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建阳往事 > 第六章 燕翼之谋

第六章 燕翼之谋

    可那时候周俊贺还有一个顾虑,就是公孙筠的位置并不牢固!他与他父亲公孙葵的矛盾很深。

    矛盾的根源,便是对北伐军的态度!

    北樾朝廷被剌胡人灭了后,一众百姓南渡去了东樾,东樾地小人多,百姓的日子过得也不是很好。于是很多人怀念在北方的生活。一部分青年便自发集结起来,向朝廷请愿,北渡长江,讨伐剌胡人建立的凤始国,想要收复失地,光复北樾。

    公孙葵本是公孙皇室的一个远亲,若不是北樾覆亡,金銮殿的轮椅,无论如何也落不到他的头上。这捡来的皇位,他本就已经很满足了,又怎么会容许百姓北上去招惹剌胡人?但贸然干预,势必会激发起民愤,他只有假惺惺地在明面上支持北伐军,实际上未支持一兵一卒,一钱一粮。

    可他的儿子公孙筠,却是北伐军的最狂热支持者!

    他在民间有许多秘密的钱庄和产业,这些产业所得的收益,全都用于北伐名将子不语将军的队伍的军备和粮食储备。故而北伐军才由一个几十个人的游击队伍,迅速发展成为如今三十几万人规模的精锐大军。

    公孙筠所做的一切,无疑触动了公孙葵的逆鳞。

    不论公孙葵如何明示暗示,公孙筠铁了心不想回头,两父子由此生了不小的嫌隙,公孙葵数次在群臣面前表达对公孙筠的失望!

    周俊贺敏锐地察觉到,皇帝这是动了废太子的念头啊!

    废太子的日子可不好过,周俊贺膝下就这两个女儿,他可不想把周绮娘推入火坑!

    就在他准备观望观望的时候,公孙葵却直接把他的宝贝女儿指婚丞相的儿子黄子悦!

    这门亲事,周俊贺自然是一万个不满意!

    谁不知道丞相的胞弟黄引实,盘踞西州,割据为王,乃是公孙葵心口的一根大刺,皇帝做梦都想拔除这根刺。若把女儿嫁去了相府,来年若相府收牵连被清算,周绮娘必然不能幸免。

    但这个是御赐的姻缘,岂能由他乐不乐意?

    周俊贺也知道公孙葵心里的盘算。

    如今盛传黄引实在西州身患重疾,生命垂危。若黄引实真的死了,西州群龙无首,势必会大乱,若能趁乱收复西州,东樾的实力不知会增强多少倍。

    这个时候,怎么能少了黄引实的嫡亲兄弟黄引忠的助力呢?

    于是周绮娘便被当成了礼物,被皇帝拿来拉拢讨好黄引忠。想到这里,周俊贺心里就不是滋味。

    这个公孙葵,想来真是好笑。不敢招惹蛮族剌胡,却对西州的黄引实一直虎视眈眈,恨不得铲除殆尽。

    黄子悦很晚才回来。

    晚膳后,独自坐在窗前看书。宛若几次在他面前晃悠,黄子悦见她似乎有话说,便放下书,问:“怎么了?”

    宛若不好意思地地搓了搓手,又撩了撩头发,“也没有什么大事,过几日春祭,长…..李夫人打发人过来,让我跟在她帐下帮忙,故而想跟少主告个假。”

    黄子悦以为她有什么难言的大事,却不料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不由皱了眉头,便重新把头埋进书中。

    宛若以为他生气了,忙补上一句,“我也没有说一定要去…..”

    “无妨,你去便是”从身后飘过来很轻的,慵懒的声音,黄子悦一向就是如此,除了朝中的政事,他就喜欢一个人待着看书,似乎没有其他事情能提起他的兴致,就连说话也是一种负担。宛若回头,黄子悦早已把目光黏在手中的书本上,再也不搭理她了。

    宛若不禁莞尔一笑,她服侍黄子悦也有好些年头了,黄子悦自幼在长辈跟前十分懂事,待周围的人也十分热情和善,但这些不过是他取悦于长辈的面具,关起门来,摘下面具,却是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

    这些年,宛若也习惯了他这种爱答不理的态度。

    她转身去厨房把现炖的绿豆薏仁汤端出来,逼着黄子悦喝下。黄子悦不胜其扰,服下汤水后,连推带攘把她赶出了内室。

    黄子悦自娘胎里便有阴虚之症,丞相府请了不少名医为他诊脉,都说此病只能慢慢调养,别无他法。从小到大,黄子悦就是药罐子泡出来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难得有几日是不吃药的。相府里也是遍请名医,不惜重金,只是这病,就一点儿不见好转,反而一年比一年严重。愁得裴惠儒茶饭不思,生怕一不小心把孩子给整没了,那她下半辈子就一点指望都没有了。

    黄子悦十岁的时候,宛若被李长沅安排进了渌水居,当时不过是外院干粗活的丫头。

    有一年国子监的组织学子远足,为了锻炼这班未来的栋梁之材,学监不让带侍女近身服侍,穿衣,吃饭,夜里睡觉,洗澡,都只能自己解决,实在不行,也只能带一名小童帮忙背背行李。黄引忠是百官之首,他的儿子自然是第一个要遵守学监里的规矩。裴惠儒心疼儿子,又不敢违拗了黄引忠,只得偷偷找了个会烧饭的女童,装扮成男仆的样子,跟了过去。这个女童便是宛若,她跟着黄子悦一路南下游学,待了足足三个月才回来。

    裴惠儒本以为黄子悦回来后会大病一场,却不想再见他的时候,整个人看着精神了许多,身材厚实了一圈,脸色红润,就连个头也窜高了不少!难得胃口也变好了,从前只能喝些清淡的汤粥,如今倒是与常人无异,偶尔吃些油腻的,也没有半点不适。

    裴惠儒心下又惊又喜,本以为是一场磨难的历练,却机缘巧合,治好了儿子的体弱之症。一番细细的盘问下来,裴惠儒才知道,黄子悦游历南方的时候,遇到一名神医,神医给了他一个方子,小丫头宛若照着方子为黄子悦调理饮食,没想到把他的身子调理好了。

    裴惠儒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长得跟豆芽菜似的小女孩,心里叹息道,人不可貌相。方子虽然是神医给的,但是日常煎服调理还是这小丫头的功劳,尽管不是太喜欢宛若,裴惠儒便一直让宛若在黄子悦房子服侍,没舍得换人。

    同样为儿子操碎了心的,还有相府大夫人公孙珠玉。

    按理说,父亲是丞相,母亲是长公主,舅舅是当朝的天子,黄绣的出身比黄子悦要高贵许多。他也是饱读读书,诗辞文赋,样样精通,是东樾有名的才子。

    只不过黄子悦的光芒太过于耀眼,黄绣自然显得黯淡无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