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吴钩行 > 第14章 安西老屯兵

第14章 安西老屯兵

    第14章安西老屯兵

    话说降了吐蕃的刘明志三人跟着百夫长直•司如贡堆欢天喜地的回到南城后,随后向百夫长讨要出卖上官杨参的赏格,没想到上面说顶多三十两,并且还有二十两需要等千夫长回城之后才有可能发下来。三人私下里咒天骂娘,但也无可奈何。刘明志又提出不愿从军,结果险些被直•司如贡堆一刀砍了脑袋,当然,直•司如贡堆念其有功,准允三人可以休沐三日,回家拜见双亲。

    雄姿豪迈的姑墨州治南城,周长近四里,是白马河西岸重要的城池,大唐时,对拱卫安西都护府首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南城为中心,周围大大小小的城池、戍堡、烽燧、寺院林立。大城屯田有五十公顷的(五千亩),屯兵两三百至近千,小城戍堡则屯田二十至五十公顷不等,屯兵六十至一百二十。大量屯兵家属、各地商人、龟兹与姑墨人、佛家僧众居住在城内城外,形成了一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和谐景象。

    屯田的产出,基本满足了唐军的粮草供应,繁荣的丝绸之路又为安西都护府带来了丰厚的税收,因此,民众赋税的压力并不大,更愿意拥护这个朝廷。也正因为大唐国力强盛,民众皆能安居乐业,这种较周边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繁荣的社会经济,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长安朝廷则以开放、宽容的胸怀吸纳,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

    然而,近十年来吐蕃不断侵袭,尤其两年前大举入侵之后,一切都变了。

    自去年初南城陷于吐蕃,残余唐军逃亡伊罗卢城后,跟随大军逃脱的刘明志还没有回过家。再次回到南城,已经有了些陌生!街道还是以前的街道,两旁还是熟悉的房屋,但似乎街道上多些了落叶与粪便,也无人打扫,房屋也似乎破败了些,原先到处乱窜的孩童个个躲在门后,借着门缝偷偷观察外面行色匆匆的路人。

    与两名军兵告别后,刘明志快走百几十步,又拐过一道弯,前面的一处小院落,便是自己的家了,多少个夜晚,这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意如此近的出现在眼前。

    高低不平、底层垒石上层黄土筑成的低矮围墙上,有几根枯草在风中摇曳;再望里看,平日鸡鸭满院跑到处拉屎令人烦不胜烦的院内,如今空无一物。但这些都无法影响刘明志按捺不住的激动心情,他颤巍巍的轻扣小院门扉:“父亲,孩儿明志回来了。”

    不一会,听到屋里传来咳嗽声:“志儿,真是你吗?”

    几乎只是一眨眼,皱纹满脸、年迈的父母从正堂走出,削瘦脸带菜色的妻儿也出现在西厢门口。院门其实是没有关的,刘明志潸然泪下,三步并作两步入内,然后双膝直接跪地便拜:“孩儿不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年多不见,似乎苍老了十岁的老父刘玄进老泪纵横的扶起跪在地下的刘明志,粗糙的手抚摸着刘明志的脸庞:“儿啊,一年零七个月前,你随大军撤往龟兹,这一年多过得咋样啊,你看你看,都瘦了,来来来,快快进屋,外面冷!”

    待父母坐定后,刘明志一一作答,期间多少惊险引得家人唏嘘不己,刘明志内人更是暗自掩面,泪如泉涌,只有他的一对孩童对父亲的意外归家开心不己。

    刘玄进似突然想起了甚么,他疑惑不解的问:“儿啊,如今西域已是吐蕃的天下,这南城也被吐蕃占了一年有余,你是唐兵,如何能安然回南城?”

    刘明志想了一想,决定还是如实禀告,于是,将如何打探军情、被俘、出卖上官、领赏的过程一一交待,并将十两银子双手奉上:“父亲,如今孩儿已是蕃军了,在家休沐三日,便要归营。。。。。。”

    “啪!”一个巴掌火辣辣的扇在了刘明志的脸上,此刻,他的老父神色大变,须发贲张的他浑身颤抖不止,又一把甩掉银子,气得满脸通红语无伦次的大声怒道:“你你你。。。。。。好个唐人败类。。。。。。好个败类,出卖上官,卖主求荣,你你你。。。。。。你这个逆种。。。。。。。我打死你!”

    他这一怒骂,左近邻居也探出头来,尤其他的老兄弟李明达,直接奔到院内,拉住刘玄进:“啊,原来是明志侄儿回来啦,老哥,你这却是为何?”

    “都入屋内说话罢。”刘玄进见李明达前来,语气稍稍缓和,一边走一边重重道:“我刘氏世代为军,虽在边地,但衣食无忧,可谓累受唐恩,可这逆子,身为唐兵,不思精忠报国,竟然出卖上官,反身为蕃军爪牙,当真气煞我也!”

    “安西自陷吐蕃以来,民众皆苦不堪言,每日劳作耕种所得,七八成被吐蕃人掳去,我等汉民衣不裹体、食不果腹。吐蕃又视我等为奴,任意宰割,甚而随意捕杀。这等日子,当真是活腻了。。。。。。”

    李明达赶紧一把扯住刘玄进,沉声道:“老哥哥,快莫再提,快莫再提啊,小心墙壁有耳!”

    刘玄进“哼”了一声:“可惜我年事已高,再放到三十年前,必操刀杀敌,卫我国土家园,才显我安西屯兵本色。志儿,这才是唐军的气概,你如今却做那蕃军,可恨,实在可恨之极,我没有你这个儿子!!!”

    刘明志脸色尴尬,只杵在一旁并不言语。这时,院外声音响起:“老哥哥,是明儿回家啦?”

    一听便知,这是刘玄进当年还是南城屯兵时的上官与好友,分别是蔡明义、白苏毕梨,在他们的后面,杨三娘等人也跟着,原来在刘明志回家的途中,早已被人瞧见,他们都闻讯赶来,想从刘明志这里打听自己孩儿的消息。(注:公元1928年于该城出土文物残片,李明达、蔡明义、白苏毕梨、杨三娘四人的名字赫然在列!说明他们四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除杨三娘外,其余三人应皆是相识屯军,从残片内容来看,蔡明义为边使小官,在这里,将此三人升华为铁骨铮铮驻屯老兵,以表达对安西唐军的敬意!!!另外,残片记载四人的时间为大历十五年,即刘明志回家时的二十八年前,因此,推断他们的年龄现在应该在五六十岁)

    “参见边使大人!”刘玄进与李明达皆拱手道。

    “莫要见外,再说我早已不是边使。”蔡明义罢罢手,然后与白苏毕梨一一寻问,问到花泉堡一战大胜时,蔡明义恍然大悟道:“我见这两日吐蕃人四处抓丁充军,多半是战殁、被俘过多的缘故,此战打得好!好啊,真乃虎父无犬子,守捉使有这般出息,不愧是守护一方的大都护后人啊!”

    这时白苏毕梨忧虑道:“眼下吐蕃有如巨龙,无法撼动,郭守捉孤军在外,势单力薄、居无定所、缺衣少粮,怕只怕扛不了多久啊。”

    “此亦是某所虑之事也!”蔡明义也是一叹,他突然警惕的道:“方才我等所谈,出门即忘,切不可传入他人之耳,否则将招来杀身之祸!明志,汝是蕃军,若是告官,想想你的爹娘妻儿,会不会有好下场!想想自己身上流着的是不是唐人的血。”

    刘明志“扑通”一声悔过道:“孩儿知错了,悔不该当日做出如此行径。爹娘叔伯,不孝子这便告辞,前去营救杨镇将,哪怕刀斧加身,至少能洗涮往日罪过!”

    白苏毕梨一把拉住就要往外冲的刘明志:“侄儿,莫要鲁莽,你这一去于事无补,还会连累父母妻儿。”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仰着脖子的刘明志嚷道:“那如何是好,三天之后,蕃军抓捕壮丁即行开拔,一旦侄儿从军,便再无机会。”

    “我等老矣,若是当年,就凭城内我等这班屯军,只要故去的守捉使振臂一呼,哪怕是敌军上万也敢冲阵。”蔡明义眼光迷离,似乎又想起了二三十年前,南城以千余兵马在州内纵横,屡次杀得进犯的吐蕃人仰马翻后凯旋的壮事。

    刘玄进不服老的道:“别看我已五十有三,但有横刀在手还敢上山杀虎!一年多来,过得人不像人鬼不似鬼,这等日子早已受够,边使,有何高见?”

    李明与白苏毕梨也附和道:“边使,我等但听吩咐!”

    “众兄弟,廉颇老矣!”蔡明义看着眼中燃烧着熊熊火光的刘玄进三人,又看看刘明志,然后才郑重其事的道:“成大事者不瞻前顾后!城内老屯军们,皆与众兄弟们一般无二,但子侄辈的新屯军要么战殁,要么逃散,要么被蕃军征用,城内已所剩无几,以我等之力与吐蕃战,有如蚍蜉撼树,因此,需谋定而后动!以蔡某看,此番蛮子四处抓捕壮丁,可为利用,有请几位老哥哥在城内走一番,联络下可信赖的老屯军们,至于蔡某,趁外出砍柴薪的机会出城,去趟花泉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