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灭清:从活捉皇太极开始 > 第五十六章 鞭鞑下属非我愿

第五十六章 鞭鞑下属非我愿

    本次会议的规格比较高。

    成山卫正千户以上所有官员参加。

    在卫城的所有副千户和部分百户吏员一并参加。

    官和吏这两个群体自古存在,老早的时候吏只是官府养的临时工,吃的地方财政。到了大明制度越发完善,官和吏职责分工也更明确,官主决策,吏主事务。

    通俗的说,就是当官的负责动嘴。

    下面的小吏则负责干活。

    可别小看吏员,就拿成山卫来说,成山卫的文件起草、档案管理、财务、司法这些要害部门,可全都掌握在那些吏员的手里,虽然不能当官,但权柄一点不轻。

    这次来参会的都是吏目厅的大使。

    也就是部门负责人,比如负责财务的司财大使。

    再比如负责司法的司狱大使。

    济济一堂几十号人,这座临时宅子客堂都快装不下了。

    周启是最后进来的,总不能让他先到等这些人。

    他进来的时候,所有人起身行礼。

    “免礼吧!”

    周启摆了摆走,等他坐下后,一众官吏才落座。

    按照品秩大小,依次往下排。

    指挥使丁良和同知佥事在前,余者皆依次往下。

    众人个个神色严肃,搞的像开生活会一样。

    实则心里都在疑惑,这位破虏侯搞这么大的阵仗干嘛?

    刚来就破了一笔财,前几天又大出血。

    为了捂住渔民盖子,又凑了万两银子,指标分配下来,不少人心疼的暗地里骂娘,一年白辛苦了,老话说破财消灾,银子送出去,心里自然安稳下来。

    虽然不清楚这位爷劳师动众的召集大伙要干嘛!

    但心里却并不怎么担心。

    胡明志坐在人群中,看着坐在上首的周启,心里很是失望。

    原以为这位侯爷能体恤军民,谁知道转头就又收了一万两银子,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相信勋贵会体恤渔民,任务分下来,自己被派五十银,为此又欠下了一笔外债。

    那个失望愤怒就甭提了。

    这些杀千刀的权贵。

    个个都是戏子,人前说一套,背后做一套。

    周启扫了一眼堂下官吏,清清嗓子道:“给大家通报个事情。”

    大伙纷纷竖起耳朵,都做洗耳恭听状。

    周启便道:“我已经上奏陛下,成山卫诸君忠君体国,捐银一万五千两,用作新政试点及开荒兴水利,想来圣旨不日便到成山卫,诸君皆有功于社稷。”

    什么?

    众官吏一个个听的瞪大了眼睛,以为自己听错了。

    上奏天子?

    这等事能告诉皇帝?

    你丫的就不怕皇帝怒而问罪吗?

    大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一个个张着嘴,眀着眼,说不出话来。

    真惊呆了。

    贪了银子,转头就告诉了皇帝。

    简直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唯有胡明志猛地抬起头,一脸的惊讶。

    又是意外又是不可思议。

    破虏侯把贪污受贿之事上奏给了陛下?

    而且打算拿出收的银子开荒田修水利?

    这可是好事啊!

    大大的好事情!

    原来自己误会了破虏侯。

    侯爷还是能体恤军民的,竟然将官员送的银子拿来开荒修水利,实大仁大义,可笑自己先前竟以为侯爷也是贪得无厌之辈,着实是惭愧。

    周启没给这些官吏思考的时间。

    说是讨论要事,其实根本就没什么好讨论的。

    他今天就是召集成山卫官吏来宣布一下决定。

    没打算要听取意见。

    周启直接下令:“诸君捐献的这笔银钱主要于开荒和兴修水利,成山卫土地肥沃,然可耕之地却不足,各所防守下去统计,看看辖区内有多少可以开荒的垦地,报到守备府,指挥使总负责,同知和佥事协助,尽快把这件事办好。”

    “另派人勘察地形,看看哪些地方可以修建水库,尽快拿一个方案。”

    “再统计口众,看看有多少人愿意开荒,凡愿开荒者,皆赐以官户,所开荒田皆免三年税赋,地归其所有,且开荒一应钱粮守备府承担,银子不够我会想办法。”

    “这所寨清点军士,裁老弱,择其壮者操训,何为壮,年龄十六岁至四十岁,余者发还安置,可开荒屯田,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名册报到守备府,不得有空饷。”

    “各寨所的水军战船去哪了?为何不曾见到?给你们五天时间准备,五天后,我要检视水军。典册中记载,嘉靖年间三个千户所共有大小十八艘战船,这些年九艘不堪其用,报了损坏,还有九艘呢,我要看到剩下的这九艘战船。”

    “最后提醒下诸君,我这个人很好说话,把差使办好,什么都好说,若事不尽心,就别怪我不讲情面,鞭鞑下属非我本愿,只望诸君能忠君体国,勿贪渎,做好分内事。”

    一大堆事直接安排下来,完全就不容人置疑。

    直接命令,没有半点商量余地。

    而且赤裸裸的威胁,鞭鞑下属非我本愿……

    这还是人话吗?

    非你本愿,那你为何鞭人县令?

    丁良脸色难看。

    同知姚光年和佥事唐文享脸色一脸肃然。

    下面的官吏们在看他们的脸色,却是什么也看不到,心里纷纷犯了嘀咕,这破虏侯如此霸道,不让捞银子,还得把事做好,是不是想的太好了?

    不知几位大人是何想法。

    奈何个个一脸严肃,什么也看不到。

    皆官吏皆寻思,以后应该如何做事。

    但破虏侯野蛮,动不动就抽人鞭子。

    明着抗拒肯定不行,大概率会被抽鞭子。

    连县令都敢抽,没人觉的自己能让破虏侯有所肆忌。

    跟一县父母官相比,卫所官员还真的不算啥。

    县令代表的是庞大的文官群体。

    而卫所官员却佬佬不疼,舅舅不爱。

    别看品级很高,防守千户官都是正五品。

    其实根本就不值钱,就算被破虏侯鞭了,也没人会替他们做主。

    具体该如何做,可得好好思量。

    回头还得问问几位大人的意见。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都散了吧!”

    周启宣布完决定后,直接宣布散会。

    根本不给一众官吏发言的机会。

    从这里离开后,丁良和同知佥事立马召集官员商议。

    该如何落实破虏侯交待的几项工作。

    周启把刀子递到了皇帝的手里,但同时也捏住了大家的七寸。

    这就好比,你刚给领导送了一笔钱,想拉领导下水。

    结果领导转头就把钱交到纪委。

    就说草不草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