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改变大宋的科学家 > 第五十二章,通通都去

第五十二章,通通都去

    “官家,这是最近半年来在上奏的扎子中所有表明愿意为大宋牺牲一切,甚至是不惜辞官的。我们政事堂从中选择了一些,无论从品德还是对儒家经典的认识上都非常好的官员大儒。”

    韩琦拿起笏板向赵曙躬身作揖道:“官家,政事堂正式向大宗正司举荐这些官员教导宗室子弟。”

    “是吗?你不要诓骗朕,我大宋竟然有这么多高风亮节之人。”赵曙指着两箱扎子笑着说道。

    “臣可以随便拿两个给官家略读一下,官家一听便知。”随即从箱子里拿出个扎子读道“这个就不错,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这个也不错,已拼薄命付危疆,死生关头岂待商。这个更好……”韩琦一个又一个的拿起扎子大声朗读着。

    大殿里只有韩琦的诵读声,和某些人的咬牙切齿声。韩琦每读一个扎子就有一人低下头咬牙切齿的在那暗自诅咒韩琦全家,司马光惊奇发现,被读到大部分人是言官派的。

    司马光意识到自己完全中计了,什么改革宗室,什么教育宗室子弟,都是让他们跳进去的陷阱而已。这半年来只有他们言官派在不停地给赵曙递各种扎子,从而想阻止政事堂对御史台的改革事宜。该说不说,他们的奏章还真都是一篇篇大作,引经据典、文字优美。

    “哈哈哈~不错不错~我大宋竟然有这么多忠臣大儒。”赵曙叫停了韩琦继续诵读。

    “官家,臣认为不妥,政事堂举荐的大部分官员都是御史台等言官。如果都去了大宗正司的话,御史台部门等怎么办?还请官家慎重。”司马光不等赵曙下决定就赶紧出班说道。

    “还请官家慎重。”一众言官派出班躬身作揖道。

    赵曙并没有理会这些人,而是对着政事堂三位相公说道:“你们政事堂有对策否?”

    “官家,臣还有一事。”还没等三位相公回答,赵宗凯就突然出班道。

    赵曙惊讶道:“皇叔还有何事?”

    “臣掌管大宗正司以三年有余,深感其责重大、事务众多。如今正值宗室改革时期,事务定会越来越繁重。因此,臣请求官家在大宗正司增设一正一副两名朝廷官员监督大宗正司运转。”赵宗凯又抛出了个震撼弹。

    赵曙真是懵逼了,这和先前说的不一样呀。不过现在只能顺着说下去道:“那大宗正司有推荐的人选吗?”

    “有,大宗正司推荐知谏院司马光。”

    赵宗凯真是一语激起千层浪,大殿里顿时嗡嗡作响。

    赵曙瞬间明白了赵宗凯的意思,这招是釜底抽薪呀。

    司马光也蒙了,这些执政派到底给了宗室多少好处,这样彻底的导向执政派。其实原因也没有那么复杂,简单就是宗室也看不上这些言官派。宗室以往都是言官们重点针对的对象,而他们的身份原因又有苦说不出,虽然大部分都是狗屁倒灶的事。

    所以韩琦等人找到赵宗凯,把宗室改革和御史制度改革放在一起时,赵宗凯并没有什么异议。反正宗室这边该得到的都得到了,顺手收拾一下那帮言官也是不错的。

    赵曙看向司马光面带微笑温和的问道“司马中丞,你意如何呀?”

    “官家,臣从事谏职,首尾五年,自本朝以来,居此官者,未有如臣之久。臣资质愚戆,惟知报国,竭尽朴忠,与人立敌,前后甚众,四海之内,触处相逢,常恐异日身及子孙无立足之地,以此朝夕冀望解去。”司马光想以请辞来以退为进。

    “司马光,你君子否?人臣否?”韩琦出来厉声喝道。

    “韩相何意?”司马光瞥向韩琦。

    “此次宗室改革之奏章是你我二人一同上表官家,现如今朝廷正需你挺身而出,而你却选择辞官逃避。敢问圣人学问白读乎?此举是君子乎?是人臣乎?”韩琦揪着司马光的人品问题不放。

    “某~某~”司马光显然对韩琦突如其来的质问有点措手不及。

    “好了,司马中丞只是一时糊涂而已。韩相公不要这么咄咄逼人嘛,司马中丞是愿意为朝廷继续效力的。有了司马中丞的监督,宗室子弟教育一定会事半功倍。司马中丞说是不是呀?”赵曙善解人意的替司马光解围道。

    “臣~臣愿意接受任命。”司马光也是没办法了。这次宗室改革,他是提议人之一。人家宗室点名要他,他如果半途跑了就算是政治失信了。

    “好,司马中丞果然乃我大宋肱股之臣。现增设大宗正司判大宗正事和同判大宗正事,任命司马光为判大宗正事监督大宗正司事宜。”赵曙高兴的宣布道。

    “谢官家!”赵宗凯和司马光同时叩谢道。

    赵宗凯还不怀好意的对司马光邪魅一笑,让司马光冷汗直冒。

    言官派们的一众官员们个个垂头丧气,主心骨就这么没了,接下来就该是决定他们命运的时候了。

    “官家,那臣等政事堂举荐的教授应如何处理?”曾公亮代表政事堂出班询问道。

    “哦,对对,还有这事。”赵曙又露出了熟悉的微笑道“既然你们的推荐都是大宋英才,那朕有什么理由可反对的。统统都去。哈哈哈~”

    “官家,慎重呀。”

    “官家,谏台不能无人呀。”

    “官家,朝廷言路事关大宋国运呀。”

    一众大臣们纷纷乌泱泱的跪地诉说自己的观点。

    “肃静!”陈忠和看着赵曙的手势大声喊道。

    “朕明白各位的忧虑,不就是认为以后不会再有御史言官了嘛。错,大错特错。朕难道连这点容人之量都没有吗?朕难道还能破坏大宋开国以来的体制不成?你们都太小看朕了,朕不但不撤销御史制度,朕还要使其发扬光大。你们这些被选中的难道在朝廷做官只是为了做言官吗?难道你们只会做言官吗?还是你们做言官会有什么天大的好处吗?”

    赵曙说的是慷慨激扬,下面听的是心惊胆战。政事堂的相公们终于看到了官家该有的威严,那些跪下来的官员们也第一次感受到了新帝带来的压迫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