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吴钩行 > 第25章 劫牢(中)

第25章 劫牢(中)

    就在此时,街道两头凭空冒出无数暗箭,将几个躲避不及的蕃兵射翻。

    唐人素有血勇,虽然城池陷入吐蕃,但要想让唐人就此屈服,还没那么简单。

    先家深得安西民众钦佩,也得到了民众的暗中支持,现在接应单小英的,就是其中的部分义士。

    。。。。。。

    更有黑火球从街道边的房屋内抛来,这些黑火球,却是利用西域的黑油(石油)所制,在中渗入了巴豆、砒霜等物,刚珠来顿只一闻,就退了下来,在一旁咳嗽,那股烟雾有毒。这伙人好不厉害,不仅帮手多,而且这等军中之物也能弄到。

    等及烟雾散尽,被堵在街巷之中的单小英已跃上了另一堵墙,黑影朝南门方向而去,那些帮手似乎遁地一般不见踪影。多亏刚珠来顿眼神好使,一眼就逮到单小英远去的背影,即刻大呼:“兵分三路,往南门围了那女贼!”

    安西单氏,乃与隋末唐初的单雄信同宗,习武之风盛行,这单小英自幼天资聪颖,不仅熟读四书五经,在武艺上更是颇有长进,是单氏族人年轻一辈中的出众者,轻功与速度更无人望其项背。

    只见此时的单小英手脚并用,几个起伏之后,已在馆肆接邻的房间之巅如猎鹰般挪移腾飞,将一干蕃兵蕃将甩出几条街,后者却无可奈何,只有刚珠来顿笑道:“那厮莫非能在房顶过上一辈子?!”

    就在这时,突然北面一支鸣镝冲天而起,尖锐的声音刺破苍穹,整个伊罗卢南城似乎已经被完全吵醒,众多民众隔着门框、木窗望外张望,看到穷于应付的吐蕃兵马,多少人内心欢喜,也有更多的人正双手合十,求菩萨保佑那些敢于反抗吐蕃的义士能全身而退。

    几乎同时,与府衙相邻不远的监牢方向爆出火光。五百夫长心下一沉:不好,北面情况有变,不会是营啸吧?!

    实际的状况与他的猜测有些出入,此时的大监已经牢门大开,牢卒或躺或趴,皆已毙命,又有数十劲装汉子护卫着一干死囚重犯及被杨参挑剩的唐军俘虏,早就杀开一条血路,往北门而去。而北门附近,也突然冒出一些黑衣人,突然扑向手足无措的守门蕃军。

    负责北门的两名十夫长眼见黑影冒出,他们互一点头,立时带着左臂缠上白布的心腹,与劲装汉子合兵一道,大呼“反了”,当先杀了城门官,又杀散值守城门的其余蕃兵,夺了此门,众人合成一股就往西而奔。

    而那单小英见形势于己有利,马上翻过几个屋脊,身影消失在城西方向。等到天明当她再出现在城内时,已是一个公子打份,分明是用易容术乔装打扮了。

    。。。。。。

    话说城北的动静,却是张靖等人所为。

    那日,张靖一行在阿悉言城与伊罗卢城之间袭击蕃军辎重队得手之后,他们一路沿山脉往东而撤,在躲避蕃军的过程中,却在西昭怙厘寺偶尔打听到先家少族长先子遥因率族众抵抗吐蕃人被擒,人人皆谣传当月就要问斩,但有人下千金营救的事情,张靖与卢功义、谭如许等人商议后,决定揽下这个活,财不财的不重要,但要出名,他们要打出名气,以壮唐军的声势。

    而那谋画劫牢的幕后之人,也颇动了些心思,用了“双管齐下”之计,一路是单小英,是为明棋,另一路义士却是张靖率领,是为暗棋,前者不知后者的存在,后者只知当前者失利之时才会接手;那谋士又置人以财帛收买城门值守,这些反出的汉籍蕃军也不认得单张二人,只知有鸣镝一响,便要打开城门。

    更为厉害的是,谋士竟然就在吐蕃大军回师逻些、回鹘攻势正猛的这几日动手,要知这几日正是龟兹吐蕃军力最为薄弱与混乱之际,说明他对吐蕃兵马的动向了如指掌。

    另一头,听到北门方向传来声响的刚珠来顿“哎呀”一声,如今他的巡防人马皆在城南,这关键时候城北有事,多半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城内的其他军队的调动,需要万户的令牌,否则擅自调动就是谋反,只有他们这支不到五百人的巡防兵马随时可以投入。

    他们火急赶到城北,但见城门大开,死尸遍地,残刀断枪随处可见,一帮军兵、官吏、杂役正招呼民众一起救治伤者。显然,那帮劫牢者已经夺城门而去,这茫茫黑夜,鬼知道那些唐寇往哪里走了,

    刚珠来顿对五百夫长喝道:“五百夫长,你速去禀告万户大人,我自率麾下兵马去北城擒拿劫匪。”

    说罢,刚珠来顿直接率人马奔出城外。那五百夫长有些吃鳖,这刚珠来顿是自己属下,却动不动指挥上官干活,无非就是自持原是赞普护卫。五百夫长也无奈,他只有先去向万夫长请罪。

    古时的夜晚,路径上绝少有人出没,不仅静得出奇,也黑得出奇,尤其在这一片被墨水泼过一般的山林之间。除了天上一些零零碎碎的星光外,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黯淡无光得有些不真实。

    夜色沉沉,远处伊罗卢城的喧嚣也渐渐远去。几只梦呓的林鸟突然被一阵脚步声惊醒,却是一众夜行者在茫茫的夜色之中,快步向前奔跑。

    张靖依计赚开北门后,在岔路口处又带人折而往西。他这时不得不佩服起那不曾谋面的策画之人来,这伊罗卢城看似固若金汤,但想不到这一切皆在其掌握之中,竟然如此顺利的得手。可见此人的能耐,绝对在自己之上,不知往后,那幕后谋划者,有没有机会拜访一番。

    这等人才,如果能被自己所用,该是多么大快人心之事。于是,他边思索又一边询问这帮随他逃命的人,其中,有自己的原班人马四十,也有义士三四十,又有一帮桀骜不驯誓死不降吐蕃的唐军及死囚一百有余,当中甚至多有白发苍苍的老边军,另外十几个是事先就策反的吐蕃汉军,加上他们的家属,总计二百三四十人。

    这么多人,目标太大啊!又因有妇孺一道,他们的速度想快也快不起来。这时,殿后的押队谭如许赶上张靖低声急切道:“戍主,在下看到打着火把的蕃奴从岔路口分兵,其中一半朝我方追来!”

    “多少人马、相距多远?”

    “黑暗间看不甚清,一部往北而去,另一部往西追来,怕有三四十人,行动甚快,我贴地听过,有马蹄声,是蕃骑,已不到四里开外。”讲到这里,谭如许顿了一下,又道:“这些人马行动迅速,恐怕是精锐。”

    “嗯,言之有理,若是一般蕃奴,倒也不惧,若真是其精锐,断不可轻视!”张靖回道,他能带着一支人在安西北庭等地辗转四年而不倒,自有他的厉害之处,其中遇事不慌就是他的特点。

    乍一听追兵不过三四十人,张靖一把喝令队伍停下,转而大声对众人道:“我乃张靖,本是大唐北庭翰海军威远戍戍主,今日与众壮士一道在伊罗卢城,做成此等大事,实乃本人三生有幸。眼下,蕃奴有人马追来。哼,不过区区二十,妇孺可以先走,而我,决意在此与敌一战,可有愿舍命搏杀的好汉,随张靖杀他一阵?”

    张靖耍了个手段,本来谭如许禀告蕃奴追兵有三四十人,他却说只有二十,其目的是担心说多了,让在场的人心生畏惧,要知古时作战,抛却士气不提,正规军队对上十倍的乌合之众,也不是难事。

    果不其然,那些唐军死囚率先响应,一名老边军胆气横生:“张戍主,我等随郭郡王征战西域数十载,素知忠义,被吐蕃俘获之后,早就绝了偷生之念,今日蒙戍主相救,当以此身报答戍主之恩,如今有机会操刀杀敌,我等所愿也,便是战死又如何?还能早些去见郭郡王,在地下,继续随郡王斩杀那冥罗殿的妖魔鬼怪,岂不快哉!”

    有这些边军相帮,张靖信心已达五成!

    “哈哈哈,老将军们豪所干云,佩服!我等也不是孬种!”又有部分义士接话:“蕃子数目不过尔尔,我等唐人既然做下此事,便没打算再求生,愿听张戍主调遣,再杀他几个又何妨!”

    这些唐民义士皆有血性,又兼勇武,有他们协助,张靖的信心由五成又增加了两成。

    紧接着便是先子遥出声:“众英雄救吾于必死,在下感激不尽,无以为报,只愿张英雄赐吾兵器一件,随众豪杰杀他一杀,让这些蕃奴明白,我大唐人不是好奴役的牛马,而是顶天立地、刀剑加于颈仍不改色的堂堂大汉男儿!”

    气概是有的,但张靖连忙婉拒道:“先公子,多谢了!不差你一个。我等舍命救汝,又岂能将公子推入这不测之地,汝的心意我心领了,但。。。。。。”

    先子遥见张靖要拒绝,血气上涌,从旁夺过一把环首刀搁在脖子上,厉声道:“子遥七尺之身,不敢说有本事救民于水火,但绝非贪生怕死之辈,苟且偷生非我所愿也!如若张英雄不允子遥杀敌,我便只有自刎方能明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