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继往来 > 第一百四十二各自坚守

第一百四十二各自坚守

    幸儿见刘瑞免了自己行大礼,正合自己心意,忙站直身子躬身行礼:“草民李明月谢殿下赏赐”。

    刘瑞忙抬手示意:“平身,坐。”

    站在刘瑞身边的清明忙出来指引幸儿坐在下首的一个空椅子上。

    幸儿无奈,只得走过去坐下。

    白凤奇和徐士林站在地中间,见让幸儿坐下,没让自己,不知如何是好。

    徐士林呐呐的道:“人带来了,这里也没下官的事了,下官就此告辞”。

    刘瑞点头:“劳烦将军了,好,退下吧”。

    又看向白凤奇:“白大人也退下吧,让李小公子留下,本王想请教李小公子,那么多的妙计是怎么想出来的,我也好学两招,以备不时之需。谈完了,我会派人送她回家的”。

    白凤奇看向幸儿,看她如何反映。

    幸儿忙站起来拱手道:“草民不会什么计不计的,只是平时看的画本子中,有类似情况,都是临时想起来的,怎担得起殿下的‘请教’二字,实在不值一提。草民不敢叨扰殿下,还请殿下允许草民退下”。

    刘瑞温和道:“本王一见小公子就觉得甚是投缘,想和小公子谈谈,小公子在这次战争中的经历,难道小公子不愿赏脸。”

    白凤奇见刘瑞如此说,吓的忙要跪下解释。

    刘瑞忙道:“这里没有外人。白大人不必动不动就行大礼,我只是想和这位小公子随便聊聊。大人不会不同意吧。”

    白凤奇忙躬身施礼道:“孩子年龄小,胆子也小,又生在这个小地方,没见过世面,怕唐突了殿下,还是让微臣陪着吧,免得孩子说话不知轻重,惹殿下生气。”

    刘瑞笑道:“本王怎会怪她,别说她立了如此大功,就是寻常百姓家的,因无知说错了话,本王也不会怪的,你放心退下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白凤奇实在不好再留下,只得转头安慰幸儿:“用心回殿下的话,舅舅在前院等你。”说完告辞退出。

    幸儿眼见舅舅走了,也不好不管不顾的跟着走,只得留下听他怎么说。

    清明等几个侍卫知趣的悄悄退了出去。

    刘瑞见幸儿依旧站在原地,大有回完话,马上告辞离去的意思,想到自己每天心心念念都在想她,可看她的意思好像根本不在意自己。恨不得马上离开,离自己远远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刘瑞站起来走到幸儿面前指着左下首的椅子,道:“我们坐下来谈好不好?”

    幸儿点头道:“好”。走到了椅子前坐下。

    刘瑞跟着坐在她旁边:“数月未见你过得可好?”

    幸儿道:“好”。

    刘瑞见幸儿如此说话,无奈道:“我们这样说话是不是太见外了?”

    “您是尊贵的殿下,草民知道自己平民身份要守好本份,不敢造次,殿下想问什么?草民如实回答便是。”

    刘瑞叹了口气,道:“唉,你我象原来那样自自在在的相处,融洽的交谈有多好,没想到这才多久没见,你跟我竟生分至此。”

    “那时草民不知道您的身份,跟你相处说话都是平起平坐的,那是不知者无罪,现在知道了,若再同以前那样不分尊卑便是僭越。”幸儿低头回刘瑞的话。

    刘瑞仔细看着幸儿的侧脸,只见她肤如凝脂,白中透粉,皮肤嫩的仿佛能掐出水来,往下看,得体的月白色罩衫里面穿着水蓝色的衣服,配着黑色的小靴子。这一身穿在她身上怎么看都那么好看?一双水葱似的白嫩的小手揪着衣角,指甲因用力都有些发白,刘瑞不由自主的伸手想去握一下她的小手,手伸出一半,幸儿好似发觉了,两只手放下衣角,握在一起放在胸前。

    刘瑞只好将手收了回来。看着只是低头看脚尖,不看自己一眼,却还回自己话的幸儿,又好气又好笑,柔声道:“你是不是怪我上次在客栈不顾你的感受抬腿就走了的事,是不是还在生我的气?”

    “不敢”。

    刘瑞叹了口气:“都怪我,那次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没把事情摊开来好好的和你谈一谈,就匆匆的走了,还说赌气的话让你生气。”

    幸儿怕他再说要纳自己的话,忙道:“那时我们彼此说的已经够明白的了,我的意思你听明白了,你的意思我也听明白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没纠结那件事。殿下想问这次交战的事,尽管问,草民会一一给殿下解答的。”

    “我不是那意思,你也没有明白我的意思。其实我……”

    刘瑞正说一半,就听清风在门口报:“殿下,高老将军和高将军听说李公子来了,想要求见”。

    刘瑞说一半话,被人打断了,心下懊恼,可也没办法,只得取下腰间的玉佩,站起来抓过也刚站起来的幸儿的手,将玉佩放入她手中,低声道:“拿着,这是用来给你道歉的,不许不要,放好了。”

    说完,高声道:“请两位将军进来。”

    又三步并两步走到主位坐下。

    这一气呵成的动作,给幸儿弄得措手不及。想把玉佩还回去已经来不及了,高振和高云飞已经走进来了。自己不好当外人的面卷他的面子,幸儿心里恼的不行,这算什么,私相授受吗?还给他?这种情况怎么还?放下也不行,幸儿抓着玉佩,仿佛抓着个烫手的山芋,看着已经在上首位置上端坐好的刘瑞,恼怒地瞪了他一眼。只得先把玉佩塞到口袋里,等以后有机会再还给他。

    刘瑞见她又恢复了先前的样子,恼怒的样子,让人看着都可爱,此时心里既舒服又妥帖,脸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由于这两天,北军主帅高振受伤。虽然不太重。但暂时还不能带兵出去打仗。高云飞伤势还没好,军中还有许多将领,也有不同程度的受伤。军中无主帅领兵,所以高振父子招来主要将领,商议是否马上出兵,收回宁远县城。同时也请齐王刘瑞来拿提些见意。

    大帐中一片争吵,有说必须马上出兵的,有说没有主帅,会使自己的队伍士气也受影响,这样的状态不易出兵。七嘴八舌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刘瑞大声道:“大家可否听本王说两句。”

    众将领听齐王要说话,马上禁声。

    刘瑞道:“现在出不了兵,是因为主帅有伤不能领兵,如果不嫌弃本王没带过兵,本王愿随同徐将军一起领兵攻打宁远城,现在是敌军士气最弱的时候。最适合此时进攻,若错过,还需要等待时机。”

    高振不同意刘瑞领兵去攻打宁远县城,道:“六爷乃皇室贵胄。怎可同我们这帮粗人一样去阵前拼杀。若有个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皇上交代?我的意见是,现在暂时守住暨远县城。等我父子二人好的差不多了。应由我父子亲自领兵上阵。夺回宁远县城。只是要迟上几天,六爷将粮食已经送到。又为夺回暨远帮了老臣这么大一个忙。老臣已经万分感谢了。此地虽然夺回来了,但还是危机重重,随时防着辽国人反扑。六爷还是尽快回京,方是正理。”

    刘瑞道:“现在两军战事紧张。老将军父子二人身上有伤,不能出战。军中可用的将领已经不多。能打得过耶律家父子的几乎没有,现在军中正是需要人的时候。我怎好在这个时候离开。既然老将军不同意,我领军去攻打宁远县城。那我就留下来。同你们共同守着暨远县城。”

    高振道:“既然六爷这么说,老夫不再劝说了,六爷帮着守城。那老夫求之不得。但老夫有一个请求。如果遇到辽兵攻城,六爷尽量远离危险。免得六爷有什么意外?老夫万死难辞其咎。你只在后面帮着助阵即可。”

    刘瑞道:“就依老将军。不到危难时刻。我不会冲到前面去的。”

    耶律齐领着大军。退进了宁远县城。

    耶律齐马上让军医给耶律佑看伤,军医看过,说是皮外伤,没有伤到骨头。养几天就会好的。

    耶律齐听闻,心下才得安稳。走到耶律佑床前道:“父王就不应该亲自出战。若有个三长两短,儿子怎能心安?下次再要出战,让儿子先去。父王万不可再以身涉险。”

    耶律佑道:“我这么多年征服了许多部落。并未遇到过对手。所以我并没有把高振那老匹夫看在眼里。没想到一时失手。竟败在一个黄口小儿手里。也不知道他是何许人。竟有如此高的武功,也是我一时大意。低估了对手。才有这次的战败。”

    耶律齐道:“晋军军中的那个小将军应该是新来的。以前从未见过。我派去打探晋军大营的人,也没说过有此人。应该不是北军军中的人。是不是他们到哪里请的高手来助阵。我们大军现在已经全部撤进宁远县城。四个城门紧闭。让人昼夜巡逻。免得晋军趁机来袭,虽然我军人数现在比他们多。但只要有那小将在,我们就没有胜算的把握。我同他交手时,就觉着他武功诡异,很难打赢他。所以我们现在去攻打暨远县城,没有多少把握。”

    耶律佑道:“我当时若不轻敌,有可能打败他。过去的就不提了。现在只等着我身上的伤好了。再举兵和他们决一死战。到那时我一定要再会一会他,我不相信我会输给一个黄口小儿。现在当务之急是先守住宁远县城。若他们不来攻打我们,我们暂时也偃旗息鼓。休整一段时日再做打算。”

    暨远县城也是四门紧闭,高振部署兵士昼夜把守。怕辽军来偷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