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陪你一起看大海 > 五十、打边炉

五十、打边炉

    五十、打边炉

    “打边炉”是海南人最得意的饮食杰作之一,也就是内地常说的“吃火锅”。海口人“打边炉”的历史是很悠久的,且名目繁多,花样更新。老辈人常按季节不同,分其为“春炉”、“夏炉”、“秋炉”和“冬炉”,但这种叫法也使讲究时效的现代人不习惯,后来有人干脆就叫“四季炉”,即“四季火锅”。

    到博鳌的第二天,好朋友老陈知道我来到博鳌,从三亚赶来看我,五个人中午吃了一顿海鲜大排档,在室外的一开阔处,地凹凸不平,摆着五六十张桌子,己来了不少人,到处冒着热气腾腾的火锅热气,混杂着新鲜的海鲜味,味道很吸引人,勾起了肠胃的欲望,肚子瞬间不争气地咕噜咕噜地响起来。寻了三处空桌,因地不平,桌子要么倾斜,要么不平,或者摇摇晃晃,椅子也破旧的支离破碎,坐下来颤颤巍巍的,就这样的条件,还有这么多的吃饭,看来真是有吸引人的地方。这里的火锅海鲜,每人平均五十块钱,有海鱼,海蟹,虾,贝,螺等,量大花样多又新鲜,说话间,一个晒得黑手乎的四十岁的中年妇女,手里端着两个大牌子,里面垒着高高的食材。因为重,她端着吃力地走来,给我们桌放了一大盘,二话不说,又风风火火地走到另一张桌子,放下另一盘,如释重负的转身快步走开,为下一桌准备材料。电磁炉开到最大,不到几分钟,锅里的水开了,老陈吃过,有些经验,知道程序和下料的先后顺序,下了三种不同的鱼块,剥了鳞去了内脏,剁成拳头大小的鱼块,让我看不出什么鱼,叫什么名字,一会鱼在沸水中漂上来,老陈妻子刘女士说:“可以吃了,水沸即熟,嫩吃鲜“。几人筷子下锅,捞上几块放在碟子里,粘着用油、醋、酱油、有、小红辣椒、小酸桔汁等拌成的调料,又鲜又嫩,又有调料的五味,味蕾立刻打开,嘴里有着酸、甜、香、辣、鲜的各种味道,真是享受。接着又先后下了蟹、虾等海鲜,味味不同,个个好吃,吃了近一个小时,肚子撑得满满的,头上冒汗,嘴里流油,肚里脂膏,很爽。

    这一桌餐仅260元钱,席间我开玩笑说,真是很便宜,放在西安,那两盘虾就能值这个价钱。

    隔了几天,以前在一个单位工作的迭女土,也在海南玩,打电话让我到小镇去吃文昌鸡。哈哈!海南文昌鸡我只听其名,还没吃过呢,正好可以尝一下是否如传说中的那么嫩滑流香!

    文昌鸡列为海南“四大名菜”之一,而且是驰名中外的一道名菜。其肉质滑嫩,皮薄骨酥,香味甚浓,肥而不腻

    饭馆离我们住的地方有六七百米天之,在镇政府对面,门面不大,里面坐满了人,店门口挨着马路又露天摆了四桌,还满足不了前来就餐的客人,有八九个人排队等着。我们是早晨八点多预订的。

    文昌鸡的祖先,据说发源于海南岛文昌县的潭牛镇天赐村。村里有几棵大榕树,树籽满落地上,鸡只吃进肚里,从光绪年间开始,一代代的生化作用之下,就逐渐养成了今天这身材娇小,毛色光泽,皮薄肉嫩,骨酥皮脆的优质鸡种。

    锅里的汤水有椰汁,白而浓郁,桌子上摆了十几种调料,我每样取了一点,调料碗就装满了,还未吃,已冒着香浓的味道。服务员揭开锅盖,将一大盘洗净切好的鸡,倒进锅里一半,煮了约十分钟时问,说:“好了,可以吃了“。我纳闷,我们老家吃鸡要煮几个小时,这才几分钟,能熟吗?

    夹起一块沾着调料,差点吐出来喊一声“哇塞!“真的,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鸡呀!肉质鲜嫩,滑腻,香溢,可比下口北的嫩炒羊羔肉。我一个人吃了足足一斤多。

    几个人,围着桌子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火锅的汤味与烤肉的香味交杂弥漫,调料又挤进丝丝香竦,逗笑与闲谈的声响混杂交汇火漫了上来这人间烟火太美妙了。

    后来,我尊敬的梁助理领导,还有赵总,又多次相约去吃饭,把海南的火锅尝了个遍,领略了“打边炉“的各种风味。

    “打边炉“饭前先喝汤,海南岛气候炎热,人们白天外出工作或劳动,身体中的水分损耗多,故需要大量补充水分。因而“饭前先喝汤”便成了大多数海南民众的饮食习俗,它与北方人的饮食习俗是有区别的。二是饭后再喝汤。先是尽情地享用可口饭菜,饱餐之后,才开始喝汤。这种人喝汤的时间和吃饭的时间差不多一样长,不喝汤,算没有吃饱、吃好。

    北方人请记住哟,去海南观光作客人,若主人邀请你吃正餐,用饭之前请你喝一小碗汤,可别惊诧哟。

    据说,在HK市旧城区中心,有不少打边炉的好地方。十家八户摊主,不竖门牌,没有店名,唯有沿小街而排的方桌小凳。每张方桌上安一尊小泥瓷烧炉,用铁皮围着,烧炉里压着黑黑的木炭,烧炉上再放置一个大口的铝罐子,里面盛些半开的鸡汤、肉汤,待顾客三四人一拨儿来了坐定,小老板立即往炉子里添些木炭,挥几下竹扇,炉内的火焰便呼啦啦冒起来。小老板接着将小碗小碟围炉子摆一圈,里面的肉菜依顾客点数而定,牛、羊、鸡、鸭、鱼、虾、蟹肉等肉食;冬瓜、生菜、萝卜、冬菇、豆腐、杞子等菜食,应有尽有。顾客可以随意往炉上的罐子里下肉菜,酸、辣、咸、淡随客人所好。人人都能吃得有味,吃得满意。

    其实,打边炉的最高境界乃是清水锅底。由于汤底本身就清淡,所以对下锅涮烫的食材也要求颇高,如纤薄透明的鱼片、生龙活虎的海鲜、从菜园刚采摘来的蔬菜等。清水锅底的魅力在于,它忠于食物的原味,这也可以看作是广东人对打边炉所用食材的态度——坚持一个“鲜”字。

    甜酸苦咸鲜,味蕾能感觉到的五种基本味形成了味道的大千世界,但压阵的就是一个鲜字。广东人在打边炉时,把“鲜”奉为“圣旨”,鱼要鲜滑爽脆,牛肉丸要“弹牙”,蔬菜要油绿清甜,尤其是对海鲜原料,更是爱恨交织,即使是烫过了一点点,也是一种罪过。这一点在粥水锅底里尤为明显。粥水锅底的门派很多,有的是稀饭派,能实实在在地能看到米粒;有的则要熬得细滑不见米,称作“毋米粥”,细腻温润。但无论是哪一派,都是师出同门。食物一旦是沾染上这些粥水,那就像勾了芡一般,在涮烫时不易烫老。往一锅白开水里放入党参、黄芪、银耳、枸杞之类的常用药材,让其同排骨一起熬煮,便能熬出一锅上好的清补凉汤锅底。再说涮烫的食材,必不可少的是鸡,等清补凉汤锅底一开,便把上好的三黄鸡、清远鸡下锅,焖上两三分钟后,便可将鸡块蘸着用酱油和辣椒圈调的蘸汁来品尝,轻咬一下,就能感受到鸡的肉质嫩滑、皮质爽脆。这还不算是完成了打边炉的开场戏。当你吃完鸡肉,再舀一碗锅里的鲜汤来喝,打边炉的第一步才称得上是圆满。由于“打边炉”的叫法未免有点不雅,于是“火锅城”便应时而生。在HK市金龙新村,有一家“金龙火锅城”,每天嘉宾满座。那里最受人欢迎的是富有琼岛风味的“海鲜火锅”,主料均选用琼岛名贵海鲜产品,如斑节对虾、石斑鱼片、梅花海参等,选料精细,新鲜明艳。汤料用20余种佐料配制而成。另外还配以岛上所产的时令菜蔬。“海鲜火锅”的特点是色、香、味俱备,且营养丰富,它给海南餐饮业增添了无限风采,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慕名前去品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