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永昼行走 > 第十章 王家歌洛

第十章 王家歌洛

    晨光透不过细密的竹林,蝉鸣扰不了竹屋的清梦。

    一夜无言后,樵夫安然醒来,抬眼就看到了,房梁上昨晚的不速之客,但昨晚夜黑灯暗只能看清那物是一个钗子,这回借着天光看的清清楚楚,那是一支银钗,打造的非常精致,尾部是一个盘成圆形的鸾凤用嘴衔着尾部,钗子上面还有一个布帛。

    樵夫看罢起身,走出房间,来到溪水旁,捧了些清水,用力拍在脸上,然后还喝了一口,仰着头在喉咙里发出隆隆的响声漱口。然后站起身来把水吐在岸边的岩石上。看了眼溪中的倒影,那是张普通通的脸,穿着粗布的黑色褂子,。樵夫摸了摸脸上浓密的胡子,淡淡自语道:“该刮了罢。”

    他打了一盆清水,跟床头找到了一把匕首,这匕首周身漆黑,只是太过古朴了,刀柄也未经雕琢,刀鞘也没有打磨,就像满是棱角的岩石一样。他慢慢的抽出刀身,淋水磨刀,水从刀刃上滴答滴答的流道地面上,刀刃在磨石上擦擦的行走着。樵夫的目光没有看手中的匕首,而是盯着房梁上的钗子,

    喃喃说道:“钗头凤,往生堂,不叫孤魂过坟岗,是把主意打到我的身上了吗?”

    这时,屋外传来的破空的声音,两道人影踏溪而来,立在了竹屋之外。

    两道身影皆穿长袍,带着鬼头的面具,束着发髻。一眼就看到了竹屋中磨刀的樵夫。

    带着蓝色鬼头面具的身影从两人中走出,静静的打量樵夫,目光复杂闪烁带着有些苍老的巴蜀口音冷冷说道:“先生在这齐云山上做神仙,好生自在呀。”

    樵夫停下双手微眯低头双眼,说道:“寒舍太久没什么生气了,怎么?客都一起来嘛?”

    巴蜀老者略改笑意:“先生玩笑了!以先生的手笔,向来不会在意什么往生堂,更不会在意往生堂背后有什么猫腻。不是吗?”

    樵夫淡淡的抬头瞥了一眼,又低下了头接着磨刀说道:“青城遗岁谷么?朝听九幽万怨悲,

    夕阚黄泉落冥摧。

    谈笑兴遗千山策,

    此去阳关几人回?

    秋浦之乱后你们遗岁可是不问世事已有多年,又何必要这趟浑水呢?”

    那老者闻听此言鬼头面具下的脸色反复变换着,尤其是听到樵夫说道“秋浦之乱”后更是眼神中露出一丝苦色语调更缓和的说道:“听闻先生妙手开炉,打了件东西,鬼谷想和这齐云山做笔交易”

    “哦?说说看什么交易?”樵夫沉吟着站起身来手里还握着只磨了一面的匕首。

    蓝色脸谱老者回道:“谷主答应给先生折一手梅花,只要借那东西一用即可。”

    樵夫淡淡的说道:“遗岁谷的一诺确实很诱人,但二位怕是要白跑一趟了,“悔刹”已经有人要了。另外还请你转告谷主,那“梅花”我要亲手折,叫他不要搅我雅兴。

    蓝色脸谱老者冷语说道:“看来我遗岁谷也不入先生的眼喽?”

    “青城遗岁谷几时需要我放在眼中,但齐云有齐云的路要走,你们有你们的桥要过。还是不要自误的好,回去罢。两位踏河而来,弄脏了我门前的溪水。我可是有些介意的”樵夫玩味的说道

    蓝色脸谱的老者不觉怒道:“我等诚意而来,先生好是霸道”

    樵夫手持匕首,走到屋外居高临下的看着二人,睥睨笑道:“如若不是我与青城有旧,两位怕是连我齐云的山脚都到不得,我的霸道?两位怕是还没见过。”

    “那先生的霸道,又值几两银子呢,卖吗?”老者身后那静立的黄色面具的身影直接跃起,一柄长剑跟着身影从背后飞舞而出,长剑寒光闪动发出轻微的破空之音,翻手接剑,反身一挥,口中喝到

    “嘲风”

    只见风声过处剑刃迸发耀目寒光,向着樵夫直刺而来,剑势滔滔,凶猛非常,面侧的清风仿佛如幽冥般阴寒,剑气化为龙犬,目中金色如天光一样笼盖,毫无漏洞的将周身围绕,眼看剑气就要近到樵夫身前,蓝色面具老者却若有所思。

    樵夫微眯双眼

    “举头西风浮云去,倚天万里须长剑。天下之剑,鬼谷的青蚨长剑,可分一斗罢”

    话音未落,一白影鬼魅而来,直接将黄色面具的身影撞得跌落出丈许,但那风龙蜷身伸爪,探向樵夫的眉心,剑气已经掀动了樵夫的衣襟。

    樵夫静立,纹丝不动。眉间眼角未改分毫,轻声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以气海养九龙,已经窥到观海境的门槛了么?”

    但见那白影跳到樵夫阵前,发出一声尖锐的猿猴啼叫之音,那青城剑客已经摸到观海境门槛的剑气风龙便是一顿。只一张口,那凌厉无匹的一招“嘲风化日”就被他直接给吞了入腹中。

    那青城二人顿时惊愕万分,跌飞出去的剑客更是猛吐了一口鲜血。

    樵夫一直站在那里未动分毫,只是此时用责怪的神色看着眼前的那个刚刚吞下那青城霸道剑法,伪观海境凌厉一剑剑气的那个白影。

    那是一只白猿,静静的站在黑衣樵夫的身前,冷冷的注视着眼前的青城二老露出拟人的嘲讽神情。

    樵夫神情幽怨的说到:“你这泼猴,那剑气岂是能随意吞下的,太莽撞了。

    那白猿回头瞥了樵夫一眼,不以为意,好像在说如不是我来的及时,你恐怕已将死在剑气之下了。

    樵夫气结说到:“孽畜,你这是什么意思,我看你是故意来迟,好出风头,顺便看我难堪。

    蓝色鬼头面具的老者惊恐之余,才不觉记起站在自己身前的那个樵夫打扮的中年人他是谁,他几时是什么善类。

    那是他小师弟已有观海境意韵的一剑,方才他有试验之心,才未阻止小师弟出手,但没想到果然还是太过大意了。

    这个樵夫模样却在波谲云诡的秋浦台上搅动风云还胜天半子的男人,向来算无遗策,几时有过半丝纰漏呢?

    转念间

    那白猿发出一声啼叫,上前迎战青城两人,那黄色鬼头面具的青城剑客,无风自动,陡然起身。仗剑凭空而立,青蚨长剑发出阵阵嘶鸣,接着又是一声龙啸,

    “螭吻”

    老者脱口而出“不要!”

    但为时已晚,剑客剑气鼓动双袖蓬勃而出。

    门前溪水被剑气化作一条龙鱼,裹挟千斤之向下力一跃而来。

    白猿轻跃而起,吐剑气,捻剑指,掐剑诀。一息吐尽三尺青锋。

    眼见青白两道蓬勃剑气,就要相撞。

    樵夫却笑道“又有客至了吗?”

    只闻林海中一句“好生热闹”

    一高大道人空中飘然而来,只一拂袖,磅礴的剑气便被一股山风吹散了。

    老者见此不觉松了一口气,转身向樵夫一拱手道:“先生莫怪,小师弟练武成痴,方才上山遇到几个往生堂的毛贼,想来是寻先生麻烦,叫小师弟顺手解决了,就当给先生赔罪。”

    樵夫颔首道“无妨”

    看向黄色面具垂手而立的年轻剑客说道

    ‘’好俊的剑招,看来遗岁后继有人了。‘’

    年轻剑客愣了一下,随即抱剑拱了拱手。

    “先生谬赞了,小师弟班门弄斧多有得罪,遗岁对先生并无敌意,小师弟回去谷主定会处罚,请先生不要怪罪。”

    “年轻人火气大,不碍事的,普天之下想要我項上头颅的人太多太多了,可就是还没人问过我头颅值多少银子这么有趣的问题,他们想要的都不是钱,他们只是单单想要我李某人的性命啊”

    樵夫接着看向年轻剑客说道。

    “年轻人,杀人是下下策,但凡还有一路可走,剑下也要留神”

    听了这番话老者,高大道人看着这个樵夫模样的男人,都不禁心中悍然。

    唯有年轻剑客,似懂非懂,理不清头绪。

    “小子受教了。”

    老者打量了一眼高大道人便和剑客没入林海,只留一句告辞。

    樵夫转身正面道人施礼道:“道长慈悲。”道人也忙躬身回到:“慈悲慈悲”

    “道长此行有何贵干吗?”

    “受令弟之托,请先生去小道青阳观做客。”道士答道

    “哦,摇光回来了”

    樵夫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匕首,又看了看竹屋,说道:”道长需等我片刻.”然后便慌忙跑进了竹屋,道人向屋里张望,樵夫的举动很是奇怪,只见樵夫慢慢搬了一个凳子,放在桌子上,然后慢慢的,小心翼翼的登了上去,用匕首挖着屋顶的房梁。边挖边对道人喊着:“道长只消片刻就好,片刻就好!”

    白猿与道长相视一眼,便负手摇头跃上林梢,几个闪烁,便不见踪影,远处惊鸟飞起,只剩两声猿啼。

    待樵夫,道人赶到观中,看见的是满庭院跪伏的尸体,鲜血流入了青砖的缝隙中。白衣右手抱着小道士,左手拿着把薄如蝉翼的剑站在青砖上。

    见樵夫笑道:“我刚不在几日?兄长就这么不修边幅,邋里邋遢了”

    樵夫也笑道:“本来今早刚想磨刀刮胡,飞来两只惊鸟,搅了我的好事。”

    “是师傅回来了吗?”这时白衣怀中的小道士发髻闪开,俨然变成了一个小姑娘。她眼上被围上了一个白绸,上面溅了一两滴鲜血。

    高大道人刚要开口答应,樵夫就接道:“了了,不是师傅回来了,那是爹爹回来了!”

    道人先是愣住,转念又了然了。慢慢侧身对着白衣和樵夫深执一礼诚心说道:“两位真乃齐云山上神仙,什么都瞒不过两位。在下王之策看来小徒,哦不不,小女有救了!”

    “原来是孟章青龙府侯,失敬。”

    白衣笑道:“将军客气了,我们哪是什么齐云的神仙,不过是江南的山鬼罢了。”

    王之策苦然一笑,怜爱无比的看着了了。

    “先生我已然和朝廷没有一点关系了,更不是什么将军了,我只是一个父亲。还请先生放下芥蒂,救救歌洛。”

    三年前的齐云山上,晌午

    席虎峰,

    一只白猿,飞入竹林,蹲在竹屋的窗沿上,伸手将一个精美的信笺放下。

    樵夫正在桌上展开一张白纸在上面描画着什么。展开信笺,上好的宣纸上是方正的小隶:

    “河洛王家式微,次子王之策出走青府司,路经阳坊遇变故,其女王歌洛,身中寒毒,近日父女二人来到齐云山青云观隐居。

    “近日南山陈家在江南扶持了一股新的势力,名曰:往生堂,混入匪流,动向不明。堂主诨号钗头凤。

    “北府马帮,近日发生大规模火并,后经”

    樵夫仔细的看着,然后烧水,沏茶,研墨,提笔在布帛上写道“然”

    转念接着写道转告千机阁“悔刹”的图纸三年后,来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