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穿越北宋末年 > 第三十九章后路

第三十九章后路

    但是,怎样改变这不公平的世道呢?”我心中沉思道。

    当地农民起义的英雄事迹给了我很大启发教育。原来,唐朝初年,有位叫陈硕真的妇女,就在睦州(今浙江建德县)发动起义,自称“文佳皇帝”,反对封建王朝。

    陈硕真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英雄的故事却在当地广泛流传,在宋代青溪帮源洞还保留着“万年楼”等起义遗迹,激励着后代的劳动人民继续战斗。

    “我亦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我看了看方十三说道。

    反正这方腊左右都是要反的,何不为我所用。

    “何事,尽管说来。”方十三问总道。

    “我有一教,曰:明教。源于波斯国,唐时传至中土。当时称为祆教。唐皇在各处敕建大云光明寺,为我明教的寺院。我教教义是行善去恶,众生平等,若有金银财物,须当救济贫众,不茹荤酒,崇拜明尊。明尊即是火神,也即是善神。”我半真半假的忽悠方十三道。

    这明教史书上确有记载,早期叫摩尼教。后来到宋传为两系,但天知道他们在哪里。

    “明教宗旨光明正大,关心世人疾苦,救济贫众,行善去恶,众生平等。”方十三从复一变然后又向我道:“那你是何人?”

    “我乃教中圣女,上通摩尼之圣意,下传摩尼之光明。你可愿入我教。”我回复方十三道。

    方十三思虑了一下道:“好,我愿入这明教,不知圣女可有摩尼指示。”

    我便假托唐代袁天罡、李淳风的推背图,编了四句话,云:

    十千加一点,冬尽始称尊。

    纵横过浙水,显迹在吴兴。

    十千乃是万,再加一点便是方字,冬尽乃为腊,“称尊”二字,无非就是南面为君的意思。这等的诗歌只不过乃是愚民罢了。

    “从今天起,你就改名方腊,去南方传教收徒受众。“食菜”为教信,以头巾分等级。”

    我现将摩尼教经传于你,经曰:初际者,未有天地,但殊明暗。明性智慧,暗性愚痴,诸所动静,无不相背”。认为在过去,还没有天、地,光明和黑暗就互相对立。“中际者,暗既侵明,恣情驰逐,明来入暗,委质推移。大患厌离于形体,火宅愿求于出离。劳身救性,圣教固然。即妄为真,孰敢闻命?事须辩析,求解脱缘。……”

    这一讲就讲到了日落黄昏,也亏的我上学时不务正业,没事的时候就喜欢看一此奇文怪事,要不然今天都不知道怎么把方十二给骗下了。

    这摩尼经认为现在黑暗已经侵入光明的领域,光明为了自卫,就要把黑暗驱逐出去。“后际者,教化事毕,真妄归根。明既归于大明,暗亦归于积暗。

    二宗各复,两者交归。认为到将来,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光明和黑暗绝对分离,各保其原有性质。

    这与中国古代阴阳五行理论相似而又有不同之处。

    方腊为人豪爽,善于拉拢人心。青溪一带盛行摩尼教,当地信众颇多。方腊于是利用摩尼教为旗帜凝聚人心。这些都是后话。

    话说琴音,这狡兔还有三窟呢!这方腊算是琴音第一窟吧!

    关于“狡兔三窟”的故事,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说。相传在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孟尝君的人,他在家里养了很多门客。这些门客中有一个人非常聪明,他经常给孟尝君出谋划策,帮助孟尝君解决了许多难题。有一天,这个人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才能保全性命,我们也应该像狡兔一样,不能只有一个安身之处。”孟尝君听了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开始四处寻找藏身之地。

    孟尝君找到了一个山洞,他觉得这个地方非常隐蔽,非常适合藏身。于是他就把这个地方当作了自己的第一个窟穴。但是没过多久,他就发现这个地方虽然隐蔽,但是地势险恶,容易遭受攻击。于是他又找到了一个更加隐蔽的地方,作为自己的第二个窟穴。然而,他还是觉得不够安全,于是又继续寻找第三个窟穴。

    终于有一天,孟尝君找到了一个非常隐蔽、地势险要的地方。他觉得这个地方非常适合藏身,于是就把这个地方当作了自己的第三个窟穴。从此以后,孟尝君就把自己的财产和门客都安置在这三个窟穴里,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