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建阳往事 > 第十九章 裴周矛盾

第十九章 裴周矛盾

    一日三顿,不管黄绣吃不吃,宛若都会盛好端到黄绣床前,他只要掀开床帐便能拿到。待到她们吃完后,又不动声色地把一口未动的碗碟收走。

    黄绣先前还能忍住,挨不了两天,早已饥肠辘辘了,浑身上下,没有力气。终于偷偷拿了一两个馒头,躲在被窝里面偷偷地吃。眼尖的宛若看见了,也不吭声,只与郩泽楚相视而笑。

    黄绣起先还偷偷躲着吃,生怕发出声音来被看见,时间久了也就没什么忌讳了,有时候甚至连盘碟一起端走,边吃边听外面讲笑话,听到得意处,也不再憋着笑了。

    到最后,黄绣干脆掀开帘子,凑到三个女人的席面上,同她们一起吃吃喝喝了。有时,黄绣也能编几个段子,给大家助兴。三个女人十分捧场,不管段子好不好笑,保管她们三个笑得前仰后翻,一副要笑死了的样子。

    黄绣喜好诗词,宛若就撺掇着让郩泽楚同黄绣斗诗,郩泽楚本就是东樾有名的才女,她的诗词功力不在黄绣之下,只是她是个女人,但凡有作品,却只是在闺阁之中流传,是以黄绣并不知道郩泽楚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拜读了她几首诗词后,黄绣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两个人就着一壶清茶,几样点心,从晨昏谈到傍晚,从诗词歌赋谈到纸墨笔砚,从远古莽荒谈到先秦两汉。真是有聊不完的话题,倒把宛若和怜双冷落在一旁了。

    这样也好,一个人料理膳食其实很累,刚好让怜双给她打打下手。得闲的宛若,每日不重样地为黄绣煲汤,前期加入姜草、豆蔻、茯苓、陈皮、葛花、葛根、陈橘皮、檀香、人参、绿豆花、白蔻仁,可调理他的脾胃,后期加入野生鬼针藤,可去除酒瘾。

    这样连续喝了三个个月,黄绣犯酒瘾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先是隔几日犯一次,后来十天半月犯一次,到第三个月后,基本上没提过喝酒的事情。

    公孙珠玉并不如她口中说得那样,放心一个黄毛丫头去料理自己的儿子。所有宛若从膳房中拿的食材,都会有人一一奏报公孙珠玉,所有宛若在汤料里面加的药材以及剂量,都是提前一天向黎太医报备过的。倚云阁明着看,好像只有郩泽楚,宛若以及怜双三个女人,实则各种隐秘的角落,公孙珠玉的暗卫,充斥着整个院子,宛若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在公孙珠玉的掌控之中。黄绣绝食的那几日,公孙珠玉差点忍不住要干预,幸亏后来黄绣自己熬不住,伸手拿了个馒头,她才作罢。

    怜双背地里数落她的话,暗卫也是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她,只不过这次她没有生气,她不禁在心里反思,儿子走到今天这一步,真的是出于自己的溺爱吗?

    公孙珠玉最想感谢的人,还是那个叫宛若的丫头。宛若擅长调理饮食,这个公孙珠玉早有耳闻,只不过兰园里口风紧,公孙珠玉只知道宛若能干,却不想有这么能干,简直就是个宝藏。

    若此人能长期留在黄绣身边服侍,倒是比望湘楼满院子的侍女还要管用。

    公孙珠玉赏宛若好几件贵重的首饰,打定主意,要让宛若长留黄绣房里。孙嬷嬷却有些迟疑,忍不住提醒她,若强留下宛若,只怕裴夫人那边不依!

    公孙珠玉冷哼一声,“我还能怕她?笑话!一个侍女而已,我若看上了,她还能不给我?”

    孙嬷嬷赔笑着说,“公主所言极是,公主看上她儿子房里的侍女,也是她的造化。只是听闻最近她们裴府,在朝堂上惹怒了圣上,被圣上重罚,裴府上下,听闻个个都是怨愤不已,因为丞相强压着,才忍着没有发泄。公主又是圣上的嫡亲的妹妹,多少代表着皇家的态度,若在此时招惹裴夫人,只怕........”

    后面的话,孙嬷嬷没有说完,公孙珠玉已经挥手制止了她。

    裴周两府的矛盾由来已久,裴惠儒的胞兄裴天青,当年是陪着公孙葵南渡东樾的开国大将,地位仅次于丞相黄引忠。而周府是盘踞在建阳百年的本地贵族。建立东樾国后,裴府的领地被安置在原本属于周府的地盘。裴府的族人,仗着裴天青在朝中的地位,这十几年来,不断蚕食原本划分给周府的领地,周府的族人一直敢怒而不敢言。后来,周俊贺在朝中得势,周府的族人慢慢也硬气了起来,于是,两府的领地之争愈演愈烈,一开始还是暗地里你争我夺,后来见见摆放到台面上来了。这次闹出了人命,满朝文武皆知。

    而公孙葵这次没有给裴府一点颜面,一边倒地站在周俊贺身后,严惩了裴天青,朝中的那些随公孙葵南迁的北方老臣如何受得了?这些日子,一个一个地聚集在丞相府,让丞相出面,替裴天青,也替他们这帮北方侨迁来的贵族主持公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公孙珠玉去招惹裴天青的妹妹裴惠儒,确实是有些不合时宜。

    公孙珠玉心里骂道,周俊贺那个龟孙子,本事没多大,作死的能力却了得,仗着他女儿周锦娘在宫中得宠,这些年都没把丞相放在眼里。更何况是裴天青?可皇帝偏偏又只听他的!

    这些年,公孙葵的行为举止,她越发是看不懂了!

    为了一个周锦娘,把一群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老臣,一个一个打压得不剩几个了。这也便罢了,太子公孙筠聪敏过人,有胆有谋,稍加历练,日后必是位明君,可公孙葵却动了废太子,改立周锦娘的儿子的念头!

    周锦娘的儿子尚在襁褓中,若公孙葵有个什么差池,东樾的江山,岂不是要落到姓周的手中?

    这事能有多荒唐!

    若不是黄引忠这班老臣拼死力谏,只怕公孙筠的太子之位,早就保不住了。

    她有心进宫,规劝皇帝几句,可她毕竟只是个妇人,妇人过问政事,本来是大忌,她又是黄引忠的夫人,搞不好就引来皇帝的猜忌,反而牵连到丞相。

    所以很多事情,她只能装作聋子,瞎子。

    裴周两府的矛盾,背后其实是北方侨族与南方贵族的矛盾。这些年,南北矛盾愈演愈烈,已经是箭在弦上。若不是老丞相在背后安抚和调停,只怕刚建立十来年的东樾又要陷入内乱的风雨飘摇之中。公孙葵因为黄引实的缘故,本就不信任黄引忠,却又离不开黄引忠。她是公孙葵的妹妹,又是黄引忠的妻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