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赘婿岳父吕布 > 011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011章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诸葛亮在荆州曾跟随名士司马微学习过一年。

    司马徽是名士,隐士,亦是一懒人,号水镜先生,懒得出世,懒得建功立业。

    培育的徒弟倒是在三国时期搅动了风云。

    正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诸葛亮也沾染了些许司马微的臭毛病“懒”,对于徐庶他有些印象,但不多。

    诸葛亮便由着性子,假装不在家,掩耳盗铃。

    任由徐庶的呼喊,诸葛亮只是驱动手指弹了弹衣袍上沾染的尘土,顺便又拽了拽衣角,继续醉心沉迷深思于如何取水和浇灌的问题。

    诸葛亮年少便经历近乎灭门的遭遇,明明是一家人,却因天灾、兵祸不得不分头逃难,寄人篱下。

    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已经分家独立门户,带着庶母和母舅逃难扬州,生死未卜。

    本以为依靠叔父诸葛玄便能安心精修学问,哪知靠天天塌,靠树树倒。

    诸葛亮尚未及冠,家中的长辈已经死的死,逃的逃,留下两个未嫁的姐姐和还是稚童的三弟诸葛均。

    临危受命之下,诸葛亮凭借一己之力,在宛城西郊卧龙岗谋取荒地一片,算是重新置办了一点家业。

    躬耕于南阳,不是说说,这一年半载,诸葛亮除了温习课业,便是和土地较劲。

    经济不独立,就谈不上能自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诸葛亮近期生活的写照。

    诸葛亮其实刚从地里务农回来不久,务农是很累的。

    颍川很有名么?

    还颍川徐庶!

    徐庶的音容相貌对他而言,颇有些模糊,想来也不是非见不可的人物,我若能破解灌溉之难,今年就能大丰收,给自己加餐个鸡腿,难道不香?

    本就身心有些疲惫的诸葛亮,学了司马微的臭毛病,我就是充耳不闻,尔等能奈我何?

    诸葛亮收敛心神,一时间无我两忘。

    徐庶明明看到一个身影背朝着自己,像是诸葛亮,但这人却懒得回头,看架势连往门口这里望上一眼的打算都没有。

    徐庶报上了自己的名号,本以为三弟诸葛亮会倒履相迎,然结果着实让徐庶有些尴尬。

    艾不易也颇有些新奇,毕竟传闻徐庶和诸葛亮的关系很铁才对!难道传闻不实?

    就算不是铁子,就是普通朋友上门,不应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么?

    徐庶强忍着尴尬,故作轻松的继续叩门,喊话道:“诸葛贤弟,昔日我们曾经一同求问于司马微大贤,我年长你数载,故自认算半个学长。带了些许薄礼来认认家门,还请开门叙旧。可有人在?”

    徐庶见那诸葛亮孤傲依旧,没有丝毫起身开门的意思。

    心里有气。

    区区柴门,岂能阻我?

    徐庶正打算负气暴力拆门之时,从正堂的屋内跑出一年约10岁左右的童子,一边跑一边嚷嚷着:“快让我看看,都来了什么礼物。若是趁我心意,我便引你们认识我的大姐和二姐,她们可是荆州有名的美人。”

    “你等,必然和庞山民和蒯祺一样,想借与我二哥同学的名分,先借口读书切磋,实际就是想和我那两位貌美的姐姐多说几句话,对与不对?”

    诸葛亮又好气又好笑,自家的三弟还真童言无忌,他此时还真淡定不了,别的不说就是两个姐姐的责备他就吃不消。

    正待诸葛亮准备亲自去开门之时,他的三弟诸葛均已经一溜烟的跑过去开了门。

    三弟诸葛均人小鬼大道:“可有礼单?快快给我,我亦是诸葛贤弟,我将礼单带去给姐姐她们先看看。”

    艾不易觉得有趣,便将事先准备好的礼单复件递给了活泼的诸葛童子。

    诸葛亮见事情渐渐不可控,连忙快行几步追了上来,板着脸训斥自己的三弟:“三弟不得太过骄纵,还不将礼单归还给客人。你的学问几何?你心里没数?可担得起诸葛贤弟?”

    童子诸葛均依仗大姐和二姐对他的骄纵,他丝毫不怕臭着脸的二哥,他一个假动作闪过二哥抢夺礼单的动作,随后一溜烟的往正堂屋内跑去。

    童子诸葛均边跑还边喊道:“诸葛贤弟,我哪就担当不起了?我看着徐庶颇为帅气,可比什么丑鬼庞山民和病秧子蒯祺好看多了。他若为我姐夫,我岂不是诸葛贤弟?略略略!”

    诸葛亮一脑门子的黑线,士族联姻哪能由着性子胡来。

    只是这三弟诸葛均,乃是母亲章氏用自己的命换的,故而日常难免有些娇惯。

    如此口无遮拦,实在是诸葛家的不幸!

    诸葛亮下定决心,等将徐庶等人打发走后,必找寻两位姐姐约法三章,不能再娇惯诸葛均这混小子。

    诸葛一族尽都英才,决不能培育出诸葛均这样贪利、不学无术的一头家猪。

    诸葛均童心未泯,看上去只有10岁左右,实际已经十三岁了,若是庶民之家,已经可以张罗寻求童养媳了。

    诸葛亮养气的功夫不错,几经人生大变之下,早已少年老成,不多时的功夫便神色如常,脑子极速的想着和徐庶有关的所有信息。

    哦,原来是他。

    这徐庶是自己好友石韬的朋友,自然也就是自己的朋友。

    说来,徐庶其求学目标,也是务要精熟。

    不过,徐庶本是寒门子弟,自己是士族子弟,相同的话语有,但不多。

    徐庶和自己结交时用的身份是徐福,后面才改的名叫徐庶。

    这样直接导致诸葛亮没能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诸葛亮心里暗骂直接说自己是颍川徐福不就好了?

    偏偏说自己是颍川徐庶,让自己平白烧死一个脑细胞,还因三弟的胡闹少不了事后被两位姐姐责备一番。

    此时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诸葛亮,心里有不少怨气,从而并没有表现出太过热情,只是用对待普通宾客的态度应付着徐庶等人。

    徐庶还以为诸葛亮务农太过耗费精力,从而精神状态不好,也没有察觉出诸葛亮的情绪异常,上前一步抓住诸葛亮的手客套了一番,又回忆了往昔些许求学的趣事。

    诸葛亮毕竟少年老成,心底的那点怨气上不了台面,索性对着徐庶的老母亲徐老夫人恭恭敬敬行了晚辈礼节道:“晚辈诸葛亮,见过徐老夫人。这几年家中遭遇大难,现临时在卧龙岗落脚,让老夫人见笑了。”

    徐老夫人自是从容应对得当,谈吐颇为不凡。

    让诸葛亮心里暗自赞叹,这徐庶还真是好命,有个如此明晓事理的老母亲。

    尤其是徐老夫人红光满面,由此推论出她的身子骨必定特别硬朗,让幼年丧母的诸葛亮颇为羡慕。

    徐老夫人又道:“我听闻我儿徐庶讲述,诸葛贤侄生活颇为不易。恰好我好大儿艾不易,敛财颇有门道。此次老身我,特意带来白银500两,彩帛、细麻布匹100匹,用于诸葛贤侄耕读开销。”

    “别急着推脱,我儿徐庶和大儿艾不易想要去投奔明主谋取个一官半职,故老身也要在诸葛贤侄这里暂住些日子。或者是数月,或者是一年半载。还望诸葛贤侄出面张罗,允许老身在这卧龙岗寻得一处荒地,盖上几间草芦和贤侄作个伴。”

    徐老夫人透露的信息量颇大,让诸葛亮愣住片刻。

    诸葛亮看到徐老夫人让家丁托起了木盘,木盘上有纹银50锭,一锭10两,正是500两纹银。

    诸葛亮士族子弟出身,并不是没有见过银钱,但500两纹银的现银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

    诸葛亮现在确实日子过的穷囧,之前还费尽心思的只求吃饭能加个鸡腿。

    这500两纹银对于以前的诸葛家确实不算什么,但对于此时的诸葛亮来说还真是雪中送炭。

    别的不说,单说他两位貌美如花的姐姐,不就因为迟迟拿不出体面的嫁妆,而导致联姻的标准一降再降。

    丑鬼庞山民和病秧子蒯祺都敢窥探他的两位姐姐了。

    诸葛家在荆州看似左右逢源,实际上是被群狼环伺。

    谁都想扑在诸葛家的身上撕咬血肉。

    这些荆州的豪族、世家就是看上了诸葛家的万卷藏书和诸葛历代传承精深治世的私学。

    两位姐姐已经打算破罐子破摔,欲牺牲自己为二弟诸葛亮谋取仕途顺畅无阻。

    从私人感情来讲,诸葛亮还是希望两位姐姐能找到如意郎君的,不必为了政治利益而拿自己的下半生幸福做赌注。

    蒯家如今是荆州头号文臣家族。

    但蒯祺实在是个草包,只是门第显贵,自己的大姐诸葛芷不止一次表态,想要用联姻换取蒯家对诸葛家的庇护。

    诸葛家实际就只有自己和三弟诸葛均二人。

    更何况,诸葛亮自己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才能能比肩管仲和张良。

    联姻的本质是资源和利益互换,诸葛亮作为诸葛家的现任家主,自然不愿轻易答应。

    自己利用姐姐联姻换取政治资源和大汉朝与草原部落和亲换取表面的和平又有何区别?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500两纹银不多,诸葛亮深知以徐庶的家底是万万拿不出如此多的现银的,想来是徐老夫人口中的大儿艾不易敛财真有些门道。

    要是能与徐庶交好,再与徐庶的老母亲徐老夫人互为照应,未尝不可一试。

    有了徐庶和艾不易的助力,他未必不能破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