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李二来卧底 > 51大宋廉政,严惩酷吏

51大宋廉政,严惩酷吏

    告别了赵掌柜,秦愫跟着周捷来到周府的街口,偷眼一看,门前哪有守卫。

    大门敞开着,还有个家仆刚刚走出府。

    他们把那个家仆堵在街角,家仆说,天一亮官兵就撤了。现在,府里正忙成一团,正准备下登州呢!

    见俩人回来了,准备好出门的周历大喜,连道,刚想去码头看看,有无你二人行踪。如果你二人上船了,我们就要启程去登州找你。

    看见秦愫往院子里乱看,知道他再找什么东西,周历就告诉秦愫,你的那些宝贝已经被打包装进了箱子里。

    秦愫放下心来,说我姨娘和谢科的船,午间刚到这里。

    周历一听,神箭谢科也来了,连忙拉着二小,向着码头行去。他对这个名满天下,却视功名如粪土的人,十分仰慕,也十分好奇。

    秦愫当然跑的飞快,远远就看见大船,真的是守卫已经撤去。看见谢科也不客气,回身说了声,这是周罗侯的晚辈,就钻到了舱里。

    舱里只有姨娘一人,正独自倚在床头瞌睡。

    秦愫放慢了脚步来到姨娘身边,只见姨娘丰润的脸颊已经塌了下去,裸出高高的颧骨。平日里白里透红的脸色,也不复昔日的神韵,显得暗沉了下来。再看她刀削似的双肩,好像也清减了很多。乌黑的秀发,居然长出了细密的白发来!

    这是咋地了?几日不见,姨娘怎么就像是变了个人一般?

    再看床帐,里面似乎还有个人。秦愫连忙撩开蚊帐,就见到一张瘦消的小脸,他脑袋嗡的一下,血气上涌。

    这还是那个肉嘟嘟、胖乎乎的送财童子么?

    两颊深凹,下额尖瘦,眼眶下陷,锁骨突出,额头居然出现了浅浅的皱纹,浑身瘦成一条骨头棒一般!

    秦愫头里发晕,眼前发黑,一下子跌倒在地。

    姨娘被秦愫的动静吓醒了,一边喊人,一边给秦愫掐人中。

    小丫头花儿也醒了,跑下床,扑在秦愫的怀里,喊着哥哥。

    婶娘和朱儿回来了,谢科和周历也跑了过来。

    大家都关心秦愫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就坐到了地上。秦愫只是推脱是风寒未愈,其实,他是一下子想到了他老婆花妞了。

    他想到了,如果花妞这时候重病在身,根本动弹不得。或者是七老八十了,不敢站在他面前。

    他该怎么办?

    润州城外的大宋行宫。杨洪正带着老花镜,饶有兴致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奏折。

    这是新任大宋国刑部尚书兼大理寺卿的狄孝绪,呈给大宋大皇帝的。足足有三十多份,里面全是自武德二年来,由唐廷派往江淮各道各府、各州各县的官员“政绩”。

    贪赃的,枉法的,搜刮的,害人的,不一而足。草菅人命的,逼良为娼的,使人纵火的,焚尸灭迹的,花样繁多。桩桩件件,令人发指。

    狄孝绪还在念着:

    鄂州刺史卢公望,纵子灭门一案已然查证,罪犯已经签押,人证物证俱清。

    江州刺史裴怀远两次纵火案,现查明共烧死七人,十四人残疾……

    泸州刺史崔怀贪腐案,已经核实为贪墨铜钱四十八万贯……

    光州刺史郑善果府中的八名侍妾,均已核实全部是强抢而来,还有三名女子状告乃父失踪……

    明州刺史王承……

    ……

    行宫的国事大厅不算太大,正面摆了三组座榻。对着的,只是摆了六七排桌几。

    大宋国大皇帝辅公祏靠在中间的座榻上,也不说话,甚至,连眼皮都不抬,就那么沉思着。

    大厅里前排的大宋国的新任宰相、尚书们,也是老神在在,安静的听着。

    但后边几排,坐的像是商人、百姓和士子的人,却是随着狄尚书的话语骚动了起来。开始是轻声细语的交谈,然后就是起身愤然大声质问。

    那裴怀远,一次纵火已经是死罪,为什么还要让他纵火两次?是谁在包庇着他?有没有揪出来?

    崔怀我知道,泸州都叫他崔坏,三年才贪腐四十多万贯?谁相信?还有没有藏着的没查出来?

    ……

    几个叫嚷的人,开始的时候心里面还真没底,但看见没人管,叫喊声就越来越大。开始矜持的人,听着几个朝廷重臣花样不重的犯罪手段,也开始义愤填膺,跟着叫喊了起来。

    可怜的狄尚书,只好放大了声音,快喊破了嗓子,才堪堪把三十几个人的罪状念完。

    辅公祏动了动,也只是睁开眼睛,对着大堂里众人开口说道:“大家刚刚的话,我都听到了,对这些人渣的做法,我也很生气,恨不得一刀剁了他们。

    “大家可能听过两年前黄养元的案子,一个小小的寿州长史,手上害了两条人命,证据确凿,他还供认不讳。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案子,三报朝廷都被退了回来,最后还要求江南道行台将人犯押解进京。大理寺是怎么判的?证据不足!

    “以前,我们都是大唐的等外人士,朝廷派了很多酷吏,专门来欺压我们。

    “现在,入我大宋了,是讲法度的国家。他们犯了哪条,如何处理,都要依律而定。今天请各位代表来旁听,只是我大宋开国以来,要依法治国的第一步。

    “以后还要实行辩师、讼师,还有律审官和公审团的设置,等下狄尚书会详细的解释给你们听。”

    润州码头。

    晚上,洪爷爷回来了,还是那个大宋新任二品大员、江南道总管冯惠亮送回来的。

    洪爷爷看见秦愫在船上,也是非常高兴。他也不管别人的眼神,直接就把谢科和秦愫卖给了冯惠亮。连道,你们都还年轻,多交流,多了解,我们不管什么大唐大宋,私底下,我们都是朋友。说得谢科和秦愫一股子莫名其妙,而大宋江南道的冯大总管却是好一阵感动。

    眼前的可是谢家的谢科、大唐的箭神、曾经正儿八经的从三品!

    谢家从东晋开始就名满天下,先祖谢安、谢玄更是成为一代宗师鸿儒。在阳夏(今河南太康)开枝散叶,人丁兴旺,出了不少的当世名流。

    这个小孩子,居然叫秦愫,还是秦叔宝的侄子。冯惠亮立刻就想到了辅大帝挂在嘴边的泰山校训了,这小家伙一定更不简单!

    还有,他还见到了辅大帝苦求而不得的周历,好像和谢科相谈甚欢的样子。好啊!这天下间有多少英才,怎么都聚在这小小的一艘船里!

    冯惠亮按捺着小心思,他准备把这个消息回去就告诉辅大帝。眼前,他还有公务在身。

    他对谢科问道:“上次登船,看见二层的舱室中似乎有几十个圆筒,不知是何用途?”

    这东西,他开始就看到了,可是因为认出了杨洪在船上,就没来得及问。唐宋大战在即,谢科又有朝廷背景,所以,对不明事物,总要问个清楚。

    谢科就转头看着秦愫,心说,瞎扒的话,还是你在行。

    秦愫笑嘻嘻,道:“那些都是吉祥物!看见没有,在海里航行的时候无聊的话,就把舱门打开,把几十个大鱼竿推出去,挂上鱼线,就可以投深钩、钓大鱼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