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北宋末年 > 第三十八章又见方十三

第三十八章又见方十三

    诗曰:

    人生思绪易悲秋,花谢花开水自流。

    等候依然无一物,魂牵何必待花舟。

    观音殿阁逢知己,化羽方袍问九州。

    留得三鸾明后路,青山常在去孤愁。

    话说林冲怒气冲冲的拉着他妻子和锦儿这去。鲁智深也离开了。

    独留我一人站在了这观音庙,望着那坐在观音庙殿里的观音塑象,沉思不语。心里万般滋味而又无人诉说。

    “蔡姑娘,何故一人在此”一个青中男子的声音问道。

    转身望去,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硕,仿佛是山岳一般。他的脸庞刚毅而深邃,仿佛被岁月雕刻过一般,尽显沧桑与坚毅。他的眼睛犹如夜空中的星辰,明亮而深邃,透出一种智慧与果敢。他的头发乌黑而浓密,像是夜空中的一片云,飘逸而神秘。他的肌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仿佛是阳光下的土地,充满了活力和力量。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方十三。

    “方兄,不知您什么时候到这里的?”我对方十三拱手道谢:“上次多谢方兄为小女子解围,这里谢过。”

    “那谢谢什么,举手之劳的事情吗?”方十三说道:“我今天给朝廷运送一些“花石纲”,又听说这大相国寺有祭祀所以就过来凑个热闹。”

    “花石纲?……是什么?”我不解的问道。

    “朝延设立应奉局,“应奉局”把搜罗到的奇花异石等珍贵物品分成若干组,一组称为一纲,分批用船运为了往汴梁,叫做“花石纲”。运送“花石纲”,大批船只被征调到江南。沿途更不知拆毁了多少水闸、桥梁,甚至凿通城墙。”方十三解释道。:“太大的石头,江河中无法装运,就取道海上。有时碰到风浪,船只覆没,冤枉死的人不计其数。东南半壁怨声载道,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异常尖锐。”

    “听说方兄不干漆树生意吗?怎么也运起这“花石纲”了?”我继续问道

    “我早些年在青溪县,新安江傍以种漆树为业。”方十三回忆道:“后来得罪帮源一霸的方庚,又流落到至朝延卖劳力了。”

    方庚是帮源一霸,其父方有常是大米商、大地主,又是“大朝奉”兼“里正”。方腊在这个恶霸地主的家里受到残酷的压迫剥削,心中埋下了反抗的火种。

    (注:“大朝奉”即“大掌柜”,“里正”相当于解放前的“保长”。)

    “您觉得这朝延如何?”我沉思一会还是向方十三问道。

    他放眼观看了下四周道:“朝有六贼秉承圣上的旨意,设立了一个“西城括田所”,疯狂掠夺农民的土地。十年之中,他们掠夺了三万四千多顷民田。如朱勔一家,就霸占了土地三十万亩,每年收租十多万石。广大农民则流离失所。

    他们除了括田,还一再借口“租课太轻,不足于用”,下令“添立租课”,以满足他们荒淫无耻的享乐需要。其中仅茶税一项,就比宋代初期增加了一百三十多倍。”

    这六贼是宋徽宗赵佶(ji)登台后,重用大坏蛋蔡京、王黼(fǔ)、童贯、梁师成、李彦和朱勔(miǎn),对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老百姓骂他们是“六贼”。

    “而他们一伙反动统治者,用搜括来的人民血汗钱,在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大兴土木,修筑宫殿林苑。如一座“万岁山”(后改称“艮狱”),方圆十多里地,一片“楼殿相望”,点缀着奇花异石,极尽荒淫无耻之能事。

    为了给“万岁山”搜括奇花异石,专设了“苏杭应奉局”。朱面等一伙贪官污吏便乘机大肆掠夺财物,见到老百姓家里有好东西,立即指挥公差如狼似虎地去抢。”方十三对此非常气愤:“辛勤种漆的农民终生难得温饱;每年,他们生产的成千上万斤漆料,全给封建统治者榨取去油饰楼台亭阁、家私和棺槨。他觉得这世道非改变不可!”

    朝延对内拚命掠夺,对外屈辱投降。每年要把数以百万计的银、绢送给北方辽和西夏的君主和贵族,以求“和好”。这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人民强烈不满。民族矛盾又加深了阶级矛盾。

    “但是,怎样改变这不公平的世道呢?”我心中沉思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