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赘婿岳父吕布 > 012章 诸葛芷芳心暗许艾不易!

012章 诸葛芷芳心暗许艾不易!

    不过,还有一些细节,他还需细细思量。

    诸葛亮心有所谋,嘴上便热情许多,道:“徐老夫人还请进屋内喝上一碗热茶汤,此事我们容后商议。”

    诸葛亮亲自带路,引徐老夫人、徐庶、艾不易、囡囡、毛氏往草芦的正堂客厅走去。

    草芦并不简陋,分前院三间和后宅三间。

    前院三间分别是书房、正堂、客房。

    后宅三间分别是厨房、主卧、闺房。

    诸葛亮安排好徐庶和艾不易等人后,便匆匆来到后宅,让自己的小弟还有两个未嫁的姐姐出来帮忙。

    按道理,两个姐姐未出嫁,平素不应见外客,只需在后院操持家务即可,但徐庶并不是外人,还真算是他同窗的半个学长。

    诸葛亮算是给足了徐庶面子。

    让自己的二姐烹煮姜茶葱蒜汤厚待来客,三弟诸葛均擒住帮忙烧火。

    大姐则是拿着礼单,清点接收徐庶他们带过来的礼物。

    礼单上除了徐老夫人所说的500两白银,彩帛、细麻布匹100匹外,还有诸多的其他礼物。

    如此多的礼物堆放在正堂客厅实在是放不下,只能先屯于后宅的小院之中。

    还有就是徐庶来的突兀,招待宾客的食材无从提前的预备,此时连个像样的肉食都拿不出。只能,先将礼单全部接收下,再从现成的食材里挑选几样准备饭食。

    说来惭愧,诸葛亮是现任诸葛家族最落魄的家主,不单单连个烧火的侍童都没有,就算是厨娘也请不起,只能让自己的大姐身兼数职。

    ...

    ---分割线---

    说起来,这日是诸葛家在南阳寻常的一天。

    诸葛亮亲自带领一些卧龙岗本地的乡民在田野间耕作除草。

    大姐诸葛芷和二姐诸葛兰一个在晾晒藏书,一个浆洗衣物。

    三弟诸葛均完成一天的学业后,在前院和后宅跑来跑去挥洒无穷的精力。

    后宅的院子距离前院并不算太远,故而在徐庶和艾不易他们将马车和牛车停靠在前院的柴门前时,后宅的诸葛三人就知晓有客人来,还是不速之客。

    后宅的诸葛三人就打发三弟诸葛均去前院看看情况。

    没用多长时间,三弟诸葛均就带着一份礼单来到了后宅,说是二哥诸葛亮的同窗来和诸葛亮叙旧的,也不排除是图谋两位姐姐的美色。

    三弟诸葛均常听二姐诸葛兰念叨嫁人要嫁个丰神俊朗,不用为了钱权地位,去牺牲外貌人品。

    三弟诸葛均人小鬼大,深以为人。二姐这么漂亮,必须嫁给龙凤之资啊。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有了长相颇为返祖的庞山民做背景,现在三弟诸葛均看徐庶就颇为顺眼。

    三弟诸葛均对二姐一阵的挤眉弄眼谄媚道:“二姐,这徐庶才学应该比庞山民要好的多,是二哥的学长呢。长的帅!身体也健壮!二姐,不去瞧上一瞧么?”

    诸葛兰本就对庞山民骚扰不胜其烦,现在突然来了个更有才学更符合自己选郎君标准的,自是要偷偷过去查看一番。

    诸葛兰性格颇为火辣大胆,她不听大姐诸葛芷的劝阻,藏在前院的书房偷偷打量着徐庶,粗看之下颇为满意。就是不知道门户如何?可配得上自己。

    诸葛兰心猿意马的当口,诸葛亮带着众人往前院的正堂客厅走来,吓得诸葛兰如同做了坏事的小孩一般,手忙脚乱的假装在小院里晾晒藏书。

    ...

    ---分割线---

    诸葛家学深厚,藏书异常的丰富,不仅仅有竹简刻录的书籍,还有不少的卷轴锦书和珍贵的宣纸刻录的典藏。

    诸葛兰晾晒的就是锦书和典藏。

    诸葛亮并没有察觉自己的二姐神色有异常,而是说自己的同窗学长徐庶带了老母亲探访,可不轻慢。

    于是,在诸葛亮的安排下。

    诸葛家的每个人都动员了起来。

    诸葛均烧火的水平一直提不上去,但算是半个劳动力,起码不用煮茶的诸葛兰跑进跑出的抱运柴火。

    诸葛兰还是花费了不少心思,烹煮茶汤,用的是金陵特产的砖茶,还加了不少平时都舍不得放的姜蒜盐,撒上细细的葱丝,完美。

    只是让诸葛均端上茶汤,众人都说好。唯有她心仪的郎君徐庶微微皱起了眉头。

    诸葛兰鼓着勇气跑到前堂当面质问徐庶,她亲手烹饪的茶汤可有何不妥之处?

    徐庶只感觉先是一阵香风袭来,随后就是好听女儿家的声音在对他质问。

    徐庶在看清来者的相貌时,眼前这位小娘,身高有六尺有余,一张宛如名月一般的鹅蛋脸,眉目依稀和诸葛亮有些相似,生气的脸庞依然很俏丽,红润的小嘴,尤其是修长的眉毛剪地极好,双颊略施水粉,不由的暗自心动。

    或许是不忍心让眼前的小娘误会自己。

    徐庶有些慌乱的连忙解释,小娘子烹饪手法没有丝毫的问题,茶汤醇香味浓,不过这些日子喝惯了清香道茶,再喝这种厚味的茶汤,颇有些不适应。

    其实这葱姜蒜盐烹煮的茶水,艾不易喝的挺上头,毕竟这种味道和胡辣汤有些相像,口感也不错。要真是端上一碗唐时流行的油茶,他还真不一定能喝进去。

    现在的茶汤,喝着和高汤差不多,故而艾不易喝了后,没有露出丝毫的破绽。

    徐庶解释半天,诸葛兰不听,非要尝尝所谓道茶有何奇妙之处。

    于是徐庶抬出大哥艾畜,说道茶就是艾不易制作,让自己的大哥给大家展示一下茶道。

    诸葛亮也来了兴趣,喝个茶汤,还能品出茶道?究竟是何等的学问?

    艾不易表示从后宅小院将工具拿来即可。

    艾不易从衣袍里抽出一张黄色的符纸,又拿出限量版的自制英雄钢笔,把符纸作为便签纸书写了起来。

    艾不易作为美术艺术生,硬笔书法写的楷书堪比王羲之,顿时一手漂亮的字体,引起诸葛兰、诸葛亮、徐庶、诸葛均击掌叫好。

    艾不易觉得有些气氛不对,不就是写个便签么?

    艾不易吩咐童子诸葛均带上2个家丁先将自己所写的几种物件带过来。

    童子诸葛均连忙一溜烟的小跑,找到自家大姐,将手里的便签纸塞进大姐的手里道:“艾先生,要展示茶道,说是需要用上这几件物品。艾先生就是徐庶的大哥,说道茶算是茶的新喝法,长饮不但能清肝火,明眼目。还能辅助饮者平复杂乱的心绪,对于做学问很有帮助...”

    几样物件并不难找,因为所有的礼单物件都备注了编号,查找起来很轻松。

    一套紫砂壶茶具,一套铁皮小火炉,一套迷你的蜂窝煤,一套专用托盘,还有特别备注了道茶的铁罐子。

    待诸葛均带着几个家丁将这些物件扛走之后,诸葛芷怔怔的看着便签上的字出神。

    一手好字,很容易引起文化人的好感。

    偏偏诸葛芷就是士族里才能培养出典型的文艺小娘。

    古人语:见字如见人。

    一手好字,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与修养。

    从一个人的书法造诣上,能够看出这个人的学识如何,修养如何,品味如何。

    王羲之的书法对于文艺小娘杀伤力太强了。

    有“书圣”之称王羲之书法,堪称核弹!

    诸葛芷有些晕眩,她的心砰砰的跳,艾先生三个字进入了她的心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