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看大海 > 四十九、海口夜市折射出海南菜系

四十九、海口夜市折射出海南菜系

    四十九、海口夜市折射出海南菜系

    春节过后,妻子,女儿和女婿,亲家俩口子回去上班,又剩下了我一个人。

    我又开始一个人的旅行,按照原来规划的环海环岛路线,我骑车去海口。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独特的风景、人文、传说以及食物。所谓衣食住行,历来缺一不可。每到一个新的城市,除了观赏它的风景和文化之外,都会格外地关注这座城市特有的美食。

    游离在海口城市之中,看城中的街,看城中的人,看城中的风景,品城中的茗茶,尝城中的美食。

    当我行走在这些街道上,心里不断地呼喊着,原来一个城市真的可以形容为“有气质”,每一条街道都像是电影中的画面。就连路上的老太太都是那么优雅,更不用说那些拿着画板、穿得个性而典雅的年轻女人,甚至连拿着咖啡杯匆匆赶路的上班族都显得别有韵味。周围那些奶白色的欧式大楼,雕刻精致的窗台栏杆,一长串我所不知道怎么发音的街牌都让我感到巴黎的气质。虽然我是格格不入的,但也无所谓,游客只是一个过客,一个陌生的并不重要的插曲。来过了,不留痕迹;离开了,

    每当夜幕降临,在椰城HK市的几处繁华路段上,就有一些经营者摆好干净的桌凳,支起炭火通红的炉灶,把锅碗瓢盆敲得叮当响,这就是HK市的晚间一景——“饮食夜市”。它吸引着大批过往的行人,特别是对初来椰城的游客来说,是品尝南国美食小吃的好去处。

    放眼望去,各种小商小贩塞满整条街道,人声鼎沸,游客就像蚂蚁一样四处蠕动,整条街洋溢着一股混合了大杂烩食材的气息。

    总算看到一家餐馆,自助餐厅,门居然开着,我马上走进去,我们都喜欢自助餐厅,便宜,可以拼命吃,把肚子吃成皮球才离开。餐厅弥漫着香气,桌子上放了一排不锈钢餐锅。拿出了一本菜谱,翻开来,老板很热情洋溢,带我过去看,掀开一只锅,是热气腾腾的白香肠;再掀开一只锅,是热气腾腾的红香肠;再掀开一只锅,是热气腾腾的黑香肠。离开自助餐厅,又饿又累,懒散地向前走,现在搞明白了,所有的餐厅,都是六点半才开饭。还有一小时,怎么熬呢。

    逛到一个烤鱼摊,停了下来。红红的炭炉上面,挂着一排鱼,这鱼我认识,海里的花青鱼,皮肤光滑如丝,花青如画,清蒸,肉很香醇。

    游客来到新港码头,可见夜色中一串灯光,十来个摊点沿街一字摆开,“有伊面,有面条”,“请这里坐!”经营者的呛喝声抑扬顿挫,句句韵味十足,使行者明白这儿是伊面摊。伊面最适合那些刚渡海登岸的旅客,一碗伊面既经济又可口,且充饥又解渴。

    一进得胜沙路,一股猪蹄的香味扑鼻而来。得胜沙路素有“猪脚店街”的美称,街上开设着100多间猪脚店铺。夜晚的店铺间间灯火辉煌,有的门前挂着巨幅灯帘。

    行到大排档外,游客便算大开眼界了。在各处的饮食大排档里,顾客想吃什么就点什么;要方便的,有青菜蛋汤、麻辣豆腐、青椒肉丝、盐水煮鸭等等;要高档的,有海鲜火锅,对节大虾、海蛇青蟹、白汁羊肉、野味山鸡等等。酒水饭菜,品种多样,任人随意选择。要甜、要辣、要咸、要淡,尽可自己调配。

    饮食夜市遍布海口各处,每天晚上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以后。吃夜宵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白天在大特区快节奏的工作岗位上拼搏,紧张得连坐下吃顿饭的功夫都没有,经常吃盒饭对付,晚上忙完了工作正好轻松一下,用不着上高档宾馆,就近吃点什么就行。开快餐馆、大排档的老板们则看准这个黑夜市场,把炉火烧得通红,勺锅敲得叮当响,既方便了顾客,也富了自己。

    除此之外,还有像藤桥排骨、临高乳猪、椰子八宝饭、南瓜饭、和乐蟹、文昌鸡、东山羊、黄流老鸭等,都可算是极为有品位的地方上美食了。其中,黄流老鸭我可是百吃不厌,味道真的不说了,按照四川人赞赏某种东西时大叫的那一句:“那味,简直霸道惨了!”我比较喜欢白斩的,味道醇厚,如果再放点辣椒丝,小葱,花椒粉,蒜泥,或石磨麻油,或炒芝麻,味道就更不用提了。稍微不足的,就是昂贵了一些,通常情况下,都是近三十元一斤,某些地段接近四、五十元一斤。可惜你不在,不然,即使价格如何离谱,我也要请你美美地吃一顿。除了美食,在三亚比较流行的小吃主要有港门粉、酸粉、抱罗粉、黑豆饭、粽子、清补凉、竹筒饭、鸡饭、椰子饭等。竹筒饭和椰子饭不错,价钱也公道。

    小吃虽“小”,却往往是一个地方,一座城市饮食文化的标签,也可以说,饮食文化的深厚根基,往往就是由众多的小吃来打下的,最著名的,就是成都的小吃,可以这么说,川菜系列之所以能名扬天下,那些街头巷味的各类小吃,是功不可没的。

    海口也是一样,夜市折射着海南菜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