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寿王十三岁 > 第三章 绸缪未雨时

第三章 绸缪未雨时

    李杰回到王府,下午的经历着实令他有些疲惫。

    在天底下最有权威的人的面前,就算是身为弟弟的他也不得不感觉到如履薄冰。

    然后他回想了一下那个隔绝内外,权倾一时的大太监田令孜,他给李杰带来的认知便是孩视天子,望之不似人臣。

    李杰回到书房中发了会儿呆,想到历史上田令孜与原主的恩怨。

    在西逃入蜀时,寿王脚崴了跟不上西狩的队伍,田令孜骑马上前呵斥他,寿王以跛脚之故,乞求能得到一匹马,田令孜便以鞭子挞之,以致于原主对他极为怨恨,登基即为后便针对田令孜,最后将他赶出了中央。

    可现在田令孜权势滔天,内操守神策军,外有哥哥陈敬瑄节度西川,一旦入蜀,内外铁板一块,不可撼动。

    神策军虽弱,但对于这些手无寸兵的外臣来说,依然极为危险。

    李杰觉得要对付他,先得如历史上那般交好杨复恭。

    所料不差的话,杨复恭应该马上要起为观军容使,他的弟弟杨复光不仅权力大,而且是为挽救唐朝立下赫赫功勋的人物,以后就是自己称帝也是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

    而这些这还不够成为能扳倒田令孜的筹码,李杰摇摇头,抬眼看到何氏端着茶水走了进来。

    “殿下,这是渠江薄片,刚在西市买来的。”,跟着问李杰:“殿下在想什么,刚刚臣妾敲门许久不应,这才走进来看看。”

    李杰品用了一口,稍微有点烫嘴,咂咂嘴说道:“现在局势崩坏,卢携已赋闲在家,而黄巢欲以十数万寇关,朝廷不能拒之。”

    说道这里李杰减小了音量:”陛下已经有意出幸蜀中,此事干系重大,你切莫与外人言。”

    何氏一惊,连着端在手中茶水也是洒落些许:“关中当真不可守吗?那我们岂不是该早做打算,咱们府上可还有几千贯呢。”

    “几千贯如何运到蜀中而不惊扰长安百姓,现在可城中的官员和百姓都盯着咱们,若是被他们得知,恐怕整个长安尽作鸟兽散。”李杰不是很认可这个办法。

    “殿下忘了,臣妾家中便是蜀人,不如托父之名,运回蜀中,臣妾兄长还在长安经营商业,不如让他代为转送。”

    李杰还真忘了这点:“那爱妃便去找兄长议论此事,说丈人在蜀中身体略有不豫,让他以回乡之名,府上也用爱妃的名义出两千贯,剩余的本王拿去买马和作为剩下这些日子的用度,如此当不至于别人非议。”

    见李杰肯定之后,何氏说道:“那明日一早我就把兄长叫来。”

    匆匆用过晚饭,可能是心事繁琐,连饭菜也没有了往日的胃口,李杰叫来周卫:“明日你与本王一同去集市,为府上备几匹好马。”

    周卫听到后不假思索回道:“殿下是找对人了,俺从前为粮商运粮,因为长期远行,因此常常接触那些良马,那马匹好不好,俺一样就能看出。”

    李杰打趣的说:“若是你真的找到好马的话,本王再赏你五十贯。”

    周卫则是哈哈大笑:“殿下放心,俺的眼睛可尖着呢!”

    把事情都安排好后,李杰返回内宅,同徐氏抵足而眠,李杰语重心长的说道:“爱妃明日起从本王锻炼吧,就算你们嫔妃能坐在马车里,但蜀道之难天下公认,千万不可害病。”

    徐氏也同意李杰的说法:“那臣妾如殿下今晨跑步那般吗?”

    李杰点点头:“本王以为锻炼身体,尤以跑步为佳。”

    第二天卯时,李杰和徐氏用过早食便围绕着王府运动,直到徐氏累的气喘吁吁,李杰停下来扶住她:“今日已经足够了,同去沐浴吧,等会儿还有客人要见。”

    两人刚洗完澡,徐氏的哥哥徐兆望已经在庭中等候,啜饮着丫鬟端来的茶水,来人年纪约莫而立之年,外罩石青穗褂,身体俊朗,与徐氏不愧是一家人。

    当然,李杰其实更是样貌不凡,史载他攻书好文,神气雄俊。因为是宦臣杨复恭拥立,开始并不能使百官信服,直到初次上朝官员们观其容貌,皆以为贤主。

    李杰也从徐氏口中了解这徐兆望是做丝绸生意的,运蜀锦至长安洛阳间贩卖。李杰先是上前打招呼:“内兄到了,近来生意如何啊?”

    徐兆望叹了口气:“回殿下,现在战乱不止,关中百姓大都囤积粮食,蜀锦销路实属不畅。”

    徐氏跟着说道:“我们找兄长就是来商议此事的,现在关中不宁,兄长还是返回蜀中照顾父亲吧。”

    徐兆望听到了言语中其他的意思,神色颇为落寞:“当初以为至长安能博得大富贵,现在看来是连关中也待不了了,小妹还有什么需要为兄帮忙的吗?”

    何氏也是款款回答道:“不瞒兄长,确实又一件事需要托兄长帮忙,这府上还有两千余贯,希望兄长能帮我们带回蜀中。”

    “此事无妨,本来还想在关中看看局势,现在想来慢走一步,或许为兄多年经商所得便为一空了,与我的家财一并送回就是。”

    李杰见徐兆望同意了,就告辞说道:“本王要去东市逛逛,寻几匹骏马,爱妃你且好好地陪内兄叙叙旧。”

    李杰到外苑叫上周卫,两人径直往东市去了,这一路上大都是商人愁眉苦脸,百姓却和往日一样,尚以为朝廷能够御敌于潼关之外,结果真到了那天百姓遇到的却反而是一场浩劫。

    自古以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更何况是这官军与黄巢反复拉锯的京师之地,黔首往往更为遭重,想起张养浩的兴亡百姓苦,大概就是如此了吧。

    李杰却是更加坚定了志向,缓缓吟道“谁忆青春富贵,为怜四海苍生。”

    “殿下说的真好”,周康虽然听不太懂,可能是拍马屁,又可能是真正感受到了那股经济天下的气度,出口称赞道。李杰听着周卫的奉承沉默不语,心思里想着将来那些艰难曲折的道路。

    二人终于走到马商面前,李杰让周卫进去寻马,自己则来与马上谈价:“这些马匹价钱几何?”

    马商看来人身着蟒袍,器宇轩昂,不是一般的皇家子弟,殷勤谄媚的介绍说:“这些都是陇西调教好的俊马,看看,多神俊呐,宝马配英雄嘛,这种才能配上客官这种贵人,我见客官气度非凡亦是敬仰,这马卖一百五十贯一匹就好。”

    李杰本想再讲讲价格,这时周卫却走过来拉着个大嗓门说道:“殿下,这些马匹都是极好的,尤其是这几匹肥壮有力,不说千里马,跑个五百里还是没啥问题。”

    马商跟着便笑道:“这位壮士倒是好眼力!”

    见周卫这么说,李杰也是放心:“那就来四匹马,等会儿我让府上拿七百贯来买,店家等会儿可千万别卖了。”

    马商却说:“不用不用,客观把马提走就是,小人也相信客官这种权贵之家,是不是欠咱这种小老百姓钱的。”

    李杰也是神色一松,心说这商人真会做生意,这下连那花出去的几百贯也不觉得那么肉痛了:“好,好,一会儿便让下人给你送来。”

    回去的时候徐氏已是送走了徐兆望,说他哥哥正在准备,明日一早就启程。下午的时间,李杰还是呆在家里面,开始考虑起自己是否能参与到解决黄巢起义中去,让这个祸乱不至于为害如此之久,黄巢占据关中一日,朝廷诏令就难通行一日。

    忽然他想到了那个自己曾经极度佩服的男人,堪称晚唐帝国支柱的凤翔节度使——郑畋。

    历史上的僖宗皇帝逃到凤翔后,便嘱郑畋便宜行事,郑畋也是不负众望,约定天下诸镇共同举兵,一度攻进长安城,然而部下李昌言早有异心,煽动部队赶走了郑畋,自立为凤翔节度。

    这凤翔对长安来说极为重要,李茂贞就是以此数蔑唐庭,欺侮昭宗,自己竟然来了,必须要竭力阻止这件事,为以后铺平道路。随后数日都一晃而过,李杰与徐氏也是锻炼如常。

    直到关外传来消息,京师震动,黄巢威服洛阳,东都留守刘允章率百官投降,起义军直扑潼关而来。

    朝廷以田令孜为汝,洛,晋,降,同,华等州都统,领左右神策军讨伐黄巢,加泰宁节度使齐克让为汝郑把截制置都指挥使,拒守潼关,张承范率神策弩手援之。

    长安一时压抑至极,失去了往日繁荣的模样,士民争相出逃,然而都为禁军阻拦。

    与此同时,两百里的潼关外已经集结了乌泱泱的起义军,齐克让登上城楼一看就知晓潼关必然守不住,所能做的就是稍微拖延他们,为中央在长安做出最后的决策留下些许时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