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继往来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登门致谢

第一百四十一章 登门致谢

    刘瑞让清风去把魏林、郑功明召来,二人进入房间,刘瑞示意二人在他的左右下首坐下。

    “我召你俩来是商量商量,这次打败了辽军,北军将士和县官、县丞的功劳都可以上报给朝廷为他们加官晋爵,可平民百姓就不同了,等朝廷知道他们做的贡献,奖励他们也要是半年一载之后的事了,百姓不知道报与朝廷,和等待批复等流程需要时间。他们只会觉得他们付出很多,我们却不闻不问。那样会寒了他们的心的。如何让他们知道朝廷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最好的方法是现在给他们些好处,哪怕很少,他们也会很高兴,也会让他们觉得他们没有白付出。就像李明月在这次对战中立了大功。我们也应该代表朝庭感谢她。”

    魏林和郑功明对看一眼,魏林心知肚明的没有做声。

    郑功明却没那么多心眼,接话道:“按说她为守住暨远县城立了大功,自然和那些平民是不同的。更应该上报朝廷给予奖励。我们是不是先上报给朝廷,等到批复,让朝廷来奖赏她”。

    刘端的脸明显的沉了沉。

    郑功明不明就里,魏林却看出端倪。魏林从桌子底下踢了郑功明一脚,郑功明瞪了一眼魏林道:“踢我干什么,我说的哪里不对?”

    魏林看了一眼没反应过来的郑功明,不理会他,转头对刘瑞道:“报朝廷奖赏她。是应该的。但那是要很久的事。既然爷来到这儿了,先问候或赏些东西也是应该的。毕竟暨远县城因为她的计策,多守住了几天,才等到了援军。若没有这几天,恐怕现在暨远县城已在辽国人手中了。而且城中缺医少药时,如果不是她出的主意,官兵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样的大功,六爷代表朝庭先感谢一下,是应该的。如果就这样不声不响不闻不问的,也确实有点儿不近人情。”

    郑功明听了魏林的一番言辞,觉着是这个道理。也不住点头。

    三人正说话间,外面清风通传,高振父子求见。

    刘瑞命人请进来,郑功明和魏林站起来给高振父子二人让出座位,双方见礼就座。

    高振道:“我这次来是想征求一下六爷的意见。因为六爷是代表朝庭前来救灾的,也是现在城中地位最尊贵的人。您入城时百姓都是知道的。此次守城,城中百姓出了不少力,六爷可否代表朝廷给于百姓适当奖赏,这样能让城中百姓感念朝廷的仁德。尤其是白县令的外甥李明月应该算是首功,不是因为他救了我儿子,我才这样说的,我是就事论事,我知道他这样的功劳应该上报朝庭封赏,可他对犬子有救命之恩,我这次来是想稟了六爷,我想私下送些金银等物来表示我的谢意,这钱可以由我出。”

    刘瑞笑道:“她出计谋守城是为了国,她出主意救了高将军和众多将士,但高将军和将士们也是为国征战受的伤,所以谢礼的银子理应由朝庭出,可我这次出来没预料能遇到这些事,手头没有带太多银票,不如我拿出一部分,不够的将军补上,算是朝庭暂借的,回去后,让朝庭将钱还到贵府上。先拿这些凑起来的银子先行送到她府上表示感谢,告诉他们后续等朝庭还会再行封赏的。”

    高振听刘瑞如此说,暗暗点头觉得刘瑞虽然是个年纪不大的少年,办起事来却极妥贴,高兴道:“多谢六爷替老臣着想,一切按六爷的吩咐”。

    刘瑞又道:“城中百姓此次守城也没少出力,给守城时出过力的百姓每户多分一些粮食,让军需官算一算,留出军中半个月的军粮和分给百姓的每人五斤,剩下的还有多少,都平均分给守城有功的百姓。后续的粮食朝庭会很快筹集送来的。”

    高振道:“六爷英明,这样安排甚好。这些事我会按六爷说的找人去办”。

    刘瑞看了一眼魏林道:“你取一千两银票来给老将军。”

    魏林答应,取了银票递给高振。

    高振道:“我也可以拿出一千两银票,这样凑出两千两银子不算多,可也不算少,徐士林跟他很熟,一会儿我派人将白县令和徐士林找来,让他领着徐士林代我们送过去。”

    刘瑞道:“好,有劳将军了。噢,我想见见这个小公子,看看能想出这么多奇妙法子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高振笑道:“想见他,这好说。我也有这个意思,也想见见这位心思奇巧的小公子。等白县令和徐士林送完银子,顺便把他带来,给六爷看看,我也好当面致谢。”

    高振接话道:“我见过,是一个长得极美的小公子,谁见了都会喜欢的。”

    刘瑞微不可查的皱了皱眉。

    高振却高兴道:“那我就更希望见上一见了。”

    几人又谈了一会儿如何攻打宁远县城的事,高振父子就告辞退下了。

    白凤奇受命领着徐士林去李府致谢,知道要奖赏幸儿两千两银票,听说后边朝廷还会嘉奖,心里替幸儿高兴的同时,不免也有些担心,毕竟幸儿是女孩子。唉,事已至此,多想也没用。转头叫了一个衙役快跑先去李府报信。

    李府听说徐将军到访,忙让门房打开正门,李景顺带着幸儿迎出了大门,见白凤奇引着徐士林及后面跟着几个衙役已到门前,忙和幸儿躬身施礼,请徐士林入府。

    徐士林同李景顺和幸儿打过多次交道,自然很熟,加之他军人的本性,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拱手跨进门槛道:“叨扰李兄和明月小兄弟了,本来该早些来致谢的,因善后工作很是繁杂,今天才得空来贵府拜访。勿怪啊,我们也算是熟人了,你们也不用跟我客气,咱们进屋谈。”

    李景顺忙应:“是”。边躬身引着徐士林和白凤奇一行人去前厅。边道:“将军百忙之中,能贵脚踏贱地,到我府上是我们的荣幸。将军有什么吩咐只管派人来知会我们一声即可,怎敢劳烦将军亲自前来。”

    徐士林哈哈笑道:“我说我们是熟人,不用客气,李兄还跟我这样见外,你们是我的恩人,哪有劳烦恩人的道理。我们在如此客气就没法说话了。”

    说着踏进前厅,李景顺恭请徐士林上座,徐士林朝左下首的椅子坐下道:“我们还是平起平坐说话自在些,咱们也不用讲究那么多劳什子规矩。像朋友一样唠唠家常最好”。

    李景顺见他很随意,便由着他坐,自己则坐到对面。白凤奇和幸儿依次坐下。丫环一一奉上了茶水。

    徐士林道:“我这次来侍奉了齐王和我们告老将军的命令前来致谢的,其实我私底下也是想来的。这是他们代表朝庭送给明月小兄弟的两千两银票来奖励明月小兄弟的功劳,据说还要上报朝廷,后续还会有奖赏的。”说着将银票递给李景顺。

    李景顺忙推辞道:“这怎么敢当,不过是小孩子戏言,蒙将军不嫌,略起了些作用,怎感受这多么的银票?劳将军回去告诉殿下和老将军,心意我们领了,钱万万不敢接受。”

    徐士林道:“让你接着你就接着,这钱你们受之无愧。我也不会说,那些虚头巴脑的酸文,反正这钱是明月小兄弟应该得的,要我说这些都不算多,好在后面还有朝廷的风赏,别再跟我磨叽了,快收着。”说完,把钱塞到了李景顺手中。

    白凤奇也道:“姐夫,既然将军这么说了,你就别再推脱了。”

    李景顺只得勉强接受。

    互相又说了些当时战争时的惊险和劫后余生的心情和一些百姓的动态。

    徐士林见说的时间不短了,便起身告辞道:“我还有事,这就告辞了,以后有时间还会来贵府叨扰。我来时齐王和高老将军都要见见明月小兄弟,可能是要当面感谢,只好劳烦小兄弟跟我走一趟。”

    李景顺和幸儿都没想到,还要去见齐王和高振。毕竟是大人物,要见幸儿,李景顺不好推辞,只得同意让徐士林把人带走。

    可幸儿却心里五味杂陈,心想,见高老将军和高将军倒是无妨,无非对方会说些感谢的话。可齐王呢,这个齐王会不会就是刘瑞,要真是刘瑞,自己曾经拒绝过他,该怎么面对他?还是婉拒吧。

    “徐将军,我一小老百姓按是说没有资格去见那么尊贵的人,将军可否带我去同王爷和老将军说一声,赏赐我收下,感激的心情请大人代为表达,我一平民百姓不懂规矩,怕冲撞贵人,我就不去当面致谢了。”

    徐士林见幸儿踌躇不前,以为幸儿没见过世面,怕见王爷之类的大人物。笑道:“你不用怕,别看他们地位都很尊贵,也没长三头六臂,更不是威严不可亲近。他们同人相处说话和普通人差不多,况且,你是有功之人,年纪又小,他们也怕吓到你,更会和颜悦色的,放心去就是了,但是,不去可是不行的,他们即说了让我领你去,我必须领命完成,他们可不是我们能惹的起的。”

    幸儿见推脱不了,只得不情不愿地跟着徐士林走了。

    来到县衙,白凤奇引着幸儿去了后宅的厅堂。

    幸儿亦步亦趋的跟在白凤奇和徐士林身后,从两人缝隙中朝厅堂中看去,厅堂上首坐着的正是又想见又怕见到的刘瑞,此时的幸儿,心情复杂又惴惴不安。恨自己已经决定和他断决往来,可偏偏看见他,心中又砰砰跳个不停,一点定力都没有。

    刘瑞看着躲在白凤奇和徐士林身后时隐时现的幸儿,心里说不出的喜悦。

    只见幸儿比在京城时又长高了些,多了些娇媚,眉日如画,更让人心动了。

    白凤奇和徐士林行了个常礼:“见过殿下,人我们领来了”。

    白凤奇转身将幸儿朝身边拉了拉,正好躲开徐士林伸向幸儿的手。

    白凤奇和徐士林见刘瑞眼睛盯着幸儿看,以为他们不认识,只是在仔细看看这位传说中立了大功,却年龄如此小的,漂亮小公子,可能是不敢置信吧。

    徐士林想拉幸儿介绍,见没拉着,也不介意,指着幸儿道:“殿下,这就是李明月”。转头对幸儿道:“明月小兄弟快给齐王殿下磕头谢恩”。

    幸儿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皇子,自己是草民呢,身份差别,再熟悉,在这么多外人面前礼数不能差。就要跪下嗑头。

    刘瑞急道:“免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