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继往来 > 第一百章 接人

第一百章 接人

    刘瑞道:“京城有一家酒楼,做野味很有名,叫聚仙楼。我去过几次。他那里有山鸡、鹿肉、野兔、狍子。做的都很好吃。”转头看向明金,你没带她去尝尝他家的菜?”

    明金摇摇头:“她来京城时间短,出来又太少,所以没来得及带她去”。

    幸儿道:“我来这几天。一共出来三次。两次都到你的酒楼来吃的饭。还有一次是到广源酒楼吃的羊肉,所以,没去过别的酒楼。等有机会一定到你说的聚仙楼,去那尝尝他家的野味。”

    明金道:“聚仙楼我去过一两次,他家的野味,做的确实不错。明月,等下次出来,我带你去聚仙楼。”

    幸儿点头应:“好”。

    刘瑞道:“如果二位下午没事,我带你们去京河码头看看,顺便坐船看看大运河,回来我请你们去聚仙楼”。

    明金道:“我们下午倒是没事,我想领着明月去逛店辅,您是大忙人,怎敢劳您带着我们去看大运河,更不好麻烦您请我们吃饭”。

    刘瑞道:“没什么麻烦不麻烦,正好赶上我今天无事,本打算我一人去看大运河,既然你们兄弟俩无事,我们搭伴儿一起去,路上有人陪我说说话,总比一人去要好些。回来应该是吃晚饭的时间,在哪儿都是吃,那就去聚仙楼吃,你我都不差这一顿饭钱。我是觉着和你们说话很投缘,所以才邀你们。”

    明金转头问幸儿:“你想不想去看运河,京河码头我倒是常去接货,但从没机会座船看过运河,去不去看你的意思。”

    幸儿想:座船看运河,能看一看古代的水上运输和运河岸边的风光,真是不容易。错过这次机会太可惜了。

    看着刘瑞笑道:“既然东家盛情邀请,我们也不好一个劲儿的推迟。大哥,要不铺子改天再去?”

    明金见幸儿愿意去,道:“好,那我们去”。又看向刘瑞:“那有劳您了,我们兄弟不和您客气了”。

    刘瑞道:“我们见过好多次面了,也算是朋友了,你确实不用跟我这样客气,倒是我应该感谢你们兄弟俩陪着我去,不然一个人去太无趣。”

    说话间,小二又陆续端本十多个菜,三人边吃边聊。

    刘瑞又问明金:“李兄在京城做什么生意?”

    明金道:“我主要管家里的南北货行,和丝绸铺子。”

    刘瑞道:“我看许多南北货行的货都是从南边或者北边发过来的,你经常要出去进货吗?”

    明金道:“我从不出去进货。北边有我三叔”。指着幸儿,就是她父亲在。南边有我二叔在。需要进货时,写信回去,告诉他们这边什么货好卖。什么货缺了需要进多少?,他们就在当地收质量又好,价钱又公道的货。给我们准备好了,我们派人赶车送去北地需要的货,再拉回我们需要的。这样来回都不走空,车到北地,卸下他们的货再将我们要的货直接装车就行。也省了我们亲自去北地千里跋涉的辛苦。因为他们常年在本地待着,知道哪家的货好。会挑最好的货拿,都是老主顾了。不敢骗当地人。所以我们家的南北货行的货,质量都是上乘的,价格也公道,口碑也好。在京城卖的一直不错。”

    刘瑞很少和人闲聊,觉着和这兄妹俩说话。很轻松、随意。接着问:“你们家的南北货行、丝绸铺子都在什么位置?叫什么名字?等我需要什么,让我的管家也去你的店里采购。”

    明金一看聊着聊着自己也有生意上门。心里高兴,忙介绍自己的铺子的名字,并说道:“我们家的南北货行,南城,北城都有,您家需要什么?只要派人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会给您送到府上的。”

    刘瑞点头:“好”。

    三人一顿饭,吃的高兴。谈得尽兴。清风觉的他家爷这一刻不再是那个清冷、寡言的爷了,身上倒是有了些烟火气。居然也能这样和人谈天说地的拉家常了。

    下午,刘瑞带着明金、幸儿到了京河码头,只见码头上有许多来往的货船、客船,人们忙碌着卸货或装货,也有客船正在上下客。

    几人下了马车,马上有人抬来了软轿子,三人坐上软轿,直接被抬到一条大船上。幸儿总觉得软轿是特意为她准备的,好像刘瑞知道她腿疼似得。一看大船也是事先准备好的,船上除了船夫,没有其他人,清风引着三人来到船舱的顶部,顶部空间很大,走进右侧的房间,只见房间中的桌上已经摆上了茶水点心,三人落坐,正好从窗中一览船外的景色和西斜的太阳。此处景色不比城里看的是殿宇楼阁,而尽收眼帘的是远处高低起伏的山脉,农人忙碌的田间和交错很近的船只、平静的运河,让人感觉心静如水,悠然自得。三人坐在船上品茶、闲聊,刘瑞觉得从未有过的轻松快乐。

    下了船,他们又去了聚仙楼。明金带幸儿回家时已是戌时三刻了。

    白天还晴空万里。谁知晚上睡到半夜,就听到外面稀稀拉拉的下起了小雨。考号中的明诚四人听了幸儿的嘱咐。天黑了就把布门帘挡上。除了觉得有些潮湿外,考号中竟没落进一点雨来。第二天又陆陆续续的下了一天,方才见晴。

    幸儿涂的刘瑞派人转给明金,又由吕波转到她手里的,宫中秘制的消肿止痛膏确实好用。只涂了两三天。主仆三人的腿已经全都消肿不疼了。幸儿在家中,耐心等待着哥哥们考完试。每日陪着李老太爷下棋闲聊。天天换着花样给李老太爷做适合老人胃口容易消化的食物。哄的老太爷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吕波领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时也过来凑凑热闹,跟着蹭点儿幸儿做的吃的。幸儿就让赏画再做些适合孩子吃的零食。给三个孩子吃。这两年赏画一直跟着幸儿学厨艺。现在倒也学得一手好厨艺。虽比不上幸儿做的好。但比家里厨娘做的要强多了。几个孩子吃了开心。每天都吵着要到闲逸堂来找小姑姑。幸儿喜欢几个孩子。每日陪着祖父,再有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吵闹着。倒不觉着寂寞。时间匆匆的就过去了。

    幸儿同明金一起来贡院接几人回家。由于省城贡院外,幸儿见识过考试的举子,经过几天的磋磨。出来时的各种狼狈相。现在倒是见怪不怪了。看见四个哥哥出来了,形容比旁人还算整齐些。四人陆续提着考蓝走出贡院。

    明信见大哥和幸儿来接,快走几步来到马车前。对幸儿道:“幸儿,我跟你说,这次多亏了你给我们带的门帘子。人们都认为春天很少下雨。考试这几天也不能有雨。谁知天公不作美,偏偏考试这几天真的下雨了。有了门帘子挡雨。我们没有耽误写考卷。看来还是你有先见之明,未雨绸缪。”

    幸儿笑道:“我也是在一本书里看过。由于人人认为春天很少下雨,考试时很少有人带着遮风挡雨的东西。有的人因此受了风寒。还有的无法正常答题,即然知道有过类似情况。不管下不下雨,都要提前给你们几个备好了门帘,以防万一。不下雨,晚上挡挡风也可以。免得睡着了遭了凉。”

    明诚和白峰、白磊也陆续的来到了车前。都说这次考试赶上下雨。多亏有幸儿提前给备的门帘。说看见有人发了高热,没办法继续考试,中途就被差役们给抬了出去。还有的人,由于写字的案板被淋湿了,无法正常答卷。

    白磊对幸儿夸讲道:“你准备的食物。让我考试中吃了很舒服。多亏你考虑的周到”。

    幸儿笑道:“好啦!你们考试这几天,都能平安的度过就好。这几天把你们累坏了,有话回家休息过来再说。”

    白峰道:“我们等等姐夫吧。”,明诚道:“是啊,我们一起等等表姐夫。他一个人住在外面也不方便。要不就和他商量商量。让他同他的小厮。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住在家里。怎么也比住在客栈舒服。”

    白峰道:“这样不好吧?我们兄弟二人在你大伯父家叨扰。就已经够麻烦的了。再让姐夫过来。伯母会不会嫌我们太多事?”

    明金笑道:“我去跟母亲说。都是自家的亲戚。没遇到也就罢了。遇到了哪有让亲戚住在外面的理儿?他们和你们住在一个院子里就可以。不过是多几副碗筷罢了。你们在家中一起等着发榜。在这期间你们还可以一起出去玩一玩。”

    明信一听笑道:“那可太好了。我们人越多,越热闹。”

    明诚道:“既然大哥这么说,一会儿等大表姐夫出来。就跟他说一声。让小厮回去客栈帮他把东西收拾收拾,拿过来就是。”

    正说话间,孙亭玉也从贡院中出来,他的小厮上前接过他的考蓝。白磊摆手喊孙亭玉:“姐夫,我们在这儿。”

    孙亭玉见白磊喊自己,也跟着摆了摆手,向众人走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