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建阳往事 > 第三十五章 惠儒献策

第三十五章 惠儒献策

    李长沅瞅着前一秒还相互不理睬的二人,这会子打打闹闹,笑作了一团,不由也会心一笑。她们这样年少懵懂的岁月,李长沅是没有经历过的。从她出生开始,她便被赋予了一层又一层重任,从来没有喘息过。别看她二十出头的年纪,她感觉自己已经饱经沧桑,活得像个老太婆了。

    “哟,何事如此高兴啊?”

    李长沅循声望去,只见裴惠儒一脸慈祥地走了过来。李长沅忙喝止了两个打闹的丫头,二人见是裴夫人,慌忙朝她行礼,道了声万福。

    裴惠儒满意地看着宛若,点点头,对她说,“宛若,去,倒杯好茶过来。”

    李长沅见裴惠儒对宛若如此热络,倒有些诧异。她也来不及细想,便起身把裴惠儒迎入主座,“夫人若有要吩咐的事情,打发李嬷嬷过来就行了,怎可劳累亲自过来。”

    裴惠儒笑道,“丞相膝下人丁不旺,只得三个儿子,正想要个闺女,可巧你便生了恬儿,也是不小的功德。今儿你头一回操办筵席,我这做姐姐的,本该早些过来帮衬一二,只是你也知我,最近母家繁杂不断,就拖到今日才来。各色食材,器皿可有准备妥当?各门各府的帖子,可有送齐备了?筵席上的奴仆可是够了?各人的差事,是否已然分明?”

    李长沅见裴惠儒问得详细,便也把这些日子来的各项准备的工作,事无巨细,一一介绍给她听。裴惠儒边听便点头,“如此看来,各色已然准备妥当,我也就放心了。”

    李长沅迟疑了一回,复又张口道,“只是有一件事,婢妾有些疑惑,正求夫人指点。”

    “何事?”

    “前日拟邀请的宾客单子,婢妾瞄了一眼,朝中各部要员都在列,唯独太子的名字不在里面。妹妹心里觉着奇怪,这太子历来与相府交好,往年府中的红白喜事,太子都悉数到场,为何这次反而不请了?若果真不请太子,必然是有不请的缘故的,就怕哪个办事不力的奴才,不小心把太子的名字给漏掉了,那可就事大了!”

    裴惠儒以为是什么事情,似笑非笑地说,“既如此,你何不直接去问丞相?一年当中,他在你竹园的时间最长,你还怕没机会问他?”

    李长沅听出了这话里的酸味,她也不气恼,陪笑着道,“夫人莫不是跟妹妹说笑?丞相有好些日子没来我这竹园了。有时候来了,喝杯茶,坐坐就走了。一月之中,竟有大半的日子,宿在书房。这半年来,也没有见他有个好脸色,婢妾惶恐,也不只是哪里服侍得不好,也不敢多问。”

    李长沅是个聪明的女人,像她这种没有任何靠山的人,若要在相府里面混下去,除了维持丞相的宠爱,还要学会依附在各种势力之下。裴惠儒和公孙珠玉她都得罪不起,做低伏小是常态。

    裴惠儒听了她这番话,果然很受用。她佯装怒意地训斥李长沅,“你还是太年轻!他是一国之相,日理万机,烦心的事情一箩筐,哪里能天天陪着你对着你花前月下了?你若是烦闷了,大可以来我兰园走走,抑或去梅园找公孙夫人也可,切不可再生此抱怨。”

    李长沅忙站起来,跪在跟前,低下头,“夫人教训得极是,婢妾日后再不敢有此抱怨了。”

    裴惠儒点点头,把李长沅扶起来。

    “只是这太子一事,依夫人看,要如何处理?这宾客单子本是丞相亲自定夺的,婢妾人微言轻,贸然插手过问,怕丞相怪妾多事。但放任着不请,又怕日后太子怪罪。不如请夫人闲了,在丞相面前问问,妾这边也好安心?”

    裴惠儒摇摇头,“不用问,我知道其中的缘由!”

    “哦?”李长沅心里一个咯噔,果然丞相不干没有缘由的事情。

    “你可知当今圣上宠爱周贵嫔,有意废掉现太子,改立她不满一岁的儿子为太子?”

    李长沅脸上露出吃惊的表情,裴惠儒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议论朝政大事,如今竟然像聊家常一样跟她说了这么多机密大事,怎能不让她感到惊异?

    裴惠儒仿佛看透了她心里想的,她笑着解释道,“这些事情,本不该告诉你,但你也是个老实嘴严的孩子,今天的事情,你听过之后,就烂在肚子里,日后你要提起来,我也不会承认的。”

    李长沅愣了一下,很快换张笑脸说道,“夫人肯跟长沅说这些,这是把长沅当做自家人看待,长沅受宠若惊,定然会守口如瓶!”

    裴惠儒满意地点点头!

    “这些年来,如果不是丞相极力劝阻,公孙筠皇太子的位置,恐怕早就被人夺取,顺带他的性命难保。这是太子与丞相向来关系亲密的原因。”

    李长沅点点头,这些都是众人皆知的,裴惠儒顿了顿,接着说道,“可前些日子,出了些变故,导致丞相与太子的关系,不复从前!”

    “什么变故?”

    “陛下召丞相商议,要册封周贵嫔的儿子公孙旭为安济王。丞相本就因他弟弟的缘故,让圣上对他有了忌惮。加上他处处维护太子,这些年没少惹圣上生气。只要不是废太子,其他的事,丞相都不想违拗陛下,以免触了他的逆鳞。这本不是什么大事,却又一帮好事者,在太子跟前添油加醋,搬弄是非!太子以为丞相因为家族利益,站队了周俊贺,便与丞相府渐行渐远。”

    “原来如此,难怪太子好些日子没有来我们相府,也难怪丞相前些日子总是卧病在床,原来还有这个缘故啊!”

    裴惠儒看着李长沅,语重心长地说,“我今年六十有八,也活得够长了。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太子与丞相决裂,是他太过于自负。朝中如无丞相护航,太子日后的路,定然凶险无比。你我虽然是妇道人家,但也知道储君位置不稳,必伤国本,社稷动荡,国家亦无宁日啊!”

    李长沅为裴夫人续了茶,柔声道,“长沅不懂朝政大事,但每次出府,大街上常常听百姓夸赞太子,说太子年少有为,文武双全,未来定然是位杰出的国君。若他的东宫之位,有什么闪失,那是东樾之祸啊!”

    裴惠儒点点头,“没想到你出身低微,还能有这般见识,我平日没有看错你。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缓和丞相与太子的矛盾,解除误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