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左道儒生 > 第六章:抄袭

第六章:抄袭

    陈少易当众赋诗一首,果不其然,第二天何云生便再也没见他来上学了。

    连和何云生告别一声都没有,从此销声匿迹。

    至于吴松这位老师是如何编排陈少易,以何云生的身份,自也无从得知。

    打从那一天开始,吴松这位老师就没再给过何云生好脸色。

    当然,这对何云生来说,自也没什么所谓。毕竟吴松自何云生入学以来,也从未给过他好脸色。

    时间一晃,半月有余。

    这一天对于子鸣序学子来说,犹为的重要,而对于何云生而言,那更是重中之重,是他人生致为关健的转折点。

    文考的时刻到了。

    所谓的文考是对学子一个时间段来学习成绩的一次检验。

    检验的结果也犹为的重要,若能得到好名次,序里会重点栽培。

    私下里开个小灶,那都只是小事。

    毕竟,有才华的学子,更容易入儒道。而这个世界学子读书,最终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入儒。

    只有儒者,才算学有所成,也才能报效国家。

    底下,百多名学子正襟危坐,两手皆放于文案,目不斜视的注视着讲师台上的吴松。

    吴松近来的脸色一直都很难看,想来也是正常。被自个的学生当众羞辱,陈少易那首即兴之作,怕也已是广为流传。

    做为一个老师,这是何其的羞辱啊。

    吴松没有当场被气死,还能来给学子们上课,已是体现他极加的修养。

    瞥了人群中何云生一眼,吴松嘴角露出一抹冷冷的笑意。

    “开始吧,本次文考的题目是为董阳杰老先生接风洗尘。”

    底下学子闻听题目,传出了一阵骚乱。

    并非说这题目有多难,而是吴松言下之意,他们都有机会去为董阳杰老先生接风洗尘,否则序府不会出这样的题目。

    这是摆明着,让他们先做好准备。

    而此次文考的优胜者,更是有机会能近距离接触到董阳杰老先生。

    对于众学子而言,董阳杰好比皓月,而他们仅是萤火之光。

    能够距离接触到皓月,那是莫大的荣幸。

    何云生瞥见,吴松看向他的目光充满了冷意。

    他暗自摇头,却是面无表情。

    铺开文案上的纸张,自顾磨墨,沾上墨水便开始书写。

    吴松在宣示考题之前,何云生已然对这次的考题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陈少易之前便告诉过他,董阳杰要来,而文考便在董阳杰来的前一天。

    这是凑巧嘛,至少何云生与陈少易都不会这么认为。

    因为文考的时间乃是由序里来决定,不前不后,这时间耐人寻味。

    当初,何云生听到陈少易语重心长的提示,他围绕着有关董阳杰来访为题,做足了准备。

    “秦庙咸阳,大泱都城。星分太斗,地接牛麟。襟海江而带五岳,控两夷而引东晋。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天明圣主,秦公牵董老同乘。雄都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天南之交,宾主尽修竹之美。左护董公之雅望,棨戟遥临,三军守望暮北,襜帷暂驻......。”

    何云生奋笔疾书,很快便写满了足足三张纸。

    不时都会看向他的吴松,却是越来越发觉得好奇。

    平日里何云生表现出来的成绩很是糟糕,这也是序府要让他退学的主要原因。

    子鸣序再怎么势利,既然会收留他,便也就不会为难他。

    而之所以会如此,一来序里觉得何云生乃是扶不起的阿斗。二来也是投诉的家长太多了,严重影响到序府的名声。

    倘若何云生乃是可造之才,那么序里自然不会有遣退他的想法。

    然,何云生一直以来,表现的都是不温不火,甚至算是较差的一类。

    这也才让序府觉得,教授何云生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没有必要为他付出太多。

    此时见何云生挥毫泼墨,行云流水。吴松觉得很是荒谬,不过转瞬他便又想,也许何云生不过是在破罐子破摔。

    “有这觉悟便好。”吴松心里冷哼一声,便也不再去关注他了。

    吴松自是不知,何云生此时抄袭的正兴奋。

    滕王阁序生生被他篡改了版本,这可是他花了数日时间,才整理出来的最强抄袭版。

    取名为子鸣赋。

    并非何云生想篡改滕王阁序,此翻的文考对他来说犹为的重要,直接关系到他的将来。

    何云生自知,纵是两世为人,他的文笔也是有限的很。

    不得已,他只能去抄袭,谁让他有自知之明,没有王勃之才。

    抱着谨慎而严谨的态度,何云生虽是第一个停笔,却是再三审题。

    字难免写的歪歪扭扭,不过文章确实是好文章。

    地名,地理,人物,时间,尽显王勃的大才。

    描述了一个小人物能为像董阳杰这样的大人物接风洗尘而诚惶诚恐,无尽的激动情怀,溢于言表。

    将小人物渴望成才,好报效国家的心情,体现的淋漓尽致。

    这是他一腔对儒道的向往,纯粹,也纯洁。

    多年以后,有人道出子鸣赋乃是何云生在子鸣序府里求学时,所写下的文章。

    无数人联想到被称为老魔头的何云生,皆是表现出震惊与怀疑。

    然这却不在话下。

    左护是大秦一个官职的名称,全名叫北方左护长。

    大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官职皆分左右,左为副,右为正。

    然所有右官职皆由皇亲国戚当任,却又只是闲职。

    左官小于右官一级,却是实打实的领军人物。

    北方左护长之职,相当于何云生前世的军区总司令。

    而这北方左护长便是董阳杰。

    董阳杰乃是大儒,而这个世界领兵打战的也都是儒生。

    因为儒生要拳头有拳头,要头脑有头脑。

    董阳杰更是了得,名震整个北陲。

    与他有关,流传最广要属当今秦王在都城北门,牵着董阳杰同乘一辆马车入城。

    这是无上的荣耀,足见董阳杰是何许大人物。

    这一次董阳杰回朝原因,何云生自也无从得知,不过他却知晓,北陲三军正盼着主帅回归。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董阳杰并没有立马北归,而是来到了子鸣序。

    可见,不止是子鸣序重视董阳杰的到来,董阳杰对此事也是表现出极大的重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