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1997:风华绝代 > 第3章 艺术司

第3章 艺术司

    文化部艺术司司长李文忠刚到公办公室,便接到秘书通知,京城歌舞团的女歌唱家吴雪绒前来拜访。

    李文忠昨天就接到来电话,那一副欲言又止却什么都没说的口吻,他知道多是有事相求。

    虽然吴雪绒只是二级演员,且有十多年未见,但面子工作还是要搞,李文忠吩咐助理立即把人引进来,自己还亲自泡了壶茶等着。

    曾经做过多年邻居,他清楚吴雪绒的性格,这十几年没联系已说明两者不是同路人,现在找上门自然是相当重要的事。

    甫一见面,李文忠便笑着说:“雪绒啊,咱们可有十几年没见了吧。这是楷文?都成大小伙子了,一表人才啊!”

    吴雪绒挤出了笑容,还没来得及说话,吴楷文就主动开口道:“李司长好!”

    李文忠佯装不高兴,说:“什么司长,叫叔叔,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啊!”

    吴楷文也是打蛇随棍上,当即改口:“那我就不客气啦,李叔,一点心意,望您笑纳。”

    “客气了,来看叔叔还带什么礼物。”

    李文忠看了眼放在桌上的那盒子,冰岛长叶,心中不由一喜,要真是冰岛古村几百年老茶树上摘下来的,这东西还真不赖。

    他不急着谈话,而是招呼吴雪绒母子两坐下,亲自温壶、洗杯、纳茶、润茶、冲注、滚杯、点茶……最后将两小杯放到吴雪绒母子二人面前,请茶。

    “雪绒啊,见你给我带了好茶叶,想必品茶也算是个行家,先尝尝别人带给我的毛尖怎样。”

    李文忠摆谱归摆谱,这请茶的礼仪还是很到位的,就连茶具也挺讲究,小、浅、薄、白,一看就是功夫茶的爱好者。

    吴雪绒看到儿子应对自如的表现就很放心,莞尔一笑道:“在李司长面前,我哪是什么行家,还是让小文说说吧。”

    吴楷文用两指捻起一杯,先是闻了一下,轻吹两口后一饮而尽,最后将茶杯放到茶盘上,对着李文忠伸出大拇指:“好茶!色泽嫩绿隐翠,香气清高带有股熟栗子香,滋味浓厚耐泡。这一叶一芽外形完美,香气浓郁,只怕在信阳毛尖中也是特级。”

    李文忠微微惊讶,然后不吝夸奖道:“这的确是特级的信阳毛尖,想不到楷文还精通茶道,上次录音录像总社的王社长过来,还说绿茶寡淡。”

    李文忠可以调侃王社长,吴楷文却很不好掺和,只能说:“阳春白雪,下里巴人,各有所爱罢了。”

    “哈哈!”

    李文忠对吴楷文的表现很满意,相比于一头钻进钱眼里的王潇然社长,他更看重仕途前程,很自觉的把自己带入了吴楷文话中的“阳春白雪”。

    经过一番试探,他觉得吴楷文是个不错的小伙子,应该不会光是来套近乎的,于是直接开口问道:“昨天突然接到电话还有些欣喜,你们说今天拜访也我比较好奇,到底是什么好事让你们想起了十多年前的老邻居?”

    吴雪绒直接看向了儿子,吴楷文今天的表现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对人情世故的熟稔程度就不似一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更像是在社会上混迹几十年的老油条,反而把她衬托得有些事疏情淡。

    “李叔,艺术司负责文艺事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的实施,扶持主流价值观、具有导向性代表性示范性的文艺作品。这次来,是因为我有感于香江回归,写了一首主旋律作品,想请您斧正一下。”

    “哎,你这就是给我戴高帽了,你妈妈的是资深演唱家,再过两年说不定能升一级演员,有她为你把关,哪用得着我越俎代庖。”

    李文忠虽然嘴上这样说,脸上还是流露出一些自负的表情,以为这是吴雪绒在帮儿子谋出路,让歌曲登上某些官方舞台或推荐给一些大歌唱家。

    吴雪绒自身的能力是有,但京城歌舞团的平台还是太小了,一级很难评得上,她也没多大的能量去推荐。

    李文忠带着几分蔑视,不过当他看完吴楷文送上的稿纸后,面色很快变得严肃。

    都是从歌舞团出来的,歌曲的好歹他是看得出来的,就这么一首既帖主旨又合时宜的佳作,春晚都上得!

    吴楷文这小子居然有这样的能力?!!

    李文忠心惊之余,又想到了方才吴楷文说的“帮忙斧正一二”的话。

    正巧,这稿纸中第一句“婆娑”两个字都写错了,还是故意写错的!

    李文忠顿时明悟,这还真是来找斧正,而不是单纯求推荐的。

    这事完全挠到了李文忠的痒痒处,香江回归这事比春晚要大得多,一首赞美回归的歌曲足以让他的履历更加出彩。

    李文忠刷刷改了“婆娑”二字,又自然而然的把名字写在了词作者一栏,还发现吴楷文非常有先见之明的留了空格,把他自己的名字写在了后边。

    呵,这年轻人!

    李文忠对吴楷文又看高了一眼。

    半个小时后,吴楷文面带笑容的带着吴雪绒离开了艺术司,前往国家版权局。

    现在的版权局是在原先文化部出版局的基础上整编的,还未升级为高官,依旧保留着两块牌子,办公地也在文化部里。

    本来作品版权不该在这申请,但谁让吴楷文的稿子里有李文忠的名字呢。填写作品说明书,提交各种材料,文艺作品不同于其他专利,加上有体制内人士的加持,不过一会申请就通过了。

    《灯火里的中国》在版权局的信息为,作词李文忠、吴楷文,作曲吴楷文,演唱吴楷文、吴雪绒。

    吴楷文跟老妈在家里练过,发现只是用女高音来搭和声的话整首歌大气有余,温暖不足。

    最终吴楷文改回了双人合唱,选的是胡厦和王莉的那个版本,女的是民声唱法,男的是美通唱法,美声唱法通俗化,也就是音乐剧的主流唱法。

    吴雪绒直到离开文化部的时候人还有点懵,她完全想象不到这一趟居然那么顺利。

    李文忠已经说了,如果来得及,他会推荐吴楷文登上6月26号在水木大学举行的晚会,不行的话只能到国庆了。

    “九七恋曲·迎香江回归大型演唱会”是由文化部和央视共同主办的,已经是文化部党委成员的李文忠有能力也有动力这么做,谁让他成为词作者了呢,这可是个捞政绩的好机会。

    “怎么了,妈?”

    乘上公交往回走,吴楷文发现老妈的目光一直发虚,没有焦距,不由得开口询问。

    吴雪绒回过神来,看了儿子好一会,才叹息道:“你真的长大了,不声不响就把事都办妥,你妈都没出半点力,或者说我连一点忙都帮不上。”

    “谁说的,还不是您打了电话才联系上吗?”

    “唉,我也就能打打电话,给你介绍介绍人了,以后得靠你自个。”

    吴楷文挽着老妈的胳膊,“没问题,也不看咱是谁儿子。”

    “何况您也不是什么忙都帮不上,茶叶是您掏的钱,歌也还要您帮忙出力呢。”

    “嗯。”

    吴雪绒只是觉得孩子不需要她庇护,心中有些患得患失,转而一想孩子现在有能力了,心中却越发满足,于是脸上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吴楷文把脑袋靠在椅背上,想着怎么处理才打通的关系。

    今天碰到的李文忠以及李文忠提到的录音录像总社的王潇然社长都不是善茬,上辈子这两位可是都因为行贿受贿进去了,现在自己需要通过他们进场,却又不能走得太近,以免往后被牵连。

    哎,跟这些人打交道就是这样,如履薄冰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