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左道儒生 > 第十一章:三载入儒

第十一章:三载入儒

    入儒绝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也不似道佛术武,有较明确的指引性。

    儒者修的乃是意境,入儒首先要寻找到属于自己意境。

    何为意境,好比一人心中存有正气,浩然正气便是他的意境。

    一笔,一书,一竹皆可成为学子入儒的条件。

    一言,一语乃至一首诗,便可形成儒者的心境。

    看似简单,实际却是行走万千里,翻山越岭,渡河跨江。暮然回首却见还是来时的那条路。

    可见,想要入儒,岂是仅凭心得就行的。

    时间一晃,三年不知不觉从手指间滑过。

    何云生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五个年头,五年的努力与经营,让他母子两人的日子是越过越好。

    环境虽没有太大的改变,但,生活一天天在向好。

    成长为青少年的何云生,个头却并不是很出众,也就一米五六的个子。

    以他的身高在同龄人中也算是较矮一类,而之所以他会长不高,与营养跟不上有极大的关系。

    五年来他几乎把所有高能量,钙离子营养,全给了他的母亲。他自个只是确保不被饿死。

    这就让他的身体,跟个女孩子似的,几乎不见怎么增长。

    对于自个的身高,他同样在意,必竟在这么一个世界,身体才是最根本的保障。

    不过,他却不急,因为他心里清楚,只要他能入儒道,那么一切都将被改写。

    入儒之后,他便可以引天地灵气,洗经伐髓。届时普通的食物营养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作用。

    何云生来到了卧牛山溪涧,如同往常,盘坐在溪涧旁一块大石之上。

    遥望远方,山的另一头那抹努力翻过身的鱼肚白,他深吸了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何云生的身上便腾起了阵阵烟雾,烟雾慢慢扩散,缭绕于溪涧之间。

    黎明破晓前,溪涧里烟雾腾腾,泛着淡淡金黄,如梦如幻。

    然,此时唯有何云生自个知晓,他的意识世界里,此时却在发生着某种改变。

    亘古永恒的原始丛林,显的是那么的飘渺与浩瀚。

    一望无垠的葱翠丛林上空,一轮骄阳洒落金光,照在丛林上空,折射出一股沧桑而古老的气息。

    偏偏在那骄阳之上,却有一朵乌云聚而不散,阳光与黑暗形成鲜明对照。

    乌云之中,若隐若现是一张巨大的人脸。

    这张人脸五官模糊不清,却能给人一种极为清晰的感觉,它在笑,很冷很阴的笑容。

    这里便是何云生入儒的意境。

    正是这处亦正亦邪,一正一邪的诡异意境,让他三年努力,始终都无法踏足儒道。

    从吴松给他的心得来看,心得上清楚明白的注解着,入儒的意境须得纯正。

    正要正的直,邪要邪的纯,像他这般情况,显然并不正常。

    三年来他不断的尝试,不停的努力,便是希望能打破这种诡异的意境。

    可惜,三年了,他始终都做不到。

    一心如何会有两种意境,就此问题,何云生足足思考了三年时间。

    他得出来的猜测有那么几种可能。

    其一,由于他是穿越重生,以前的小何云生与现在的何云生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境。

    小何云生无疑拥有一个纯正到雪白的赤子之心,可他何云生却不同,两世为人,心里更多的却是阴暗面,是对这个世界,对人的保留与谨慎。

    因此,出现两种意境也在情理当中。

    其二,也许他是转世重生,由于前九年意境上的空白,与后五年结合形成了现在诡异的意境。

    另一种可能,便是他自个心境上的问题。

    何云生的性格,说他正,他又无利不起早,为了达到目的他也能不择手段。可若说他邪,只要没有与他自身利益相关,那么他的心态还算是较为磊落。

    不管是因何种原由,才导致他意境如此诡异,但,从吴松心得上来说,这明显并非正常。

    也因此,何云生尝试了多次,始终无法入儒。

    这一次是他不知第几次尝试了,为此他准备了很久。

    感应着意境里那浩瀚飘渺以及那朵压顶的阴暗,何云生的心境并没有多少波动。

    这与他之前尝试的心境,有着显著的不同。

    以前每当他看到压顶的乌云,他的心便会很是烦躁,始终认为,凭这种有杂质的意境,根本入不了儒道。

    儒道追求的是极致,纯正,这也是读书人都比较执拗的原因。

    何云生的意境,怎么看都不像是读书人该有的意境。

    也因此,导致了他一次次失败。

    三年时间一晃而过,何云生终于也想明白了其中的关健。

    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意境,这点太过飘渺,他也无从明了。不过他却是知晓,他始终无法入儒的根本原因。

    并不是意境不纯,而是他自个钻了牛角尖。

    三年前,吴松给他心得时,便警告过他,心得会误导使人钻入牛角尖。

    当时的何云生虽然明白,吴松出发点未必好心,但也没有恶意。

    而他也太过自信,认为两世为人,他不可能犯这种错误。

    事实上,他正是被心得给耽误了三年。

    因为,吴松的心得明确的告知了一件事情,意境不能驳杂,越纯正,越容易入儒道。

    这让何云生心里生了暗鬼,认为入儒理当如此,他也不会是个例外。

    想通了这一点,何云生花了足足三个月的时间,来消磨这个误区,并准备再一次尝试。

    浩瀚的气息从骄阳上源源不断的洒落,然始终有一缕阴霾挥之不去。

    何云生并没有去理会,不管是阴霾还是浩然正气。

    全身心都处在一个空灵的状态,心静的就像是古井里的死水,没有一丝丝波澜,更加没有杂质。

    他的身体好似虚幻了,而后像是进入到了意境,悬浮于丛林上空,骄阳与乌云的底下。

    每一个毛细孔在这一刻都极力张开,感应着骄阳,阴冷,微风,草木,仿佛与世间所有一切融为了一体。

    一股暖暖的气流从身体内孕育而出,随之便是清清凉凉,缓慢在他身体的每一处地方,每一条经脉,每一个细胞间流淌。

    喜悦在滋生,这是纯正,因新的生命诞生而感到的喜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