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吴钩行 > 第15章 献计

第15章 献计

    第15章献计

    胡杨遍布的花泉堡下,风雪暂停,不时带起一股股尘土的冷风虽然依然刺骨,但遥挂在东方天幕中的朝曦发出久违的温暖阳光,这是一个冬日中难得的好天气。

    郭镇西却眉头微蹙,杨参及一伙军兵一夜未回,至今渺无音信,在安西唐军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鲁意推断杨镇将要么被蕃军掳了去要么就是眼看唐军大势已去,逃了,刘谨更言杨参可能叛变,尉迟仁则说可能迷失了方向,明天不定就回花泉堡了。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军主将的郭镇西,要考虑最坏的可能,更要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对唐军了如指掌的杨参投敌并率吐蕃大军来攻,若是这样,将是这支残军的灭顶之灾。于是,他顾不得只搜集了一天的船只与羊皮伐数量稀少,不得不动员民部带着伤军在陌刀营的护卫下,冒着风雪以最快的速度向南转移,他则率牙兵营、骑射营在花泉堡与思浑河之间进行打探、肃清蕃军哨骑,为民部转移做外围支援、争取时间。

    只能寄希望于能在河道宽阔处寻得一处可跨马而过的地段吧,所幸思浑河冬季水量减少,这种机会应该还是有的。

    这时,郑子路气喘吁吁来报:“禀告将军,我们在花泉堡左近抓到二人,对方自称是南城老屯兵,有机密事宜要向将军当面禀告。”

    “南城?老屯兵?”郭镇西颇为惊讶,他在南城没有熟悉的人,更别说甚么老屯兵了,再说那里已失守一年有余,为何有人从南城而来,还指名道姓的要见本将,这事不简单:“速带来见本将,斥侯散在十里之外,但有敌情,立即通报!”

    约摸大半个时辰,蔡明义及他那眉清目秀的儿子蔡道坤便出现在郭镇西眼前,蔡明义先拱手作辑然后才道:“小老蔡明义,恭喜将军,不日将喜得一城!”

    蔡明义好歹为官多年,虽只是小官,但官场那点见识还是有的,尺寸上的把握很有分寸。只是郭镇西看了半天,确定对这二人没有半点印象,实在陌生得很,不由一愕:“这这这,喜从何来?!”

    “小老昔日辟为南城屯军边使,数次至伊罗卢城参见过节度使大人,听候差遣,十余前曾见过将军一面,那时将军年少,却长得仪表堂堂、英姿勃发,那时小老便想,少将军往后必成大器。”蔡明义这一通话,几乎是拍马屁的对郭镇西进行一番褒扬,目前拉近关系,打消守捉使的顾虑。

    其实他所谓的见过节度使大人,也不过是远远的望见,他这种小官,哪里有资格听候节度使差遣。

    郭镇西又想了半天,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但明面上还是客客气气的拱了拱手道:“难怪看起来有所眼熟,原来是蔡叔!”

    一句“蔡叔”,让蔡明义实是受用,他咧开嘴好生笑了几回才缓过劲,“咳咳”两声言归正传道:“将军麾下是否有一员唤作杨参的镇将?”

    郭镇西大惊失色,急切的问道:“蔡叔如何得知?那杨镇将到了南城?”

    蔡明义于是一五一十地将他的所见所闻说与众人,又将刘明志无奈投敌但已洗面革面之事一一述说。郭镇西眉毛紧锁,杨镇将落于敌手,这却如何是好?

    “咳咳!”蔡明义接着又道:“将军,眼下吐蕃蛮军两千众正在南城,但小老观其兵甲器械寥寥,旌旗全无,将不管兵,兵不服将,显然士气已坠,明志侄儿也到兵营打探,得知如今的吐蕃兵营,多是拉来的民夫壮丁,实际蕃军不过区区几百,正是大有可为之时。故小老为将军献上“黑虎掏心”之计,先扮百姓。。。。。。混入兵营后,再夺兵器、盔甲、又杀敌统兵之将,鼓噪而乱兵营,再又。。。。。。蔡某则在城内联络老屯军,为大军摇旗呐喊,以振声威。。。。。。如此这般。。。。。。”

    蔡明义手舞足蹈、一比一划说得唾沫横飞,将他所谓的“黑虎掏心”之计全盘托出,郭镇西不时抹抹脸擦掉喷洒而来的口水,随着蔡明义娓娓道来,听得一时眉头紧锁一时喜笑颜开,或是满脸严肃或是忽有豁然开朗之感,他不由得仔细打量这个看起来孔武有力不请自来的边使,从外表怎么也看不出来他的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奇思妙想的法子。

    还是回到最初,这计是好计,就是不知真假如何,万一这是吐蕃蛮子设的一个局,自己还傻乎乎的带人前往,岂不是自投罗网?

    “蔡叔百里送良策,不知有无所求?”郭镇西似有意无意的提了提,他实在不明白,这素不相识的为何有人大老远要给自己送上这么一个妙计。

    所谓事出异常必有妖啊!

    “咳咳。”蔡明义尴尬一笑,犹豫一会后才指了指身侧的蔡道坤道:“小儿自幼学习民事,在南城终究不成了气候,不知。。。。。。”

    这话说到这里蔡明义就打住了--当然也不需要继续说下去。郭镇西哈哈一笑:“此乃小事一桩,只是我等四处漂泊流离失所,只怕要受些委屈了。”

    “将军,父亲常道好男儿志在天下,要么自率铁甲三千马踏燕然要么忧民于州郡之间,在下从不了军,但求从一主薄开始,解百姓疾苦,望将军应允!”那蔡道坤一本正经的回道,说完了,还瞟了郭镇西身旁的鲁意一眼。

    好气概!郭镇西不由得对这个有着一副细细嗓子的蔡道坤高看了一眼,不过这种毛遂自荐法,他还真是第一次碰到,没有任何应对的经验,想顾左右而言其它又感觉有些不妥,只得拱手对蔡氏父子道:“请二位在前方帐内稍候片刻,容我等先行商榷一番!”

    支开了蔡明义二人,郭镇西对楞在身边的似乎入定了一般的鲁意推了推:“子润。。。。。。子润,醒醒!快去请刘参军与尉迟镇将过来。”

    鲁意如痴如醉的目光还落在蔡明义的儿子蔡道坤的背影之上,刚才鲁意突然发现这个站在蔡边使身侧的所谓儿子竟然没有喉结,而且胸膛有些不自然的肿,这还不打紧,更要命的是,那瞟来的一眼,他的骨头都快酥了。

    待众人到齐,郭镇西说明了缘故,才有些拿不定主意的道:“各位怎么看?”

    刘谨向来谨慎,他思索一番才道:“如此看来,杨镇将确实已经落在了吐蕃手中,如今这蔡某二人突然到来,这其中,到底有甚么瓜葛,不甚明了,若是吐蕃人的毒计,则不可不防。若是蔡明义所言是真,却于我等将有大补,真是左右为难,还请守捉使拿捏。”

    刘参军说话就是滴水不漏,实际说了等于没说,郭镇西也不寄希望,又环顾四周,尉仁迟一如既往的不说话,只要郭镇西下令,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他也会在所不辞,但要论到筹划谋略,要不了一桩香的时辰,他便要打呼噜,可惜杨参不在,不然他一定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

    鲁意年轻气盛,斗志昂扬的道:“怕个逑!将军,我牙兵营六百人马,即刻北行,趁夜夺城,将军且听捷报便可!”

    郭镇西一笑,也许是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这一缘故,这鲁意说话就是合自己胃口,这才是大唐边军的豪迈之气!他心中已有决定,当即便令:“大丈夫当断则断!对,怕个毬,众将听令!速速准备四日口粮,本将亲率骑射、牙兵二营及少量百姓携带仅存的农具即行出发,骑射营一部乔装打扮,身着民部提供衣裳,趁吐蕃军抓丁之机,冒充壮丁混入城内,趁机夺取城门,大军随后杀入,陌刀营护卫民部徐徐跟进,收复南城,大事可成!!!”

    伫立高台之上,看着千骑唐军如一抹艳红掠过大地,一股豪气从郭镇西的心底油然而生,他意气风发的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大军一路北行四十里,远远便望见耸立于白马河西岸的烽火墩,这些原本是大唐用于防范异族的预警烽燧已被吐蕃废弃--整个安西都护府皆入吐蕃囊中,他们也用不着了。

    郭镇西却对这些构成安西都护府军事防御体系的烽燧有着特殊的感情(烽燧、屯堡/小城、大城、州城、镇城、都护府城共六级),如果没有他们的存在,也许安西四镇早几十年前就被吐蕃侵占了。

    “总有一天,这里的一切,都会收回来的!”西斜的阳光照在郭镇西年轻但坚毅的脸上,他指指烽燧、又对整个四面八方划了一个圈,对所有唐军将士朗朗道:“凡日明所照,皆为汉土。我大唐男儿,身处安西,当持戈纵马,杀蕃降胡,立不世之功,朝廷诰敕、显亲扬名,我所欢也!”

    要论收复疆土,不一定人人皆有这样的觉悟,但要说到皇帝嘉奖、光宗耀祖,在场将士皆心向往之,他们异口同声的回复道:“亦在下所欢也!”

    *这两天出差在外,草稿中忘记将第15章放上了,现在补上,大大们,抱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