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西村往西 > 第三十一章 秘密

第三十一章 秘密

    李自才的死对李二的生活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

    父亲没有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是高枕无忧,村里的人们都嫉妒他。嫉妒他有钱,嫉妒他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老婆。

    村里常言:“李二是咋们村最幸福的人!都是因为他爸那退休工资。”

    还另有言:“我昨天又闻到他家吃肉啦!”等等。

    如今,父亲的死,教师的工资就此断发了,从此李二和王桂花得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

    王桂花是李二的老婆,她比丈夫小七岁,年轻漂亮,尽管结婚多年但丰腴犹存,有时他们两个在一起,看起来像一对父女,在外人来看,没法用夫妻把他们两个联系在一起。

    这次葬礼,她对于公公死前的许多事情都无法容忍。

    最让她气愤的是,全家人居然为了李小远能回来见着公公一面,不顾尸体的腐烂耗着时日等着。

    总之,她对周围发生的事几乎都容易生恨,不过对于一些人和事,她可是很能忍,比如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她是特别喜欢巴结的,那张善于玩弄人情事故的脸,让一些人很是喜欢。

    李二和王桂花结婚多年都没能要得一个孩子,这是他们生活上少有的不快。

    没能生个孩子,所以李自才对孙子的爱,她都记恨于心。

    这样的嫉妒都不能在李自才死之后有所改变,似乎变得更加的变本加厉了。

    “瞧!你爸到死都念着那李小远。你爸生前的好东西都给他了吧。如果真有好东西也不会告诉你,我听说你们家祖上是做生意的,难道就没有给你们留下一点什么?不行我明天去大哥家看看去。”

    王桂花挺着丰乳,满脸红扑扑,肥满的双手平摊着压在被子上丝毫没有睡的意思。

    她脑袋在飞快的转着,眼睛泛着狡猾的光,她边说边用手戳着李二的脖子。

    “找事是吧?别去大哥家闹!爸才死几天你就闹?睡觉!”

    李二说完,把早已脱好的衣服和裤子扔到床头距离一米开外的长凳上,衣服稳稳的挂着长凳一角一动不动,裤子落到了地上。

    “哟!长本事了是吧!想当初我是看你爸爸有那么点工资才跟你结的婚,现在你爸爸死了,钱也没有了。”

    想到每月的工资没有了,她嚎啕大哭起来,并挥舞着肥满的双臂,鞭打着李二的肩膀和头,带着哭腔继续控诉李二。

    “就你们家的那名声谁还不知道?现在好东西都被你大哥要去了,你连个屁都不敢放,你说你是个男人不?自己去隔壁房间跟你妈睡去!今天晚上别和我睡!”

    边说边抬起粗壮的右腿给了一直勾着脑袋背对着她的李二后背来了一脚,李二一屁股从床边上落到木板上“嘭”的一声。

    “老子上辈子做错了什么事情!娶了你这么一个光吃饭不下蛋的种!”

    李二边骂,边起来往屋门外走去。

    “好啊!你还骂人,跟我滚出去,滚!滚!谁还不知道你家的那丑事啊?怪不得你个狗日的才断子绝孙,呜呜.......”

    李二出了房间,一脸的无奈,王桂花在里面扔衣服,又扔被子,哭个不停,房间一片狼藉。

    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祖上有人做生意,但钱都换成了田土和两栋吊脚楼,一栋李汉住着的,另外一栋是堂哥李田两兄弟住着,钱肯定是不会剩了。

    如果说要剩下点什么,极有可能藏在老房子里。

    至于父亲,活了那么长的时间,他就只剩本存折和现在住的这栋吊脚楼。

    可那本存折已经在她手上了啊!她还想要什么?难不成要逼我去跟大哥换房,然后挖老宅地基找银子?

    想到这里,他禁不住的自言自语:“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他接着思忖着,也许她今天在外面听到那些老妇人聊天了,她们都是胡编乱造,说瞎话的高手......李二想得脑袋痛!

    他卷的焊烟,一根接着一根把吃饭的堂屋弄得乌烟瘴气,最后自己靠在椅子上呼呼睡去。

    李奶奶睡在房子的南角,虽然隔了几个房间,但他们这个动静,估计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所以对于李奶奶而言,她句句听在心里,却毫不在意。

    因为她知道黄九妹会照顾她,她只是在等待时机,然后离开他们两个。

    李奶奶只是简单的翻了个身,接着睡自己的觉。

    李二和王桂花为了能要得孩子,请鬼师,喝草药,没少在这事上花费心思。

    但要孩子这事一直都未能得逞,每次鬼师做完法,念完词,都对他们说“年后必有一子”,可这事就这样过了两三年依旧如故。

    后来渐渐地谁也不再提要孩子的事。

    至于问题出在哪儿,谁也说不清楚,但既然没有孩子,终归得有人来出来负责是吧?

    女人从来都是弱者,这不是谁定的,从人类进化和历史发展来看,女人始终都处于劣势,也许罗素的说法有些道理:有史以来,男人的力气统治了女人的一切。

    没有孩子,村子里的人们都说是女人的错,都认为女方有问题,就连同为女人也都这么认为的。

    因为只有‘克夫’这么一说,所以女人成了‘凶手’。

    这看起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少在这里王桂花成了替罪羊,成了说闲话的对象。

    王桂花嫁给李二,确如她所说的那样,是由于他爸爸的那点工资。

    最终在李自才渐老了后,工资便是王桂花代领了。

    天明,王桂花果然去了李汉家,自从她嫁到李家,也没有几次去过大哥家,这次算是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

    李汉是个地道的庄稼汉,但他会一手好工匠活。不是农忙节气,他都会拿起家伙走村串户不常在家。

    “大嫂,大哥不在家啊?”

    话没有说便自顾自的进了家门朝里屋走,眼睛四处环顾像是在寻觅什么。

    “他出去帮杨家修缮房子去了,怎么你找他有事?”

    黄妈妈也知道她这号人,没有事情是不会来的,所以也想探探底,可王桂花根本就不搭理她。

    “哟!小远还没有走啊!”

    李小远在里屋换鞋,正系着鞋带,准备出门。

    王桂花一路闯进来与他撞了个正面。

    李小远自是十分的讨厌她的做作,就没有答话,低头做自己的事情。

    “他还有几天才走!”在厨房的黄九妹帮忙应付了一声。

    “到时候说声,我送送小远!”王桂花在厢房转了一圈出来,假兮兮的回了一句。

    “不麻烦你了,叔妈。”黄九妹礼节性的回应。

    “大嫂,大哥不在我走了,你忙!”

    王桂花自始至终没有看黄九妹一眼,她的离开如同她的进来一样自顾自的直来直去。

    “慢走,叔妈!”

    黄九妹应了一声,抬头想确认人是否还在,但早不见踪影。

    这话像是对空气说的,自是多余。

    其实,黄妈妈希望她早点走,和她搭一句没一句的,感觉自己像受了莫大的侮辱。

    王桂花没有见着李汉,她感觉李汉在故意躲着她似的。

    所以,她更加的坚信好东西都被大哥拿了去。

    此时,她自己已经有了打算——既然你拿了好东西,那么自己的妈自己养——几年后她和李二弃奶奶去了县城摆地摊讨生活。

    黄九妹把双目失明的奶奶接过来住,直至去世。

    分家之后,爷爷奶奶和李二一起住在新房子。这房子是爷爷留下的,同房子一起留下还有一本红红的存折,里面有二万多元。

    这笔钱差点没让王桂花乐疯掉。李二和王桂花都是好财之人,会花钱的主,现在他们已经是村里的首个万元户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有许多个村里‘首个’是出于李二家的。

    首个电视家庭,首个去县城买房,也是首个娶了老婆多年生不了娃的家庭。

    对于他二叔家所有的一切,李小远都提不起什么兴趣,但出于亲情关系,他们不得不每天都笑脸相迎,彼此小心翼翼的生活着。

    父母成为了他们两兄弟唯一的纽带,父亲已经去世,这个纽带就只剩下母亲。

    然而母亲这个纽带是最不可靠的。这对于王挂花而已,显然是个累赘。

    李二一向是听媳妇的,所以这个大家庭实际已经被撕裂。

    当然也许会存在这种情况,假如这个大家庭的一方遇到什么难事,彼此还是会放下所有的不是去共同面对吗?

    也许在更加高一点的层次或许会找到一丝的希望来作为这个大家庭的纽带?比如动物同类认同性,这点人类和其他动物显然无异,更何况有血缘关系?

    这像是一个国家,当社会处于和平年代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回归个体,可一旦遇到外敌入侵或者别的什么关乎存亡的事情的时候,共同的恐惧,共同的文化,共同的肤色,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历史......这些的共同点会让人们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并能相互谅解,那时的大无畏精神准会被人们凸显出来。

    这似乎不需要什么思想或者哲学或宗教为基础,它像是一种情绪,需要的时候它就会出来,并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李家,对于李二和王桂花,李小远多年后还是心存嫉恨,两个家庭各自在自己的故事线里前进,但显然故事里都彼此没有了对方。

    他们过去鲜有的交织和来往,在生活上是顾不了,事实上在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之下,也许教会他们减少对彼此的猜疑,却使他们各自对这个世界多了不一样的看法。

    李小远家住在老房子,老房子是祖父留下的,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

    木房子被虫蛀的厉害,但一座有人住的房子看起来会有生气的多,衰败也不会很快,只因主人勤快里里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加上本身自己是木匠,对于一些年久失修的房梁木板,只要有材料和时间,修缮和更换那是不费什么力的。

    看着老房子,你会发现,它不单单只是吊脚楼,它把自己赤裸裸的展示出来,让人不禁感叹生命的伟大,它无孔不入。

    看吧!老房子的每一片瓦砾,每一块木板都渗透着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气息早已经渗入建设者的辛勤中,跟着房子一起保存了下来——在那不知多少个日子里挥汗打线,凿孔,上梁,把一块块晒干的杉树木条锯短,组合,相扣成板,嵌入成墙。

    为了能让房子耐腐蚀和不易被虫蛀,主人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桐油,寻着好天气,一遍一遍的刷,让房子反射着桐色的亮光。

    桐油是自己栽种的桐树压榨而得,可用于照明,可用于防虫。如今,老房子的衰败,犹如一位步入暮年的老人。

    反观老房子立在的这片土地,它不曾衰败过,不管人们在它身上动一些什么歪脑子,都不曾使其有任何衰败的迹象,即使有时看上去无比的荒芜和萧瑟,引得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竞折腰,但对于栖息在大地上的农民来说,并没有多少诗意,这只是季节留给他们作别的手势。

    大地重来不缺乏生命,只要你在乎和留意,终将会发现生命的印迹,哪怕树木被贪婪的人们砍光,被夏季的狂雨倾注,满山遍野泥石流卷着苍生一道,变成大地本身,虽往日不在,大地也只是换成了另外一批人而已。

    善于木匠的李汉是不会吝啬自己那点空闲时间,他会想办法为自己的老房子进行必要的修缮和维护。

    李二的妻子不是本村的,村子里有多个姓氏可以相互通婚。

    但由于村里的人都知道李家的名声不好,所以就没有谁家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一代只能要一个孩子的人家,而且只能养得了男孩,养不活女孩。

    王桂花和李二的结合确实如同你所看到的那样,只因为李自才的工资。但由于结婚多年没有孩子,王桂花的心也早已经不在家里,这成为了她自己的秘密。

    上次在猪圈里跟钱万军媾和之后,他们两个只要李二不在家,那么李二家里便成为了他们两个幽会的最佳场所。

    也就在钱万军和王挂花频繁幽会一年后,王挂花顺利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李杂军,这名字听起来很别扭,跟‘杂种’有点相似。

    这名字是王挂花自己取的,意思是要像钱万军一样高大威猛,这点确实符合他生父的形象。

    李二没有任何意见,他这些年期盼的孩子终于出来了,虽然不是自己的种,但自己又不知道,那就算是了。

    将近四十岁得一子,李二高兴得奔走相告,杀猪宰羊,告慰列祖列宗。

    只是待儿子长大后,看着他那身板和模样不知作为‘父亲’的李二有何感想。

    对于钱万军而言,这没什么,算是做好事不留名罢了,只是他没有想到王挂花真会把孩子生出来。随着孩子的出世,他也就渐渐的远离了王挂花,但也只是远离王挂花的身体而已。

    实际上这孩子成为了一个把柄,钱万军在往后的日子里不得不帮王挂花。

    钱万军是村长,多少是有点权利。

    本身,钱家在村里势力最大,算是有钱有势,每次村里开会选举村长,他的票数最多,自己连续当了十多年的村长,村里很多的资源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他自己的儿子钱钟民在县里混得人模狗样,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和钱财,算是光宗耀祖了。

    王桂花在面对着村里一群色狼的暗地追求在做选择时,为何最终选择跟钱万军偷情?现在看来,跟钱钟民有很大的关系。

    她知道钱钟民在县里混得不错,而且他又是一个非常听话和孝顺的儿子,刚好钱万军是钱钟民的父亲,搞定他父亲,就等于搞定了钱钟民,为后面去县城发展铺平了道路,这确实对于自己来说是有很大的帮助。

    多年后回头看,这是对的。

    她在家生了娃便决定带着李二去了县城摆地摊做生意,这地摊买卖是得到钱钟民的大力相助。

    后来,他们在县城买房,也是钱钟民在背后帮了一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