来功成名就的二三子的。”

    “不错,世情如此。”王略一笑,“只是明知如此,那长子便不在膝前尽孝了吗?”

    “自是不能。”郭槐有所明悟。

    “所以世俗之言,并不足畏惧啊。此中关键,是你真心所求为何!”

    王略指了指身后的阳翟城,“郭图心在郭氏,所要行之路近在眼前,故而行事英睿果断无迟疑。”

    他又转身指向远处,“可你呢?当日雒阳一行,你可明白自己的心迹?想要怜悯弱者?想要为不平之人求一个公道?郭君,你要走的,本就是一条满是荆棘的前路啊!”

    郭槐呐呐不能言。

    王略暗中点了点头,本性纯良的读书人,果然是要比那些久经世事的油子们要容易忽悠一些。

    正在他要再说上几句,将郭槐彻底收入囊中之际,忽的有人在一旁鼓掌。

    “王君真是口若悬河!莫说是舍弟,就算是在下,也禁不住要拜倒在王君的大义之下!”

    缓步而来的正是郭图。

    被人当面撞破,王略却是半点也不慌张,只是从容笑道:“肺腑之言,才能感人极深。”

    郭图深深望了他一眼,点头道:“本以为波才已是黄巾之中少有的俊杰,不想更有如君者。”

    “郭君谬赞了。”王略一笑,“某不如波君远甚。”

    郭图先是打量了王略一眼,又转头打量了郭槐一眼,开口道:“镇之,你无需随我回去了。王君方才所言也不差,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

    镇之,正是郭槐的字。

    也不等郭槐回答,郭图径直离去。

    郭槐一脸茫然。

    王略笑道:“郭公则,确是果决之人。”

    世家大族,多方下注,本就是常事。

    郭槐,也不过是随手布下的一步闲棋。

    只是能迅速的做出决断,郭图确实果决。

    王略看向郭槐,想着日后倒是可以让他和陈瑜、赵英二人多多走动。

    至于钱信和刘锋二人,还是能躲就躲的好。

    正在王略想着,要如何给郭槐阐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并予以举例的时候,忽有士卒来召他前去波才帐中。

    原来是汉庭平叛的大军已入颖川,统军之人,正是右中郎将,朱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