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周小吏 > 第十一章 扶风见闻(求推荐)

第十一章 扶风见闻(求推荐)

    再怎么立刻出发,百事司做事也有章程。

    离开神都办事,记录备案,领用盘缠、行李和水囊。还要去库房领取兵器。

    一来二去,拖延半个时辰,总算等来了李小妹。

    韩楚本来是打算对她交代一声,独自离开。但是李小妹看那差旅的单子,填了一年的时间,说什么也要跟着一起去。

    韩楚转念一想,李小妹同样是三级归元高手,真打起来,自己还不一定打得过她。

    赵清诗的话对韩楚也造成了触动,他不禁思考起自己的处世之法。

    谨小慎微,生怕遇到变化,确实是可行的保命之法。

    然而随着自己修为的提升,关系的不断扩展,想要让人人都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比如赵振堂。说起来,赵振堂也曾受过他的恩惠。

    在赵振堂入职初期,办事不太牢靠的时候,韩楚出于同僚的份上,也曾替他遮掩过错。

    然而一旦自己挡了别人的路,什么恩怨情谊都要放到一边。

    这样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成为内卫,是推事院天牢,还是圣魔宗弟子?

    韩楚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正在挑选马匹的李小妹,缓缓摇头。

    也不是她。

    只能说是时候到了,就像锋利的锥子放进袋子里,总有一天会出头。

    八年小吏生涯,给韩楚带来了处处圆滑后面的自卑,但是他那异世的灵魂却给了他一种极端的自信。

    他绝不是任人搓扁揉捏的存在,即使用负面的眼光去看,他好歹算半个逆命人。

    生当五鼎食,死当五鼎烹,此即大丈夫也。

    ……

    扶风郡临近神都,物产丰硕,风光秀美。又承担着护卫神都之责,吏治向来清明,民风淳朴,勇武善战。

    韩楚和李小妹风尘仆仆地骑着马,两天三夜,走了一百八十里路,终于抵达扶风城。

    扶风城临近洛水,背靠东观山,垒土城墙高达三丈,内外用青砖覆盖,以黏土、糯米当做粘合剂,坚固程度自然不必多说。

    扶风城有四道城门,两道水上关隘,城内居民超过二十万户,账面上的守备军也有八千七百多人。

    百事司在扶风城内设有一处专门办事地点,位置与内城府衙相邻。

    那个办事处的领头小官也与韩楚相熟,名叫王昱,是武周十六年的秀才,屡次落第之后,考入百事司,办了两年差,被外放到扶风当个小头目。

    王昱早早地接到飞鸽传信,知道韩楚要来,于是提前在酒楼设宴准备。

    王昱离京前,韩楚尚未借钱突破境界,手头宽裕,故而在他的印象里,韩楚都是出手阔绰,不吝惜金银的。

    迎风洗尘的酒宴设在八面轩。八面轩是推行猛火炒菜之后,兴起的新酒楼,韩楚有闲钱时,常常请同僚到八面轩置酒高会。

    王昱按照韩楚的饮食习惯,预备了二冷四热二凉碟,一共八盘菜,又预备上好的花雕美酒。

    热腾腾的小炒肉配上几块富有嚼劲的卤牛肉,再搭上几粒火候正好的脆花生,那滋味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韩楚放下筷子,捏着白瓷酒杯,向王昱介绍道,“她是司里的新人,现在跟着我做事。”

    李小妹含笑点点头,以茶代酒,敬了王昱一杯。

    王昱笑吟吟地,目光在韩楚和李小妹身上来回打量。

    他的眼光是极高的,平时看着扶风城里的姑娘,总觉得土里土气,没有神都的美女看的顺心。

    李小妹显然就长在他的三观上,也符合他对韩楚那高高的期望。

    “韩老大这次出来,是来做什么呢?司里只叫我全力配合。”

    韩楚苦笑道,“查一些小事,都是自家兄弟,我不会隐瞒。赵大人听说扶风郡有逆命者出没,叫我过来看看。”

    王昱神色一变,用指节敲了敲自己的耳朵,似乎是在检查自己的听觉是不是出了问题。

    “虽然我们外放的人平日有些放纵,可也不至于连反贼出没也不知道。”

    李小妹道,“王大哥的意思,那些流言是无稽之谈了?”

    王昱哑然失笑,“空穴来风,未必无因。就算赵大人真是听岔了,小弟我也会让韩老大有东西回去交差的。”

    韩楚可没有回京的打算,出了京城,他才回过味来。

    赵清诗几乎是撕破脸皮把他赶出来,多半是要做什么大事,又没有信心完全避开韩楚。

    本着生存第一的原则,看见漩涡,就要赶快逃跑,哪里有上杆子往里面钻的道理?

    他举手制止王昱大献殷勤,酒席之中,只吃菜喝酒,不谈公事。

    王昱又安排两人在扶风住下,又把手下小吏一一叫出来和韩楚照面。

    必要的人情应酬弄完,不知不觉已经在扶风过了三天。

    赵清诗开的期限是半年,而李小妹还有两个月才到十八岁,不论怎么看,时间都还有的够。

    离开神都之前,支遁大师亲自送来全本的辟魔刀法,再加上他已经学过九式,后面的完全可以自行领悟。

    韩楚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专心操练辟魔刀法,李小妹则常常去办事处帮忙。

    这一日,韩楚提着一尾鲜活的鲫鱼,从菜市回来。

    远远地看见坊舍街口,支起来一个算命摊子,左边挂着一副长联,上书铁口神算,右边站着一个六七岁的总角幼童,举着童叟无欺。

    韩楚从来都是无神论者,也不会去相信算命先生的胡扯。

    然而在这个时代,人们相信,甚至畏惧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才是主流。

    韩楚之所以对这个摊子高看两眼,主要是李小妹就在摊子前面,正在让算命先生相面。

    那先生约摸三十来岁的样子,双眼用一块黑布遮着,但是行为举止分明是个正常人。

    他对着李小妹,连连说着恭维的话,等李小妹掏出两枚银铢之后,更是用心尽力,恨不得把肚子里的墨水全部倒出来。

    韩楚在一旁听了一会,终于开口道,“也没什么稀奇的,小妹,咱们回去吧,今天中午吃鲫鱼煮豆腐,清清肠胃。”

    李小妹从来都是听韩楚话的,于是她收起荷包,就要离开。

    眼看不使出真本事不行了,这算命先生朝韩楚一拱手,道,“韩楚老哥,且听在下说一句。”

    韩楚感到有些惊讶,转念一想,自己平时在神都接触的底层人也不少,有些名气也很正常。

    不过还是笑着问了句,“阁下如何称呼,似乎认得在下?”

    那算命先生见李小妹停下脚步,立即道,“我刘难靖从来不说假话,这是我和韩老哥第一次见面,至于为什么知道韩老哥的名字,全部仰赖我这一手惊天地泣鬼神的相面之术。”

    韩楚笑吟吟指了指李小妹,认出自己可不算本事,认出她来才算真功夫。

    让韩楚意想不到的是,这看似半吊子的算命先生,竟然真的给出了答案。

    “那位姑娘叫李靖姝。冒犯姑娘芳名,还请见谅。”

    这些天来,李小妹头一次听别人叫自己的名字,一时间竟有点反应不过来。

    她想起一事,又看向韩楚,只见韩楚没有任何表情。

    是了,宗人的名册只在礼部有记录,并不会在百事司留下副本,韩楚不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意义,也是很正常的。

    韩楚看着李静姝的反应,终于有点相信这算命先生真有点本事。

    于是走过去,提笔写下三个字。

    “刘先生假若能算出这个消息,我可以给先生两枚金铢。”

    刘难靖接过纸条一看,上面赫然写着“逆命人”。

    他下意识地看了身旁的小女孩一眼,掩饰住慌乱的神情。

    “这件事么,其实是个流言,不过我知道流言是从何处传出来的。”

    韩楚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刘难靖只是个普通人,刚才的动作可瞒不过他的眼睛。

    “逆命之人肯定没有,不过听说有人找到了他们的东西。”

    “刘先生是从哪里知道的这个消息,总不会是算出来的吧,可否为我们带路呢?”韩楚问道。

    刘难靖的头摇的像个拨浪鼓,“小女身体不适,走不得长路。”

    李静姝听说那举着布帛的小女孩身体不好,赶忙过去把脉,略一查探,是气血两虚之相。

    于是从荷包中拿出一颗土黄色丸药,兑着她随身携带的清水,给女孩儿喝下去。

    女孩雪白的脸颊上,立即有了几分健康的血色。

    刘难靖既喜且怜,赶忙说道,“小小,快拜谢两位恩公。”

    那女孩十分伶俐,跪拜时也没有迟疑,韩楚看了几眼,觉得实在不像是自己的同类,也就没有过多在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